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幾十年前背誦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我終于能親眼所見描寫的場景。沖著秦觀的佳句,2024年4月,我與幾個友人相約,慕名而去。
天剛剛亮就起床,我們吃了一碗粉,飛速趕去小東江。在出租車上,司機側頭看了一下窗外,說道:“只是今天怕是沒得霧。”一瓢冷水潑來,潑出一連串的嘆息。風在耳邊拂過,湖水在一側蕩漾,陽光落滿兩岸植被,透透亮亮的青山綠水彌補了“沒得霧”的失望。
旅游車到達二號觀景臺后,我們下車,走向湖邊,欣賞風景。
小東江是湘江支流,又名祁水。流經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的一段,絹絹細細,穿越群山,宛如一條碧綠的絲帶。其實,它更像一灣細長的靜湖,深邃、寧靜,像溫柔的、善良的姑娘,低眉含羞,靜靜地,仿佛在等待什么。
前方平臺聚集了一群游客,大家都在等待撒網的漁夫。江心有一艘小漁舟,身著紅衣的漁夫站在船頭。所有的目光、平臺上架起的攝影機、游客手中的手機,以及兩岸青山,都聚焦于那個晃動的紅影。只見他雙手抓緊漁網,抖得利索,雙腿搭成弓步,猛地,手中的網被擲向空中,散開,散成一道美麗的圓弧,然后慢慢降落,撲向平靜的水面,嘩的一聲,水花跳動,泛起漣漪,像一朵蓮花盛開。岸上,按動快門的聲音,鼓掌的聲音,寧靜的山谷突然奏響的曲樂,驚起林中飛鳥,在江面劃出飛翔的弧線,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歌聲從江上傳來,吸引我們下車來到三號觀景臺。竹筏緩緩漂動,竹筏上兩個撐白傘、著古代裙裾的青白娘子似從仙界降臨。竹筏搖搖晃晃,歌聲曼曼妙妙,舞姿妖妖嬈嬈。隔著幾十米,我們仍能看清她們燦爛的笑靨和水袖的翻舞。如果有霧遮掩,朦朦朧朧的,未必能得到這番享受。
緊鄰東江湖旅游碼頭的是龍景峽谷,它恰如巖壁上紅字的題刻:江山多嬌。山與江在峽谷相連——五里峽谷,古樹名木密集,涓涓山泉匯流成澎湃的18道瀑布,它們傾瀉而下,匯入25個綠潭,融入浩浩東江湖。漫步其間,呼吸著格外清新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
好山育佳木,好水出美魚。碼頭上烤魚的香味,少有人擋得住。剛從河里捕來的“翹嘴巴魚”,還在活蹦亂跳,現殺之后保持著完整的身段,將其置于嗞嗞作響的油鍋,在炭火上烘烤,再加入有滋有味的椒面和鹽粒,竹簽串著,放入嘴里,鮮香極了。
我一邊看著老板麻利地烤魚,一邊向他請教小東江霧美之謎——
每到夏秋季節,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時,水面空氣的溫度驟然上升或下降,溫差陡然拉大,水汽就在這一段狹長的河谷間蒸騰。霧氣因氣溫高低、天晴下雨、日出日落、逆光順光等不同條件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狀態的霧。那時,小東江的水面上形成一層水霧,在峽谷中裊裊升騰。隨著氣溫的上升,平靜的霧靄開始擴散開,飄飄忽忽,將江上的漁舟、兩岸的山林渲染成一幅山水畫。
“觀賞東江霧的前提條件是前幾天必須下雨,空氣中要有足夠的水分。每年的5月到10月,有霧的機會最大。可惜,你們來早了……”老板似乎在為我們惋惜。
可是,我并沒覺得遺憾。沒有霧的小東江,讓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你的容貌;烤魚老板的解答,讓我明白了小東江迷霧的緣由。這樣的旅游,使我有了別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