
雙減已經實施三年了,但是感覺周圍的孩子們仍然該補什么補什么??磥硌a習還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我本心其實是非常反對補習的?!鞍?,沒辦法,人家都補?!笔窃S多家長的心聲。作為一個在補習大潮中撲騰出來的“海淀媽媽”,分享一下曾經的經歷。希望能對現在的家長有點啟發。
十幾年前北京小升初的主要辦法是“派位”和“推優”。各個學校還有一些提前的考試和各種坑班等等。
“派位”是好、中、差三個學校。電腦隨機派,全憑運氣。因為派位的那個差學校校風非常不好,不得不開始想辦法擇校。親戚家的孩子被某名校附中錄取,想請人家幫忙被婉拒。因為他們也是求別人的。
把簡歷發到了該學校的指定郵箱,石沉大海。人家都考完試了,我們還沒收到回復。另外一個名校的住宿班招生。家長們為了拿到考試的資格,徹夜排隊等號。我排到了晚上11點,最后放棄了。
說實話心里也是憋了一肚子火。當聽說又一個名校要招住宿班,我就想去它的,豁出去了。給我兒子和他的另一個學霸同學都填了表。把學霸媽媽從會計升級為財務總監。他爸從保衛科長升級為監察部長。我家如法炮制。奇了,竟然收到了考試通知!哈哈,胸中的一口惡氣出來了!倆媽帶著倆娃去考試。考不上就當中國最美校園半日游了。
考場碰到了同班的另一個女同學。因為主要是考奧數,一直學奧數的學霸是最有希望的??山Y果卻是那個從未學過奧數的女同學被錄取了。
學霸的媽媽后悔放棄了另一個機會。當天另一所名校正在冒著被教委查處的風險舉行選拔考試。有聽到風聲的家長帶著孩子去闖考,竟然被錄取了。
這哪是升學?就是打仗攻山頭!
“坑班”更是不可言說的神奇。很多“坑班”到六年級都不招生了。提前幾年去“蹲坑”,升學前還是要考,并不保證全員錄取。之前去了解一個名?!翱影唷?,已入讀孩子家長說“不能說啊,不能說?!?/p>
為了一個不確定的學位,花費高昂的學費,把每個周末甚至放學后的時間都耗進去。真的太坑了!
結果是學霸參加他爸單位共建名校的選拔考試,順利入讀。我家孩兒爸曾在同一單位工作,彼時已離職。提前被告知可以參加考試,但是無論成績如何都不會被錄取。
最終兒子入讀了這所名校附屬的一所私立學校。叫做公立民辦,原來是免費的,后來轉為收費。
溫良儒雅的校長在新生家長會上致辭,開篇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感覺這個校長好有水平。也對學校有了好的期許。
但是后來的另一場家長會徹底打破了我的好印象。
開場時,每個座位上都放著一張培訓機構的宣傳單。教導主任咬著后槽牙,滿臉扭曲地擠出來幾句話:“我原本是很反對補習的,但是呢后來觀念也有所改變。跟不上的同學還是應該去補習一下的?!?/p>
旁邊的家長咬牙切齒地重復著:“卑鄙,真卑鄙!”
我雖然有些奇怪,但也沒太當回事。后來接到培訓機構的一個電話:“你是××學?!痢涟唷痢翆W生的家長吧,你們語文老師×××暑假在我們機構開課,很多同學都來的。你們要報名嗎?”
這還了得?!這么整班拉出去補習,開學后老師肯定就不會為一兩個沒補習的學生好好講課了。這種事不是沒聽說過。開了這個風氣,孩子的假期就全毀了!
電話直接打到校長辦公室,還是那個不疾不徐文質彬彬的聲音?!坝羞@回事?我不知道啊。”鬼才信!家長會他也在場,而且是第一個發言。又想起開學時那句話“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蓬直沒直不知道,麻是碎了一地。
原本以為可以就此打住了。過了一個學期,又接到這個培訓機構的電話。同樣的話,只不過語文老師換成了數學老師。我直接把電話打到了區教委。如果解決不了,還有市教育,國家教委。我就不信了。本來上的就是付了高昂學費的私校,還要讓我們另外花錢補習。
兒子最早遇到補習是幼兒園的時候,那時也可以稱為興趣班。是一個英語興趣班,他和另外一個女孩是班里唯二沒去上的。別人上課時他倆就在班里玩玩具。他說不想去上,就想放學在院子里玩滑梯。
真正意義上的補習是剛上初一。新課本發下來,英語怎么還是從abc開始?幼兒園就有英語課,小學英語課加外教課整整上了六年。初一反而又從abc開始?問老師,老師說就是這樣,學得簡單考得難。中考要比課本難很多。全憑老師的經驗。我腦子里就倆字“混亂”,看來只能靠自己了。于是四處打聽,找到一個名師。跟著試聽了兩堂課,確實很棒。上了兩年,兒子的英語成績在班里幾乎穩坐第一了。
兒子從小其實是挺有數學天賦的。從沒補習,小學時還拿過杯賽二等獎。在外面補習的同學才拿了三等獎。
上了初一,數學反而有點跟不上了。我就奇怪,初一很簡單,不至于啊?老師還是國內頂尖名校數學系的。后來才知道大家都在外面補習,有的內容老師一問在外面都學了,就一帶而過。甚至老師還專門找我談過,要讓孩子在外面補習,因為大家都補習,他有點跟不上。(現在才醒過悶兒來,原來老師是讓去她的補習班去補。)
初三家長會,我問他前座孩子的家長:“你家孩子咋數學那么好?總考第一?!薄八麖男W就開始補數學,你家英語咋那么好?”“補習補的?!蔽覀z相視一笑。
初二時聽說那個學霸同學在“某某思”數學已經學到了高二水平。給兒子也報了個初階班。
暑假里,驕陽似火,被曬軟的水泥地反射出海市蜃樓般的滾滾熱浪。海淀黃莊熾熱的陽光照在兒子瘦小的身軀上,背后留下一抹剪影。
我想起了張藝謀的電影里的一個逆光鏡頭。午后軍訓歸來,手里拿著飯盒,頭發滴著水,若即若離的黑色身影周圍是一圈熾熱的光暈。寂靜的熾熱,鏡頭里只有沉重的喘息和水滴的聲音。
電影講的是國慶閱兵之前的軍訓。國慶閱兵十年一次??珊⒆觽兡昴耆绱恕?粗帐幨幍慕淌?,想想等孩子們長大了,童年記憶里只有課桌和白板,這樣的人生該多么蒼白!
去它的,愛咋咋地吧。第二天我果斷把兒子送回了老家。睡懶覺、遛狗、和爺爺下地干活。這才是他暑假的正確打開方式。并不是每一個孩子補習都能有成效。學霸從小學就開始補習。補習已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并且是長期主義,一直拔高領先。經常是兒子和小區的孩子在樓下踢球,學霸披星戴月補習歸來。成效也很明顯,中考裸分全區前30名內。順利入讀海淀黃莊的宇宙第一牛校。
但是兒子生日會上,那個假期每天補習八小時、眼神空洞的男孩,最后中考成績特別差。那個每天放學去補習,回來在公交車上睡覺的女孩,平時考試成績靠前,中考還沒我兒子成績好。
我們無力阻止雪崩,但是可以選擇在雪崩的時候為孩子搭建一個庇護所。
1. 傾聽理解鼓勵
初一時,數學老師找我談話讓兒子補習。但是兒子堅決不補。英語已經占用了周六整個的上午。還要寫學校的作業。還要留一點玩的時間。人家說的也有道理。
剛去英語補習班,被老師批評:“班里你最大,課文都背不會。”就不想去上了。我說你背會不就好了嗎。上課前的幾天就會督促他背課文。就這么堅持了兩年。后來也有同學去了,因為老師的嚴厲而放棄了。
有一次下課回來,進門就發脾氣?!拔蚁氤哉挠衩?,你為什么要切成兩半?”我開始也挺惱火。后來想想,這是上課上煩了。我跟著上過幾堂課,整整三個小時,中間就休息一次。到后來我都坐不住了。何況一個孩子?
初三有段時間回家總是皺著眉頭不高興。問為什么,說學校開初三動員會,老師說考不上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
這叫什么屁話?!和孩子聊了很多,各種開解,終于臉上又露出了笑容。
我倆幾乎是無話不談。放學回來書包都來不及放下,追著我說學校里的事。有時給我講游戲可以講一個小時。心里話這小子腦子里就裝著游戲,但是不能說出來。微笑著聽下去。既然是交流,憑什么只能說你感興趣的,不能說人家感興趣的?再說了陌生的領域,了解一下也蠻好嘛。
想想如果我們工作,市場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下了班要加班,周末還要加班。自己就已經煩透了,緩不過來。回家一進門老婆還問業績怎么樣?。开劷鹉枚嗌侔。繉幵赋鋈ズ透鐐儍汉染埔膊辉敢饣丶伊?。
2. 吃飯睡覺玩耍
成長比成績重要,睡覺比作業重要。我的觀點。
兒子幾乎很少11點后睡覺。平時幾乎都是10點前,甚至9:30就鉆被窩了。作業沒寫完,不管了,困了。自己上鬧鈴,第二天早上四點起來補作業。我說老師不找我,我就不找你,自己安排時間。初中的時候是班里長得最快的男生,高中畢業已經1.85米了。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好睡好是基礎。別的都往后靠。熬夜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3. 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
兒子成績中游,中考后成績可能夠到的范圍,每所學校都帶著他去看了一遍。多方了解,綜合印象,他選擇了一所新成立的學校。上了一學期,感覺很好。地理還考了年級第一。
期間孩兒爸去了香港工作。留京分居兩地,還是赴港一家團圓,是個問題?
赴港好處:
①全家團圓。②孩子思維最活躍的階段,接觸不同的文化對他的成長有益。
壞處:
①英語、粵語、繁體字學習會有障礙。②簽證所限,18歲之后必須離港??疾簧隙紱]有機會補習。所學內容不同,也不可能回京復讀。③學校里的歧視確實存在。
家庭會議尤其是孩子本人意見,決定赴港。
我開始大量搜集信息,加入各種移民群。找到一本香港學校的名錄。和孩子一起踩著語言障礙,地毯式打電話、寄簡歷。香港的中學分為Band1、Band2、Band3,Band3是最差的。兒子因為數學太差,無緣Band1。最終上了一家內地生占多數的Band3學校。
來香港后的第一次補習就是找了附近的機構做考前培訓。數學有內容是內地沒學過的,而且香港的考試可以帶計算器,不培訓都不知道啊。外教一對一做口語訓練。事實證明還是很有必要。
香港的學習,英語是硬傷。從“華爾街英語”到英國文化協會。每個周末都去上課,系統學習。
升學之路有兩條,本港或出國。香港的大學升學率其實是很低的,留在北京反而更容易些。我和兒子說,實在不行咱就把郊區那套房賣了,去上個外國三本。
我找了一些國外大學的網站,總結了考試的成績和語言要求。兒子看過后也知道雅思6.5就可以上大多數的學校。6.0就只能上一小部分學校。上了兩個假期的雅思班,終于考到了6.5。
香港DSE考試,選修課幾十門,錄取時各科還有權重的不同,相當復雜。轉眼到了高三,兒子則根據DSE考試要求結合自己的優勢進行取舍組合。高三英語數學找了一對一的家教,每周末補習英語和數學。把歷屆DSE考試的卷子都拿來做了一遍。志愿也是兒子自己報的。最后竟然收到了世界排名51的香港理工大學的通知書。整個年級考上大學的不超過10人。兒子給我講他報志愿和備考的策略。這不就是田忌賽馬嗎?哈哈。
之前找的北京中介也幫忙申下來兩個英國大學,但是并不滿意。偶然看到了香港的留學展,拿著成績單去,竟然被一所不錯的國外大學直接錄取了。而且中介竟然不要錢!
高等教育早就產業化了。大學把一些招生權限外包給不同的中介。就像品牌商把產品給不同的代理和分銷商。當中介和你說成績夠不到那個學校,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他們沒有權限。一定要多挑幾個地域,多問幾個中介。
大環境很重要,能提供好的大環境當然好。孟母三遷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提供不了就盡量創造好的小環境。而且選擇和決策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既是對孩子的尊重,又鍛煉了思維和決策能力。
同屬東亞文化圈,香港的大環境也并不好。補習機構林立。很多名校只有先進它的幼兒園才有機會進小學。針對幼兒園入學面試的培訓機構很多。有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就抑郁了。這方面內地還是好很多。
不同的地方在于,香港很多孩子中學畢業就去工作了。很多招聘啟事也是要求高中畢業,甚至細化到要求DSE考試某單科要多少分以上。不像內地隨隨便便一個崗位都要求大專以上。
兒子的高中下午4:30就放學了,作業也不多。剛開始他都不適應。閑得滿地亂蹦,游戲都不想玩了。問我他該干點啥?我看著他樂,說你自己想干點啥就干點啥唄。
我發現從那時開始他學會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當孩子有了空間和時間,才能學會掌控自己的生活。
語文比內地要容易一些。但是英語要求高很多,很多選修課內地也沒有。比如英文教學的經濟課。有的課是粵語授課,聽不懂就只能自己看課本。挑戰也是不小。
因為學校負擔不重,所以補習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大壓力。香港的學校差異巨大。各種宗教學校,基督教學校、佛教學校、道教學校等等。有一些名校因為殖民傳統,還是2de329e5b6fbffa4a86d80a1961049901243e8dd6eeab706c7080b2e2225d682有歧視存在。當初選擇內地學生多的學校也有這個原因。
進了一所差學校,中等生成了好學生,在老師的各種重視之下反而信心滿滿。最終逆襲得益于對自身的了解和以終為始有針對性的策略。
4. 熱愛也很重要
漫畫家蔡志忠在女兒考零分時請她吃牛排,說能走過雷區卻踩不到一顆雷,也是厲害。他和女兒說考一百個零分都沒關系,但是從小就問她將來想做什么?
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才能堅持和有所成,才能真正快樂。我贊成這個觀點。
如果有個二寶,我可能會咬著后槽牙試著說這些話,看看反應。
大部分人沒有蔡先生的成就和格局。上限當然是希望孩子有出息,更多的是基于下限。有個文憑,有更多的選擇。不必佝僂于社會的底層,被生存按在地上摩擦。
兒子的高考成績其實是能夠到港大歷史系的,他自己也很喜歡歷史。我支持他報港大,但是他覺得學歷史不好找工作。大家都被裹挾了。
已是企業高管的老公說他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熱愛的是什么?只是在做一份為了生計的工作而已。我說從現在開始我們來重新尋找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一切都不晚。生命是流動的,即使無法改變社會的規則,也希望我們能在規則的縫隙里開出屬于自己的生命之花?!緛碓矗何⑿殴娞枺号`社會 (ID:nulishehui)】
責任編輯/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