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閑逛的時候,我和朋友走進了西西弗書店。我們不是來買書的,從一排排書架旁走過,看著那些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書名,在讓人眼花繚亂的書堆里翻出自己偏愛的那一本,是我和朋友私下的一種消遣方式。
就在那次,我看到了東野圭吾的《畢業》。說實話,我已經很多年不看東野圭吾的小說了,精美的封皮沒有引起我的興趣,真正讓我駐足停留的,使我內心涌現難以言說的復雜心情的,只有“畢業”二字。
是啊,即將結束大學四年生活的我們就要畢業了。
朋友們或是升學,或是工作,都有了未來的目標和方向。在答辯結束后,我們給四年的學習生涯交上了最后一份答卷。時間一點一點推著即將畢業的學生向前走,不能回頭,不準停留,又到了要揮手說再見的時候。
我和室友約好去學校里的一些標志性建筑前拍照留念。我們穿著學士服,在偌大的校園里繞了一大圈,從教學樓到圖書館,從科技園到體育場,從食堂到草坪,從宿舍樓到快遞點,我們一一拍照,記錄美好的回憶。
我們在校園里漫無目的地走著,聊起初相識的情形,聊起某個老師或同學,聊起四年里的一草一木、一紙一筆。我們知道,畢業后我們將各奔東西,雖然現在交通便捷,通信發達,分別也能輕易再相見,可是年年又逢畢業季,誰能說笑不添憂愁。
在畢業典禮前,我收到了朋友送來的花束。我打開夾在其中的賀卡,看到上面寫了蘇軾的一句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我們學院的畢業典禮在一個蒙蒙的雨天舉行。從師生代表發言到撥穗儀式,一切都井然有序,像每一個面臨畢業的人都要經歷的那樣,按照該有的節奏。畢業典禮后,合影留念成了我們一致的動作。
在同天舉行的畢業晚會上,我們哼著專屬畢業季的歌,揮著熒光棒,都笑淚有聲。今晚之后,我們都要漸次離開校園,辦理好退宿手續,有的人回到心心念念的家鄉,有的人踏上畢業旅行的長途,但不管怎么說,屬于2023屆大學生的畢業季在夏天落幕了。
我還記得校門口有一個巨大橫幅,寫有老師們真誠的、質樸的祝福:祝畢業生前程似錦!
道不完的畢業快樂,刷不完的朋友圈動態,一頓又一頓臨別的聚餐……直到我真的走出校門,再回頭看,想起自己大一初次踏進這里的時候,我才知道,拍畢業照只需要三秒,定格的卻是四年。
青春是一場盛大的告別,醞釀多年,反復措辭,最后的最后,我們也只是笑著說再見。
我想起高中畢業的時候,那時候畢業季的分別意味還沒有這么濃重。在高三畢業時,青春散場,我們等待下一場開幕。當交完英語試卷走出考場后,我們卸下了十年寒窗苦讀的負擔和壓力,相聚在飯桌,訴說著彼此的未來規劃和目標院校,那時候的我們堅定又積極。
從填報志愿到拿到錄取通知書,我們對即將邁入大學殿堂充滿期待。我印象里的大學生活是豐富而多彩的,有的人從小縣城去往大城市,有的人擺脫了繁重的課業枷鎖。大學不會是青春的句號,總有吶喊的聲音,高呼著大學期間的我們正值青春,風華正茂。
青春,大概是一個很難界定期限的詞語。或許我們從進入青春階段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這場漫長而盛大的告別。我們不僅是和曾經遇到過的人和事揮手告別,還是和青春時期的自己告別,鄭重而深切。
那時候懷有少年大夢的我們、尚在象牙塔里的我們,有一腔熱血,有滿身抱負,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
在這場盛大的告別里,會有好心的過來人給你由衷的祝福和建議,會有好友、同伴送來鮮花,會有我們告別那個稚嫩的自己,走向雖然殘酷但是真實的成人世界。青春是短暫的,是不可挽留的,我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回憶那些美好時光。
有人說,人總是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我想到大學期間的某個夜晚,和舍友一起在寢室里喝著飲料、吃著燒烤,聊到各自的夢想和未來,我們暢所欲言,無限遐想。那時候青春的模樣如此清晰可見,一如當時熱血沸騰的我們;那時候言語是自由且夢幻的,我們敢想敢做,我們不受拘束。這才是青春最好的樣子。
畢業前宿舍小聚,我們舉杯相互祝福,祝你在科研道路上有所突破,祝我在工作的領域里有所成就。我們沒那么敢說了,我們把現實生活放到眼下,我們不斷懷念,又馬不停蹄地奔赴遠方。那一刻,我們對快要溜沒影兒的青春有了最好的、最深刻的感受。就像朋友送我賀卡里寫的那一句:我依然希望我們都能“詩酒趁年華”,給青春畫上一個趨于完美的句點。
如果青春終將要告別,那就讓我們好好地說再見。它要過去了,而我要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