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畢業后的20年里,吳劍敏先后在臺資企業以及世界500強企業艾默生公司任職,自2010年起,她轉身投入企業咨詢行列,開啟了新的職業篇章。
多年來,吳劍敏帶領團隊四處奔波,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在他們的努力下,一系列關于企業發展的詳盡規劃方案逐步成形。在此過程中,吳劍敏察覺到一個現象:無論是同行還是合作伙伴,大家都將目光聚焦于利潤的最大化,而忽視了企業文化和戰略共識的培育。這讓她深感憂慮。吳劍敏也并非沒走過彎路。曾經,她被股權投資的誘人前景所吸引,期望通過這一途徑實現個人財富的迅速增長。然而,盲目的自信和內心的貪婪最終讓她嘗到了失敗的苦果。
吳劍敏從事的是企業咨詢行業,在西方管理咨詢理念中,經濟效益是核心追求,一切目標都圍繞著如何增長利潤、提升業績來設定。從品牌定位、戰略規劃,到商業模式設計和各種營銷手段,無一不是為了幫助客戶賺取更多財富。吳劍敏深以為然。然而,在輔導企業的過程中她發現,許多企業前期設定的業績指標往往難以達成,企業本質問題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性改變。這讓吳劍敏陷入了困境,一度感到迷茫和無助,不知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這些企業。
直到“驀然回首”的那一刻,吳劍敏才恍然大悟,原來那種以業績為導向的目標分解方式,從一開始就偏離了正確軌道。她意識到,一個企業年初制定業績計劃,就像是在規劃一顆蘋果樹要結出5000個蘋果一樣,違背了自然規律。這么簡單的道理,自己竟然一直沒有察覺,吳劍敏對此感到震驚和自責。于是,她走出曾經熟悉的舒適領域,選擇潛心沉淀,深入學習和實踐東方智慧。她希望將這些智慧帶給更多的企業家,更好地引領他們走向“文明治企”的道路。
顯而易見,僅僅從“果”上下功夫,只是停留在應急救治層面,難以觸及問題核心。吳劍敏采用略顯“野蠻”的方式,去幫助那些“急功近利”的企業家追求更大的成功,然而,因為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支撐,無形中透支了雙方的福德。文化是企業的初心,是扎根于土壤的根系,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沒有知行合一的使命、愿景和核心價值觀,企業就像失去了根系的大樹,在風雨中搖搖欲墜,難以煥發出品牌真正的活力。
吳劍敏在長達一年的踐行中,周周登高,日日踐行,她全身心投入到行動中,她所在的“樓閣”成為天選“樓閣”第一名。在她的引領下,團隊成員們心無旁騖、齊心協力地攀登著各自的高峰,團隊內部風氣清朗,充滿了正能量。
在服務企業主方面,吳劍敏也實現了從精致的利己主義到時刻利他的轉變。她樹立行業新風氣,為自己貼上鮮明的標簽,同時鼓勵并倡導企業主們跟隨國家戰略,肩負起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
作為一名擁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吳劍敏始終將“為人民服務”作為己任。她深入了解企業、理解企業的需求,努力成為政商之間的橋梁,為推動企業與政府的良好溝通與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吳劍敏衷心感謝張赫容導師在此過程中的悉心指導。原本,她并未懷揣點亮星辰的宏愿,只是內心感受到了一份深深的喜悅。最終,她帶著這份愛和手中的明燈,去影響和溫暖更多人。這一過程對她而言,不僅是助人,更是一場自我的修煉。回顧這段經歷,她深切感受到了成長的不易,每一步都仿佛在荊棘中前行,但正是這樣的經歷促使她不斷自我提升、積累力量。借由廣明燈這一平臺,吳劍敏希望能為行業帶來積極影響,點亮城市之光。她堅信,在這道光的照耀下,自己將熠熠生輝,并助力更多人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