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王后婦好是我國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的首位女將軍?!皢拘选眿D好的是女考古學(xué)家鄭振香。
1929年,鄭振香出生于河北省東光縣,1950年考入北京大學(xué),兩年后隨院系調(diào)整轉(zhuǎn)入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研究生時期主攻商周考古。作為當時考古系里少見的女生,一度有人問她怕不怕研究人體遺骨,她回答:“不怕。骨頭就跟陶罐一樣?!?/p>
1959年畢業(yè)后,鄭振香進入中國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三年后去往有“考古圣地”之稱的河南省安陽市,成為安陽工作站唯一的女考古隊員。家在北京,鄭振香與同為考古隊員的丈夫陳志達輪流出差,她一年有七八個月的時間待在安陽。每次臨行去往安陽,鄭振香總要提前一天住到離北京站更近的辦公室,拿兩把椅子搭成床湊合一晚,次日清晨趕最早一班火車。
來到安陽后,鄭振香每天第一個到達工地,午飯后稍作休息,下午一直忙到太陽下山才肯收工。鄭振香的帆布包里有各種考古工具,其中一把挖掘時用的考古鏟已被磨損得如同勺子大小。她平日里溫婉少言,可在涉及考古的事情上分寸不讓。殷墟宮殿的挖掘工作曾挖至某單位臨時搭建的工房門口,對方讓她停下來,她理直氣壯地反駁道:“考古哪能說不挖就不挖了?”
19uGaibOPqi+D447/Iku0M1A==75年冬,殷墟小屯村西北高崗地被劃入土地整治范圍。鑒于附近已有殷文化層發(fā)現(xiàn),鄭振香建議相關(guān)干部取消原有計劃。1976年5月16日,考古隊挖掘到五米多深的距離時仍毫無收獲,不少人開始泄氣,但鄭振香鼓勵大家堅持下去。終于,隨著一枚玉墜的“出爐”,沉睡三千年的婦好墓重現(xiàn)人間。
在鄭振香看來,文物背后隱藏的歷史信息比文物本身更加重要。早在1962年主持安陽大司空村遺址發(fā)掘后,她便利用殷商時期人們的居住地和墓葬遺存的地層關(guān)系,結(jié)合出土器物的差異,逐步確定殷墟文化分期框架。婦好墓的出土文物隸屬殷墟四期中的第二期,婦好是武丁王后,又先于武丁離世,所以鄭振香推測:這些文物的絕對年代在商王朝武丁前期。借助這些考古資料和科學(xué)推斷,她主持或參與編寫了《殷墟婦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銅器》等著作,并在殷墟布局的記錄里加入時間參數(shù),為殷商研究搭建了清晰的時空軸。
鄭振香扎根安陽近半個世紀,幾乎跑遍殷墟的每寸土地。直到2002年,因愛人患病需要照顧,她才回到北京。離開考古一線,鄭振香依然心系殷墟。當每年安陽工作站的學(xué)者到北京述職時,她總是關(guān)切地詢問殷墟的挖掘進展,同時積極研究自己過去挖掘出來的資料并出版重要論著。在考古界,發(fā)掘出來的東西未及時整理發(fā)布叫作“欠債”,鄭振香則持有別樣的使命感,“不把它們整理出來,我老是覺得心里不安似的”。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學(xué)發(fā)掘九十周年紀念大會為她頒發(fā)殷墟考古發(fā)掘“功勛人物”紀念章和紀念證書。
在北京方莊住所,鄭振香幾十年來從未換過家具,商朝人物關(guān)系譜系圖貼在臥室的柜子上,各種書籍和考古資料堆得滿滿當當。一身衣服洗到泛白,即使接受采訪,鄭振香也用最普通的黑發(fā)卡把白發(fā)整理好就出鏡。2024年3月14日,這個九十五歲的考古學(xué)家離開人世,按照她的囑托,其身后事一切從簡。
簡而有致,豐盈自持,正是一個女考古學(xué)家留存于世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