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低空經濟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崛起,正逐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力量。我們結合國內外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而后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該領域的持續繁榮貢獻力量。
國內外低空經濟發展現狀
低空經濟是一種新興的經濟形態,通過在無人機配送、空中觀光、農業植保、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的應用而展現出無限的潛力與價值。技術升級和成本下降共同推動了無人機等低空飛行器的廣泛應用,進而使得低空經濟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新動力。
近年來,低空經濟領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在美國與歐洲,這種趨勢尤為突出。美國率先探索并發展了無人機與通用航空兩個產業,并在全球范圍內保持領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制定了一套針對城市低空空域交通工具(UAM)的監管架構,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根據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低空經濟在歐洲也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我國作為后起之秀,近些年在低空經濟領域逐漸開始嶄露頭角,并迅速發展壯大。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低空經濟,因此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進空域管理改革、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技術革新,這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我國企業于無人機生產領域和低空域交通管控領域也取得了關鍵性進展,例如,億航智能、沃飛長空等企業在eVTOL(電動垂直起降)技術的商業化道路上穩步前行,已成為推動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支持
低空經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政府對其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發布了一系列法規和政策,為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支持。特別是在無人機管理領域,我國取得了重要進展,標志性成果就是《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的頒布,該條例為無人機產業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了促進通用航空與城市空中交通的發展,國家持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確保低空經濟規范化發展。此外,國家還通過提供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多元化支持方式,推動低空經濟領域的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對于符合條件的低空經濟項目,國家特別設立了專項資金為其提供經濟支持,旨在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和運營風險。
在地方層面,地方政府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相關舉措不僅為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注入了動力,還對地方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為了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實體在當地落地生根,地方政府不但需要提供資金支持,還要優化營商環境,以及加快構建公共服務平臺來吸納專業人才。
我國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法律法規不健全。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興領域,現有的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健全,諸多條款未能及時調整以適應當前產業的發展態勢,這種現象容易使產業發展面臨法律風險。特別是在無人機管理、低空空域劃分及運用方面,現行法律法規存在不足,就會制約低空經濟的發展。
技術瓶頸有待突破。科學技術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在這一領域,依舊存在許多技術難題。例如,無人機在持久飛行、規避障礙等方面還是會受技術發展的制約,低空領域網絡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也有待提升。
推動我國低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為了促進低空經濟的穩健發展,健全法律法規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政府應當加速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與更新工作,重點關注無人機飛行監管、低空空域的劃分與使用權限設定,以及低空經濟領域的市場準入,以此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規范化發展。
為了使法律法規得到貫徹落實,政府需要在現有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執法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工作。強化低空經濟領域執法活動的監管力度,是確保市場秩序和公共安全、有效遏制違規行為的關鍵。具體而言,政府需要完善執法機構建設、提升執法人員的專業素養以及優化執法程序等。此外,低空經濟的跨國發展,主要依賴國際間的合作與標準化協議的達成。政府需主動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與修訂,以此為低空經濟的繁榮創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
推進空域管理改革
低空空域管理涉及的審批流程復雜且耗時,這極大地限制了低空經濟的發展。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政府需要推進審批流程的優化工作,旨在提升審批效率,切實減輕企業和個人的審批負擔。政府需與軍隊、民航等部門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低空空域的高效利用。與此同時,還要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權,使其能根據當地的具體狀況,制定相應的政策與管理細則,以促進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
科學、合理地設定低空空域的劃分和使用標準,是低空經濟高效發展的關鍵。為此,相關部門應深化對低空領域資源的細致考察,全面梳理其特點以及價值所在,據此為未來的發展規劃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構建完善的低空空域利用規范體系對促進低空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為這一體系將為開展低空經濟活動的主體提供明確的行為準則。為了確保飛行安全、提高經濟效益,有關部門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制定細致的低空空域劃分方案,確保各項低空活動能夠有序開展且互不干擾。
突破技術瓶頸
低空經濟要想實現發展,關鍵在于攻克技術難題。為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革新,政府需加大對企業研發活動的支持力度,并鼓勵企業增加研發資金投入,使其致力于攻克技術難題。
深度整合產學研用能夠促進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革新,并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和商業化。為此,政府應倡導高等院校、科研單位與企業相互合作,借助共同建立的研發平臺,促進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以及新品研發。同時,還應將市場需求作為技術創新發展的指向標,這樣能夠有效保障技術革新成效。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的經濟領域,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仍會面臨諸多挑戰。為推動低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低空經濟的潛力和優勢,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