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象棋的棋迷中間,經常會有“誰才是象棋歷史第一人”的討論。有人推崇創下十連霸偉業的胡榮華,也有人提名曾被譽為少年姜太公的許銀川,還有不少人將連續11年占據等級分第一的王天一視為最強者。然而,王天一再也沒有機會出現在這份討論名單中,因為他已經涉嫌“買賣棋”而被檢察院批準逮捕。
所謂的“買賣棋”,可以細分為“買棋”和“賣棋”。“買棋”是用錢收買以換取對弈對手的故意放水,“賣棋”則是收取對手的錢財而故意手下留情。盡管方向不盡相同,但無論“買棋”還是“賣棋”,顯然都是對于比賽公平性的嚴重破壞,不僅受到行業內部的嚴肅處理,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而受到嚴懲。
比如“賣棋”,也就是收取對手錢財而故意輸棋的行為,基本符合“受賄”的定義:利用身份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如果受賄者是國家工作人員,那么可能涉嫌“受賄罪”。如果受賄者并非國家工作人員,對應的則是《刑法》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這也是目前媒體報道中王天一可能涉嫌的罪名。
除了“賣棋”之外,“買棋”同樣有可能涉嫌犯罪,對應的可能是“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一旦“買賣棋”在圈內形成一種風氣,就意味著會有一批人踏入違法犯罪的深淵。王天一被批準逮捕,或許算是中國象棋界全面整肅風氣的開始。
提起體育領域的反腐敗,以往人們首先會想到足球之類的熱門項目。但是去年傳出了多名中國斯諾克選手因為操縱比賽結果而被重罰的新聞,讓人意識到所謂“紳士運動”也免不了藏污納垢。至于王天一這位頂尖高手被批準逮捕的結果,更是在提醒人們,即便看似儒雅沉穩的棋類項目,一旦抵御不了各種非法利益的侵蝕,同樣可能陷入腐敗的泥潭。相比足球、籃球這類所有動作都被攝像頭捕捉的項目,棋類項目的頭腦思考更為隱蔽,各類弄虛作假更容易用計算失誤之類的借口去解釋,也就增加了發現腐敗的難度。
那么,如何才能杜絕類似腐敗行為繼續危害體育界呢?來自司法機關的重拳出擊,當然會產生明顯的震懾效果。比如,伴隨本次新聞的曝光,短期內可能讓有些棋手打消“買賣棋”的念頭,畢竟王天一已經演示了以身試法的代價,足以讓很多人感到“不敢腐”。
但僅依靠嚴刑峻法的事后震懾,或許不足以從根本上樹立“不想腐”的風氣,有些觀念需要從一開始就得到廣泛的根植。對于一名剛學棋不久的小棋手來說,由于自身實力有限加上比賽檔次不高,暫時還不會面臨涉及大額金錢交易的“買賣棋”。但如果在自身名次已經基本確定的背景下,教練和領隊要求在跟同隊隊友的比賽中故意輸棋,此時小棋手能夠產生說“不”的勇氣嗎?整個棋壇的氛圍能夠保護乃至培育這種勇氣嗎?這才是治本的關鍵。
實際上,無論球員還是棋手,在踏入運動領域的最初階段,往往是抱著些許理想主義的逐夢少年。如果當時暢想未來面對各種誘惑時的選擇,或許會有不少人相信自己能夠擁有拒絕的氣節。然而在接下來的競技生涯中,一旦某次因為“人情世故”而故意放水,又或者基于類似的“人情世故”而輕松獲勝,原先那種維護公平精神的信念就可能出現動搖,誘惑也開始變得難以拒絕。于是,他們的膽子越來越肥,胃口越來越大,直至把用比賽結果交換利益當成一種習慣,最終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所以,避免再度出現類似王天一的悲劇,需要把大量功夫下在各級基層培訓體系中。在基礎入門的教育中,就把比賽公平性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哪怕可能因此犧牲短期內的成績和利益。中國象棋是經常需要伸手去拿棋子的項目,但手不該伸向那些非法利益。陳毅元帥當年留下的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應當成為棋界乃至整個體育界的絕對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