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烤煙生產的合理施肥與適時打頂提供科學參考,本研究對施氮量(N)和打頂時間(D)進行二因素隨機區組設計,開展田間生產試驗,探討其對烤煙翠碧一號株型構建及煙葉產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施氮量與打頂互作對煙葉的農藝性狀有一定的影響,同樣氮肥施用量情況下,不同打頂時間對煙葉農藝性狀影響不明顯。施肥量112.5 kg/hm2與見花打頂互作(處理B)的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外觀質量均表現較佳,適宜生產優質煙葉,獲取相對較好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烤煙;施氮量;打頂;煙葉產質量
中圖分類號S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7731(2024)18-0028-05
DOI號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8.007
Influenc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jacking intera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B-1 plant and the quality of tobacco production
LYU Gaozhao1DU Jian1ZHANG Zhiping2ZHANG Renkuan2TIAN Kaixin2WANG Wei1ZHANG Changjun1
(1Raw Material Supply Department, Jiangsu China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Nanjing 210019, China;
2Ninghua Branch of Sanming Tobacco Company, Sanming 3654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nces for ra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timely topping for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 field produc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a two-factor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 (N) and topping time (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the type construc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 CB-1 and tobacco yield and qual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and topping interactions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leaves. Under the same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different topping time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leaves. The agronomic traits, economic traits, and appearance quality of the treatment with a fertilization rate of 112.5 kg/hm2and the interaction treatment of flowering and topping (treatment B) were all better, suitable for growth produce high-quality tobacco leaves and achieve relatively goo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nitrogen quantity; topping; yei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 production
翠碧一號(CB-1)是福建三明煙區特色烤煙品種,其優良的品質與清香型風格深受卷煙工業企業的喜愛。在煙葉生產上,烤煙打頂是調節烤煙營養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對烤煙打頂時間加以控制,可以影響煙葉的產量和品質[1]。氮素營養是烤煙生長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氮肥的用量對其產質量具有明顯的影響[2-4]。楊英鵬[5]研究表明,適宜的施氮量、打頂方式有利于改善煙葉的化學成分,并提高其可用性。解彩軍等[6]認為科學施肥是保持和提升翠碧一號煙葉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蔡超群等[7]研究認為,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煙株成熟推遲,株型增大,單產、經濟效益提高,中上部葉外觀質量綜合評價較好。各地關于不同施氮量、打頂時期和留葉數對烤煙生長、生理特性[8-9]及煙葉產質量[10-11]的影響研究報道較多。結合研究區氣候條件和土壤特點,本研究開展了不同施氮量與打頂時間互作對翠碧一號株型構建及煙葉產質量的影響試驗,為確定適宜施氮量與打頂時間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福建三明寧化地區主栽品種翠碧一號。
1.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于2022年在福建三明寧化縣城南鄉橫鎖村試驗田開展,試驗地土壤為砂壤土,土層較淺,肥力中等,光照充足,前茬種植水稻。
1.3 試驗方法
對施氮量(N)和打頂時間(D)進行二因素隨機區組設計,探討其對烤煙翠碧一號株型構建及煙葉產質量的影響,各因素均以該地區現行生產技術規程為對照,其中施氮量設3個處理,打頂時間設2個處理。施氮量(N):N,112.5 kg/hm2(含有機氮7.5 kg/hm2);N,135.0 kg/hm2(含有機氮7.5 kg/hm2);N,157.5 kg/hm2(含有機氮7.5 kg/hm2)。打頂時間(D):D,煙株抽薹后花莛長5 cm左右打頂(分批次,煙株莖桿充分拔高和頂葉正常開面時打頂);D,見花打頂(分批次,嚴格把握煙株見花時間打頂)。共6個處理組合,具體見表1。
每小區2~3行(或100~120株),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行株距120 cm×50 cm。移栽深度15 cm,施足營養土,澆足定根水;各處理在煙株進入團棵期前統一完成大培土,培土后將地膜掀退至煙畦頂部約30 cm左右覆蓋,待采摘結束時再揭除地膜;無效腳葉按統一標準采打(不按生產實際進行優化煙葉);按處理要求進行打頂,結合煙株長勢摘除葉長小于15 cm的無效葉;其余田間管理與優質煙葉生產基本一致。除施氮量不同外,各處理磷、鉀肥施用量一致,具體施肥方案見表2。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1.4.1 田間生育期及長勢 觀察移栽40、60和80 d后的煙株田間長勢;詳細記錄各處理生育期,包括播種期、出苗期、成苗期、移栽期、團棵期、現蕾期、打頂期、下部葉成熟期、腰葉成熟期和頂葉成熟期。
1.4.2 農藝性狀 于團棵期選取各處理煙株,分別測定記錄。有效株高、有效葉片數、所有有效葉葉片大小和葉面積系數(根據所有葉片大小測算)等農藝性狀;于下部葉采烤前3 d選取各處理煙株,分別測定記錄有效株高、莖圍、節距、有效葉片數(所有正常有效葉,非優化后的有效葉)、所有有效葉葉片大小和葉面積系數等農藝性狀。參照YC/T 142—2010《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測量方法》進行測定。
1.4.3 病害發生情況 按照GB/T 23222—2008《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煙株開始發病后每隔10 d,在各處理重復組中調查青枯病和空脛病發生情況,并計算發病率和病情指數。
1.4.4 產質量性狀 分別統計各小區煙葉產質量性狀,統計內容為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和X2F、C3F、B2F單葉重。
1.4.5 煙葉質量評價 各小區(按重復取)分別取X2F、C3F、B2F煙葉各1.0 kg,按照GB 2635—1992《烤煙》分別進行原煙外觀質量評價,評價內容為顏色、成熟度、葉片結構、身份、油分和色度。
1.5 數據分析
采用 Excel 2007軟件和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烤煙生育期內氣象因素分析
由表3可知,2022年上半年研究區平均氣溫比往年低,日照時數除3、4月外較往年有明顯減少,煙株生長發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5、6月煙株成熟期日照時數較往年平均減少39.0 h,6月降水總量較往年多186.8 mm,可能導致煙葉干物質積累不足,局部地區出現煙葉返青現象,煙葉烤后普遍偏薄、副組煙葉較多。總體來說,2022年氣溫適宜,但部分地區出現冰雹災害,且降水較多、日照不夠充分,對試驗產生了一些影響。
2.2 不同處理煙株生育期及長勢比較
各處理煙株生育期和生長勢表現如表4所示,在移栽期一致的情況下,各處理煙株團棵期相差0~2 d,現蕾期相差0~3 d,打頂期相差0~7 d,下部葉成熟期相差0~2 d,腰葉成熟期相差0~4 d,頂葉成熟期相差0~4 d。處理F的煙株大田生育期最長,為147 d;處理A的煙株大田生育期最短,為144 d。處理C的煙株移栽后60 d田間長勢較強,處理C、D的煙株移栽后80 d田間長勢較強。
2.3 不同處理煙株農藝性狀比較
不同處理煙株團棵期農藝性狀如表5所示,各處理煙株的農藝性狀存在一定的差異。處理E的有效株高最高(11.33 cm),處理C、D的有效株高最低(9.33 cm),處理B的煙株有效葉數最多(8.67片),且葉面積系數最大(0.52)。
不同處理煙株下部葉采烤前3 d農藝性狀如表6所示,處理F的煙株有效株高最高(93.33 cm),處理D的煙株有效株高最低(73.67 cm),兩者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0.01)。處理D的煙株有效葉數最多(17.67片),處理A、E的煙株有效葉數最少(16.33片),各處理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處理E的煙株莖圍最長(10.90 cm),處理A、C的煙株莖圍最短(9.80 cm),各處理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處理E的煙株節距最長(5.57 cm),處理D的煙株節距最短(4.73 cm),兩者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0.05)。處理E的葉面積系數最大(2.68),處理A的葉面積系數最小(1.96),兩者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0.05)。處理C、D的煙株有效株高、有效葉數、莖圍、節距和葉面積系數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綜合來看,處理A、B、E和F的煙株下部葉采烤前3 d的農藝性狀表現較好。
2.4 不同處理煙株抗病性比較
不同處理煙葉抗病性表現如表7所示,其中處理C的煙株青枯病發病率最高(6.00%)且病情指數最高(2.22),處理B與F的煙株青枯病發病率最低(3.00%),處理D的煙株青枯病病情指數最低(0.67);處理B的煙株空莖病發病率(4.00%)和病情指數(0.89)最高,處理A和E的煙株空脛病發病率最低(12.00%),且處理A的煙株病情指數最低(0.44),規律不明顯。
2.5 不同處理煙株經濟性狀比較
不同處理煙株經濟性狀分析如表8所示,處理B的煙株的產量、產值、均價和上等煙比例均最高;處理F的煙株的中等煙比例最高,但其產量、產值、均價和上等煙比例均最低。綜合比較,處理B的煙株經濟性狀表現最好,處理C和D的煙株經濟性狀表現較好。經方差分析,各處理間煙株經濟性狀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
2.6 不同處理原煙外觀質量表現
不同處理原煙外觀評價結果如表9所示,各處理煙葉在成熟度和葉片結構方面表現較一致,處理B的煙株在中上部煙葉身份、油分和色度方面表現較佳,處理D的煙株外觀質量表現一般,體現在下部葉身份較薄且油分較少。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翠碧一號進行不同施氮量與打頂互作處理的對比生產試驗,對煙株的生育期、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等指標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施氮量與打頂互作對煙葉的農藝性狀有一定的影響,同樣氮肥施用量情況下,不同打頂時間對煙葉農藝性狀影響不明顯,處理A、B、E和F的煙株農藝性狀表現較好。張喜峰[12]研究密度和氮肥互作對烤煙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發現氮肥對煙葉產量和品質影響效應較大,本試驗研究結果與此一致。各處理煙株在生長期間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青枯病和空莖病,無明顯規律。在產質量方面,處理B的煙株經濟性狀表現最好,處理C和D的煙株經濟性狀表現較好。黃幫全等[13]研究發現,以留葉18片、現蕾打頂處理的烤煙產質量最好,經濟效益最高。在外觀質量方面,處理B的煙株在原煙油分、色度等品質因素方面表現較佳,處理D的煙株外觀質量表現較差,體現在下部葉身份較薄且油分較少。綜上所述,施肥量112.5 kg/hm2與見花打頂互作處理的煙株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外觀質量均表現較佳,適宜生產優質煙葉,獲取相對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陳德涵. 提高翠碧一號煙葉質量的關鍵栽培技術研究[D]. 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8.
[2] 祝利,鐘廣,曹明鋒,等. 施氮量及氮磷鉀配比對土壤養分及烤煙生長發育的影響[J]. 作物研究,2022,36(6):525-529,567.
[3] 趙芳,查宏波,陳華,等. 低肥力土壤不同施氮量及配施有機肥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23,39(25):11-15.
[4] 盧彬榮,上官明震,沈晗,等. 不同施氮量和留杈煙方式對烤煙不同葉位煙葉品質的影響[J]. 福建農業科技,2023,54(3):34-39.
[5] 楊英鵬. 施氮量和打頂時期對烤煙NC102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 鄉村科技,2020,11(36):98-101.
[6] 解彩軍,徐增漢,呂鵬輝,等. 特色烤煙品種翠碧一號栽培與采烤技術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2021,49(22):1-6.
[7] 蔡超群,胡裕闊,杜宇峰. 施氮量與打頂時期對翠碧1號農藝性狀及產質量的影響[J]. 貴州農業科學,2019,47(11):48-53.
[8] 屠波,齊紹武,周冀衡,等. 打頂對烤煙葉片生長期間蛋白酶及含氮化合物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06,22(4):152-154.
[9] 雷佳,潘展庭,朱列書,等. 不同施氮量對烤煙生長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J]. 作物研究,2013,27(4):343-346.
[10] 莫靜靜,陳曉明,劉國順,等. 打頂時期對烤后煙葉品質的影響[J]. 江西農業學報,2011,23(1):20-23.
[11] 李文卿,陳順輝. 不同氮肥水平及打頂時間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 南方農業學報,2016,47(2):206-211.
[12] 張喜峰. 密度和氮肥互作對烤煙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J]. 農學學報,2015,5(4):68-72.
[13] 黃幫全,張芯麗,向興菊. 冬春季烤煙打頂時期和留葉數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 農村實用技術,2023(10):107-109.
(責任編輯:吳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