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制造”作為重要的產業印記,深受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歡迎。在陶瓷制品進出口貿易中,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陶瓷企業在產品迭代、技術升級等方面不斷優化,充分把握有利機遇,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但是,我國陶瓷產業在深化國際化發展的路徑上,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質量不足、貿易壁壘、技術瓶頸等,因此探索中國陶瓷企業的國際化發展現狀,尋找推動陶瓷產品“出海”的重要路徑,助推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顯得更加重要。基于此,本文立足陶瓷企業國際化現狀,就推進陶瓷產品出口貿易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供行業工作者借鑒參考。
關鍵詞:陶瓷企業;國際化;貿易;市場競爭
1 前言
近些年來,中國陶瓷在國際化市場上,擁有較高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從整體上看,我國陶瓷企業發展勢頭由“快”至“穩”呈現平緩發展的態勢,特別是互聯網日新月異的發展,使得更多的中國陶瓷企業開始融入國際化發展的布局,形成了超強的品牌運用。綜合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中國陶瓷企業必須加強對海內外兩個主要市場的把握,積極投身于國際性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跨越式的增長,取得國際性的競爭優勢。傳統的中國民營企業出海之路主要以產品出海為主,優勢在于低成本的價格,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用人成本越來越高;同時,同行業之間內卷愈發嚴重,中國民營企業出海之路舉步維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本課題以日用陶瓷出海為例,研究中國民營企業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道路轉型。如何有效地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形勢、如何把握出口貿易的各項契機,以及如何提升陶瓷產業的發展品質,這些問題都已經變得越來越迫切而現實。
2當前我國陶瓷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規模
顯而易見,在“華流”“中國風”等熱門潮流的推動下,代表著質量、技術以及性價比的“中國制造”已成功地融入陶瓷的進出口貿易之中,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隨著全球范圍內的陶瓷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中國陶瓷行業也在積極吸收并引入最前沿的技術與裝置,加快窯爐的升級改造,從而實現更高水平的可持續增長。在各企業的加速布局和發展下,日用陶瓷產品遠銷全球各地,其中,歐洲、中東、北美等地區為主要的出口區域。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日用陶瓷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指出,2018年以來,我國日用陶瓷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金額均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我國日用陶瓷出口量為497萬噸,出口金額為225億美元;2023年受海外經濟環境動蕩影響,日用陶瓷出口情況呈現下滑態勢,2023年1—8月日用陶瓷產品出口量為296萬噸,同比下降9.2%;出口金額為108億美元,同比下降22.1%。
從出口均價來看,2018年以來,我國日用陶瓷的出口均價總體呈現出連續上漲態勢,2022年日用陶瓷出口均價為4526.36美元/噸,同比上漲1.14%。2023年受海外市場需求走弱影響,日用陶瓷出口金額大幅下滑,導致產品出口均價出現下降。2023年1—8月,日用陶瓷出口均價為3650.66美元/噸,同比下降15.82%。2024年以來,隨著國內外經濟穩步回暖復蘇,市場需求持續提升,有望帶動日用陶瓷行業進一步發展,推動日用陶瓷出口數量、出口金額、出口均價不斷增加[1]。
從這組數據表明,當前我國陶瓷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面臨著一定的壓力,但是整體依然保持穩健體態,在未來,增強陶瓷在出口貿易上的價值影響力、產品號召力也更為重要。
3陶瓷企業國際化發展中的瓶頸問題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陶瓷企業著力推動產品出海,在境外發展,為中國陶瓷“走出去”注入強勁動力。陶瓷企業正面臨著來自全球范圍內的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挑戰,因此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擺脫傳統陶瓷的單一生產模式,提高“走出去”的質量和效益,并解決一系列瓶頸問題,才能走向出海之路。
3.1國際化產品質量在進出口中存在的困境
近些年來,我國陶瓷企業一直致力于提高產品的質量,并且積極推動建設一套完善的質量管控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數量至上的情況,實施了一整套科學的、精細的質量管控措施,從而避免了粗制濫造的情況出現。目前,在我國陶瓷生產領域中,已經有少數幾家公司的產品質量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但絕大多數公司的產品都處于較低的技術和工藝層面,這給中國陶瓷行業的全球化進程帶來了不小的阻礙。特別是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陶瓷行業擁有更為先進的工業技術,包括智能化、自動化等方面,并使用了更先進的工裝設備和工藝技術。而我國陶瓷行業仍是以半人工、半機械化設備為主,難以啟用更加智能化的發展模式來提高陶瓷產品的發展質量和發展規模。
3.2缺乏高端陶瓷產品的品牌知名度
品牌是企業發展中最為寶貴的一個元素,對于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毋庸置疑。當前,中國陶瓷行業尚未形成眾多具備國際聲望的大型品牌,盡管許多陶瓷公司正努力落實其品牌策略,但仍缺乏足夠的投入,大多數陶瓷公司僅僅關注生產,缺乏對品牌的發展,導致其產品質量較低、品牌聲望較小、口碑較差,無法與國外陶瓷大公司形成良好的競爭。特別是許多中國制造的陶瓷品牌仍依賴于國際品質認證以及國際知名品牌的注冊。然而,這一舉措所導致的后果就是雖然能夠帶來暫時的收益,卻嚴重阻礙了陶瓷產業面向國際化發展,同時缺乏了對中國制造陶瓷產品的影響力的培植。
3.3在新產品研發上缺乏新興技術引領
一直以來,我國在陶瓷行業研發領域之中,相比美國、英國等國家,仍然處于發展劣勢。尤其是在佛山等陶瓷主要產區,一些陶瓷企業的技術水平已經遠遠落后于世界一流的陶瓷公司,其研發設計水平也遠遠落后于其他公司。許多制造商只是將資源集中在制造較為普通的中低端產品,缺乏對高端市場的關注,導致出現一種惡性循環:大量的制造商只是出售較為普通的產品,獲得的收益也相對較小,他們只能依賴外來的技術來抄襲或者模仿。大多數公司沒有足夠的創造力和能力來推動產品的變革,導致其產品的多樣化和適應能力較差,難以被消費者接納。這一發展困境和國外陶瓷企業發展的實際成果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弱勢,嚴重制約了新產品的研發和推進[2]。
3.4在營銷方面存在著傳統單一的困局
當前,我國陶瓷產業在營銷方面存在著傳統單一的困局。總的來說,國外陶瓷企業擁有強烈的全球化意識,他們非常重視外向型發展,將開拓國際市場作為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將產品出口放在首位。相比之下,許多國內陶瓷企業缺乏遠見,缺乏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成功的決心和勇氣,只是依靠降低價格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3.5關稅保護政策逐漸放寬對陶瓷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快,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投資陶瓷產業,以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加之關稅保護政策逐漸放寬,國際知名陶瓷企業涌入,對中國陶瓷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由于我國陶瓷行業目前在全球市場上的份額較小,且缺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因此在未來的國際市場競爭中,我國陶瓷企業的“抱團取暖”效力不足,將會面臨巨大挑戰[3]。
4如何從陶瓷企業國際化現狀中尋找出海之路
為了提升陶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陶瓷行業的從業者們不僅要努力把握國內市場,更要積極探索跨越國界的發展策略,以此來增強中國陶瓷企業在海外的擴張和發展。
4.1強化品牌戰略,提高產品質量
作為一家具有競爭力的陶瓷企業,其品牌舉足輕重。它不僅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管理水準,還包括產品的創新性、營銷策略、產品質量以及員工的專業知識。因此廣大陶瓷企業工作者應該立足品牌化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品位,創新設計。為了打造全球知名的陶瓷品牌,企業應該積極招募和培育優秀的技術團隊,不斷提升陶瓷設計研發團隊的技術實力,積極開展跨境、跨地域的學術交流,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努力將其融入現代陶瓷產業中。以陶瓷和企業文化為基礎,加大對品牌的投入,以提升其長期的市場競爭力。
不斷推動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的協同并進,通過設計創新和材料創新,開發新材料、新工藝和新產品,滿足市場對高品質、環保、健康陶瓷產品的需求,推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同時,將日用陶瓷的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講好中國故事,打造中國自主品牌,通過品牌營銷和公關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積極對標國際上先進的陶瓷生產技術,研發更加低碳環保的窯爐設備,進一步消化和吸收陶瓷產業貿易的最新理念。同時,采用最新的材料、技術、設備、工藝,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強其附加價值,并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實現更大的突破。企業必須加強對質量的控制,采用最新的科學方法和工藝流程,以確保產品的優良性能和可靠性,從而打造出更加適合“出海”銷售、充分滿足世界各國消費者需求的陶瓷產業藍圖。
4.2加大服務營銷,增進產品效力
為了拓寬陶瓷企業的海外發展之路,行業內的同仁們應該努力構建數字化、高效化的國際營銷網絡,以滿足企業對全球市場的需求。通過不斷拓展產品的銷售范圍,企業可以在世界各地尋找最佳的銷售渠道,從而實現全球化的發展。一方面,在服務營銷架構上,企業可以利用當地的代理商或者在目標國家建立自己的營銷團隊,以便更好地收集消費者的信息,了解國際陶瓷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還可以利用全球市場的資源,打造一個完善、高效的國際化營銷體系,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良好運轉機制的助力下,陶瓷企業可通過提供高效、快捷、完善的36456ae0ff21cc0cdcec5e6ba57f9e04售后服務來塑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并增強品牌知名度。最終,通過建立一個全球化的服務體系,來強化服務營銷的覆蓋面積,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提高陶瓷產品在國際化方面的競爭力和影響力[4]。
4.3創新技術引領,錨定未來方向
在科學技術的飛躍之下,包括大數據、云計算在內的前沿網絡和智能技術加速優化,使得未來的陶瓷行業可望實現更快的增長。面對新的發展形勢,陶瓷企業也需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特點,積極利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來擴大市場發展載體。企業應充分利用好新質生產力,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做好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數字化轉型,從低端制造轉向中高端制造。
在創新技術的領域,借助納米材料、精細化工材料等新材料,為現代陶瓷生產領域的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創新策略、完善運作機制、完善市場渠道、創新公司文化和經營思想、提高現有資產利用率,以及不斷延伸發展客戶群體等措施,建立一個更加全面、豐富的商業系統,從而以創新技術推動陶瓷產業加速變革,達到更好的發展局面。
4.4著力突破壁壘,健強產業結構
在推動陶瓷產業“出海”的過程中,采取多項有效的政策,如加強中國陶瓷產品的標準,構筑一個完善的、跨國的、高效的陶瓷行業數據庫,以便更好地整合國際上的專家學者、客戶、投融資者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對中國的陶瓷企業進行有效的決策、規劃、營銷、創新、管控。
除了“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為了推進企業的發展,陶瓷企業還需要積極推陳出新,持續改進,以增強企業的技術實力、市場份額、客戶體驗,充分凝聚和建立更多擁有全球知名度的、獨特的、可持續發展的自主品牌。通過不斷改善、提升“走出去”的內部管理水平,著眼于實現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積極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氣候變暖帶來的挑戰,并且不斷研究、改善、提升,最終形成綠色、安全、可持續的陶瓷制造業。并且在企業整體作用力上,通過改革體制、完善政策,推動陶瓷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企業在推動“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應重點研究中國民營企業應該如何擺脫傳統的以低成本價格優勢為主的出海之路,更加突出產品質量、產品創新,走出一條以品牌出海為主,且高質量、高口碑、價格合理、利潤合理的國際化之路。
5結論
綜上所述,立足陶瓷企業國際化發展視域,中國陶瓷行業應該認識到時代的變化,并且努力提升“走出去”戰略的執行力度,以便在國際市場中獲勝。廣大陶瓷企業管理者還需致力于研究現代市場的趨勢,進一步提升國際化市場優勢,積極探索適用于當今市場的各種解決方案。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并為更多的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通過強化陶瓷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增強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讓更多優秀的陶瓷產品能夠“出海”貿易,打響中國陶瓷在海內外消費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參考文獻
[1]劉建彬.景德鎮中小陶瓷企業產品設計與營銷創新研究[D].南昌大學,2012.
[2]王榮杰,杜夏芳.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J].陶瓷,2013(6):9-12.
[3]陳愛娟.我國陶瓷行業應對反傾銷策略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7(11):259-260.
[4]查貴勇.中國陶瓷產業屢遭國外反傾銷之思考[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13,20(2):38-46.
作者簡介:鄭秋榮(1972.09-),男,漢族,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日用硅酸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