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多經濟學家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們認為勞動力短缺是制約德國經濟增長和社會保障體系穩定的關鍵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引進海外人才顯得尤為迫切。如果德國不能有效擴充其人力資源,其經濟可能會持續衰退。“機會卡”政策的推出,正是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通過吸引全球人才來促進德國經濟的復蘇與發展。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機會卡”最初作為求職許可證簽發,有效期最長為一年,為申請人提供在德求職機會。如果滿足一定條件, 則可適當延長。“ 機會卡” 持有者可從事試用工作( 每次最多10個工作日)或兼職工作(每周最多20小時)。如果在此期間找到正式工作,則可直接獲得工作簽證。
想要獲得“機會卡”,申請者可以通過兩種不同途徑申請。第一種,申請者擁有完全等同德國資格的學歷或職業資格,并被視為“專業人才”,可作為特例發放機會卡。第二種,申請者必須持有德國承認的兩年以上的職業畢業證書、大學學歷證書或經德國對外貿易商會頒發的職業畢業證書,并在計分制度中至少獲得6分。在計分制度中,根據語言能力、工作經驗、年齡等不同條件給予不同分數。比如“過去7年中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可獲得3分;“德國B2級別及以上”可獲得3分;“英語C1級別及以上”可獲得1分額外加分; “3 5歲以下” 可獲得2分,“35至40歲”可獲得1分;“在過去的5年中至少在德國居住了6個月”可獲得1分。
對于這兩種選擇, 申請者必須出示“財力擔保”證明,以確保能夠負擔在德的生活費用。此外,申請者不能只做兼職工作,必須積極尋找全職工作。符合條件的申請者必須向原國籍的德國外交代表處(如德國大使館或領事館)提交申請。如果已經在德國境內,則需向當地外事局提出申請。

德國政府推出的“機會卡”工作簽證政策在德國國內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一些保守派人士擔心,這項政策可能會被一些曾經被拒絕的尋求庇護者作為在德國找到工作的途徑。然而,普通民眾對這一政策大多持積極態度。
亞歷克斯·馬蘇洛夫斯基畢業于柏林一所大學, 現居住于紐約。他對“ 機會卡”政策提供的重返柏林生活和工作的機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馬蘇洛夫斯基表示,對他來說,德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更是情感的寄托。他贊賞德國的安全環境,即使深夜外出也能感到安心。此外,他還提到德國人對音樂的熱愛,并極力推薦大家選擇德國作為居住地。
德國政府推出“機會卡”的意圖非常明確,吸收海外移民,擴充人力資源,發展德國經濟。今年2月,德國政府表示,由于勞動力缺乏、過度官僚主義、高利率、新項目投資滯后等一系列因素,該國經濟陷入困境。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在提交政府年度經濟報告時表示,自俄烏沖突于2022年爆發以來,天然氣等能源成本飆升嚴重打擊了能源密集型產業, 通脹率上升, 人們購買力因此被削弱,更不愿消費。
位于柏林的德國經濟研究所(DIW)是德國最大的經濟研究機構。它表示德國經濟早在2019年就已陷入衰退,新冠大流行和俄烏沖突只不過加速了這一進程。經濟研究所提供的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德國經濟損失了約5450億歐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受到俄烏沖突影響的兩年各損失1000億歐元和1400億歐元,共計2400億歐元。
德國勞動力短缺問題一直非常嚴峻。德國聯邦統計局預測,到2035年,德國退休年齡(67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將達到2000萬,如不采取措施,屆時德國將出現700萬勞動力缺口。2020年3月,德國聯邦政府制定并通過《技術移民法》,面向非歐盟國家公民推出“計劃卡”,申請者只要能夠負擔自己在德國的生活,即可獲得一年的居留許可。新法同時還降低了對非歐盟國家高學歷人才頒發“歐盟藍卡”的年薪標準要求,對能夠證明在IT領域具有從業經歷的人員取消了學歷限制。據英通移民咨詢公司預測,未來德國每年將增加約6萬非歐盟國家的技術勞動力。

德國新推出的“機會卡”工作簽證政策讓人聯想到曾一度非常流行的“數字游民簽證”。這種簽證允許遠程工作的專業人員在國外居住和工作,通過遠程工作或在線創業賺取收入。持有“數字游民簽證”的人通常可以在入境國停留6個月至1年,這有助于吸引新人才,促進經濟發展,而且他們的需求也不太可能對當地的旅游服務造成壓力。
據《福布斯》2024年4月的報道,已有意大利、西班牙、馬來西亞、迪拜、哥斯達黎加等16個國家推出了“數字游民簽證”,向全世界各地的旅游愛好者敞開大門。為了適應數字游民的需求和變化,一些國家提高了申請條件,如學歷、工作經驗和月薪收入等。例如,西班牙政府要求申請者的最低月薪收入為2800美元,冰島則要求7700美元。此外,一些國家為了鼓勵數字游民在其境內工作和生活,特此延長簽證的有效期。泰國于5月30日推出新“數字游民簽證”計劃,允許遠程工作者或自由職業者在該國停留長達5年,申請者必須年滿20歲,且為自雇人士或在泰國境外的企業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新計劃并未對最低月薪收入提出要求。
然而,有專家認為,數字游民的方式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美國紐約錫耶納學院的社會學副教授貝弗利·袁·湯普森指出,要成為一名數字游民,需要擁有極大的自由,包括持有一張好護照、沒有犯罪記錄、沒有太多債務等條件。她補充說,富人和窮人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窮人的薪酬相對較低,找到遠程工作的機會也更小。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推出“數字游民簽證”,已經享有特權的人可能會獲得更多特權,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社會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