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冰島、西班牙、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開始試點“四天工作制”時,希臘卻決定反其道而行。根據最新勞動法,從當地時間7月1日起,希臘部分工業和制造業企業,以及部分提供全天候服務的私營企業可以選擇每天多工作2小時或每周多工作8小時。這意味著部分企業將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延長至48小時,實行“六天工作制”。工人額外工作的8小時有權獲得1.4倍工資,周末工作還能獲得1.15倍正常工資的加班費。希臘政府表示,這項措施既“利于工人”,又“以經濟增長為導向”。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希臘工人每周工作時間已屬歐洲最長,現在又可能“被迫”工作六天。新措施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與追問:自從2009年希臘債務危機后,希臘的經濟復蘇了嗎?

根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報道,新措施實際上是去年9月希臘勞工部通過的一項法案的補充。此法案允許雇主在必要時實行“六天工作制”。此外,雇主可以為新員工提供最長6個月的試用期,并可以在第一年解雇他們而無需補償或提前通知,除非雇主和雇員之間另簽合同。此法案還允許全職雇員在特定條件下獲得第二份兼職工作,但每天工作時間不能超過13個小時。如果雇主沒有申報雇員延長工作時間或變更輪班,將被處以最高1.05萬歐元(約合8萬人民幣)的罰款。在罷工期間阻撓員工工作的人將被處以罰款和6個月的監禁。
在全球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推行“四天工作制”的大環境下,希臘政府的做法自然招致了許多批評。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希臘工人在2022年平均工作時間為1886小時,高于美國的1811個小時和歐盟國家的1571個小時,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工作量排名第一。當地時間6月30日,一大批教師、醫生和運輸工人等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稱這項改革是對工人權利的踐踏,可能會導致“野蠻”的工作條件增加。政府對此辯稱,這項立法打擊了“加班沒有加班費”和“未申報勞工”問題,實際上為“工人友好型”。
新措施的目的非常明確——通過增加工作時間來提高生產力,從而刺激經濟發展和吸引國外投資。希臘在經歷多年高失業率和經濟增長緩慢后,許多工人被迫做兩份工作來維持收支平衡。支持者認為,每周工作6天意味著更多的工作產量,有助于企業更有效滿足客戶的需求,提振疲軟的希臘經濟。它還將鼓勵公司雇用更多員工處理增加的工作量,從而降低失業率。此外,每周工作6天并不是強制的, 餐飲服務業和旅游業不受管制。批評者認為,即使非強制,許多員工因擔心工作被搶走而不得不同意工作6天。工作太長時間會降低生產率和對工作的滿意度,也不利于員工福祉和身心健康。

希臘屢次在工作上進行改革,讓人不禁質疑這個國家的經濟情況。提到希臘經濟,自然會想到2009年的債務危機。希臘的主要行業為旅游、航運、工業產品、食品和煙草的加工、紡織、化工等。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希臘GDP增長率平均值超過歐盟,然而希臘的經濟也面臨著重大問題,比如迅速上升的失業率、效率低下的官僚機構、逃稅、腐敗等。
在經歷15年的經濟連續增長后,2008年華爾街崩盤, 希臘成為歐洲債務危機的中心。2009年10月,在全球金融市場尚未站穩之際,希臘突然宣布政府多年來一直隱瞞赤字數據,引發了人們對希臘財政狀況的擔憂與警惕。正因如此,希臘被金融市場拒之門外, 無法借到資金。為了避免走向破產局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為希臘提供了2400億歐元的救助資金,同時要求希臘實施嚴苛的緊縮政策,大幅削減預算并增加稅收,精簡政府人員,打擊逃稅現象。
《紐約時報》分析道, 縱然有政策支撐, 希臘的經濟問題一開始并沒有得到解決。在2010年到2015年間,希臘GDP縮水四分之一,2015年失業率超過25%。救助資金用來償還國際欠債,而不是發展經濟。工業生產在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間下降了8% ,與此同時建設活動量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間減少了73.1%。

2018年希臘不再依賴救助資金,重振了銀行體系, 并完全依賴債務市場來滿足借貸需求。希臘政府甚至在2022年提前兩年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款項。希臘在這一年的名義GDP為2393億美元, 為世界第5 3大經濟體。希臘的國外直接投資總額約為75億歐元, 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法國和德國等經濟增長疲軟的國家。在與國際市場隔絕多年后, 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普曾在2023年10月將希臘的信用評級上調至投資級, 給予BBB-/A-3信用評級, 展望“ 穩定” 。這是自希臘債務危機以來, 標普首次將希臘信用評級恢復至投資級別。
根據路透社在今年4月的報道,預計希臘經濟在2024年增長近3%,接近債務危機前的水平,遠超歐元區增長0.8%的平均水平。希臘政府官員和投資者表示,2024年可能是希臘結束債務危機的一年。此外,希臘借貸成本(與借款相關的利息及其他支出)逐漸下降,甚至比意大利還要低,危機期間接受救助的銀行將全面私有化。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出生率下降、勞動力短缺、自然災害使希臘政府消耗了大量財力。對于許多希臘人來說,經濟復蘇并沒有轉化為生活水平的提高。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希臘失業率仍高于10%,在歐盟成員國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西班牙。論購買力平價GDP,希臘是歐盟最低的國家之一。希臘勞工部數據表明,希臘工人平均月薪為1175歐元,比1 5年前下降20%。和其他歐盟國家相比,比如盧森堡工人月薪為3400歐元,瑞士工人為5000歐元,北歐國家的平均工資在2500至3500歐元之間,希臘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路透社采訪了經營著一家摩托車修理店的希臘工人佩里克利斯·弗萊根。他告訴路透社,自己于2009年申請了一筆銀行貸款,但債務危機讓商店營業額在2009年至2015年間縮水90%。再加上新冠大流行的打擊,弗萊根于2020年徹底關閉店面。“這場危機讓很多人崩潰,我就是其中之一。只有富人的情況在好轉,其他人的生活還是一團糟。”
希臘經濟正逐漸好轉,這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他于2019年出任希臘總理,并于2023年6月領導新民主黨贏得希臘議會選舉,連任總理并組建新一屆政府,任期至2027年6月。
《時代》雜志評價米佐塔基斯是一名與眾不同的保守派領導人。他在社會層面上是自由主義者,他重視經濟增長,但也強調任何政策都要對財政負責。在移民問題上,他態度強硬。在米佐塔基斯第一個任期內,他任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浦路斯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擔任負責起草長期增長戰略(包括國家復蘇計劃草案)的委員會主席。皮薩里德斯起草了一份長達244頁的詳盡計劃,承諾預計到2026年希臘全國實際GDP將增長7%。這項計劃于2021年6月17日獲得歐盟委員會批準,并將在2021至2026年期間獲得歐盟305億歐元的撥款。
這一數字相當于整個希臘經濟GDP的15%以上, 涉及100多個投資計劃和75項改革,其中約60%與綠色轉型和數字化有關。在幾年的改革實施后,現在希臘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從支付賬單到更新駕照,所有事情現在都可以在線完成,而不用在政府辦公室排隊。記者揚尼斯·帕萊奧洛格斯評價道:“他(米佐塔基斯)在第一任期內最大的成功之一就是在數字化方面所做的工作。”
此外, 外國對希臘直接投資大幅增加,2022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80億歐元,如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在希臘投資至少10億美元, 創造了數千個就業機會。其中部分原因是米佐塔基斯通過商業監管、較低稅收來吸引外國投資者。專門研究當代希臘問題的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凱文· 費瑟斯通評價道: “ 當他下臺時, ( 希臘) 經濟結構會發生多大變化?我對此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