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在6月發表《2024年全球競爭力年報》,顯示新加坡已經超越瑞士和丹麥等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這也是2020年以來,新加坡首次在6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一。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6月18日發表的《2024年全球競爭力年報》,在今年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評比中,新加坡榮登榜首寶座,較去年第四的排名,上升了3個位置。
報告指出,就宏觀層面,新加坡在勞動力市場、態度與價值觀,以及科技基礎設施方面均排名全球首位。同時,新加坡在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前兩者分別從去年的第七位和第八位,躍居至第二位;后者則從去年的第九位升至第四位。

據了解,此次報告顯示,就政府效率而言,新加坡在政策適應性、政府機構的有效性、透明度和信用評級等10個方面居所有評選經濟體之首。在商業效率方面,在總體生產率、熟練勞動力的可用性、法規遵從性以及風投和銀行金融服務等9個領域,新加坡也排名全球第一。此外,包括科技發展撥款、城市管理、科研立法和航空運輸質量等在內的8項基礎設施指標排名全球榜首。
有分析指出, 新加坡作為一個依賴國際貿易的小而開放的經濟體, 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國際交易和投資中表現出的韌性。這種韌性不僅體現在其對外貿易的多樣化和開放性上,還反映在能夠有效應對全球經濟波動的能力。

新加坡政府的高效運作是其競爭力排名靠前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新加坡政府在提供有利于商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此外,新加坡的親商環境也是其保持高競爭力的另一重要原因。政府對創新和企業發展持開放態度,同時提供了一系列便利商業活動的政策和服務,從而吸引了大量國際企業在此設立區域總部。
報告公布后,新加坡貿工部在臉書上表示,新加坡將繼續與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進一步改善并加強它在商業、貿易、投資和人才中心的全球領先地位。
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在職場社交平臺領英上發文稱:“隨著技術設施、商業立法和勞動力市場的改善,新加坡在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的經濟基礎繼續顯示韌性。作為一個小型經濟體,新加坡必須不斷抓住新的增長機遇,提高勞動力技能并轉型,以保持競爭力。”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整體表現優越, 報告仍指出新加坡在物價( 第62位)、健康與環境(第28位),以及在社會框架(第11位)等方面仍需改善。其他排名同比下降的還有,股市指數從第28位降至第46位,高科技出口從第三位降至第13位。公共教育總支出從第62位降至第65位,小學教育質量從第28位降至第34位,中學教育質量則從第26位降至第36位。
報告認為,2024年, 新加坡除了須應對地緣政治和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外, 還要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提高經濟競爭力, 并通過員工再培訓和企業轉型來抓住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