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芯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集成電路,即電子芯片,它是現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核心。電子芯片是一種微型化的電子電路,通過將晶體管、電阻、電容和連線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通常是硅)上,實現特定的電子功能。

不同于電子芯片,生物芯片并不依賴電流或電信號傳輸,它利用的是生物分子之間的特異相互作用,將本來需要在實驗室內進行的生化分析,集成到玻璃片、硅片、尼龍膜等載體上。而且,在面對電子芯片最大的克星——液體時,生物芯片也能表現得如魚得水,甚至很多生物芯片上處理的樣品都是在液體中提取,或直接使用了血液、唾液等液體。
生物芯片就像一個微縮實驗室,它將以前需要科研人員在實驗室的瓶瓶罐罐里完成的反應操作,都集中到小小的芯片上。通過它,人們可以快速完成基因、蛋白質等分子的檢測。
在生物芯片的使用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在芯片表面精確地定位和固定生物分子,這就像是在一張微型地圖上,精準地放置數以萬計的地標;當待檢測的樣品(例如血液、組織等)與芯片接觸時,樣品中的生物分子就會與芯片上早已固定好的分子發生特異性結合,形成一個個生物信號;通過能將生物信號可視化的特定檢測設備,科研人員可以讀取這些信號,從而分析出樣品中各種生物分子的數據。
例如,在基因芯片上,科研人員會放置成千上萬個基因探針,每個探針對應一個特定的基因序列。當加入經過標記的基因序列樣品時,這些基因序列就會與相應的探針結合,通過檢測標記信號的有無和強度,就能得知樣品中各個基因序列的變異或表達水平等信息。
不同類型的生物芯片能讓我們從不同分子層面更快速、深入地探索生命的奧秘,為醫學、生物學研究帶來更多便利和可能。目前,生物芯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類型:
基因芯片:這種芯片就像一個小型的DNA圖書館,能快速檢測樣品中的DNA序列,還可以根據與參照序列比對的結果,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某種基因疾病以及適合何種藥物等。

現如今,我國很多地區都會借助生物芯片,用基因篩查方式檢測新生兒是否攜帶藥物性耳聾基因。這種檢測操作非常簡單,可以快速出具結果,進而實現早發現、早干預。
蛋白芯片:蛋白芯片可以檢測樣品中不同類的蛋白質,幫助科研人員了解細胞如何工作,甚至發明新藥物。
細胞芯片:細胞芯片可以培養和觀察細胞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有助于研究細胞行為和疾病機制。
組織芯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物芯片,將組織切片按照特定的方式固定在載體上,用來模擬和研究人體或動植物體內的組織和器官,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疾病的發生機制等。
生物芯片作為生物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的結合體,實現了生物學研究的微型化、自動化和高通量化。它的發展,也使得生命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推動了精準醫療、疾病早期診斷、藥物研發等領域的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微電子技術、納米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發展,生物芯片技術將會繼續發揮“小芯片,大智慧”的優勢,為人類健康提供更大的幫助。

(責任編輯 / 王佳璇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