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得起歲月來拆。”用這句改編的歌詞來形容翅葫蘆是再恰當不過了。
加里曼丹島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占據島內約三分之二面積的是世界第二大原始熱帶雨林。在這片遼闊而茂密的雨林中,生長著一種名為翅葫蘆的藤本植物,它傳播種子的方式很是獨特。
當一株翅葫蘆的新苗破土而出后,它的首要任務是伸長柔軟的細枝,就近找一棵可以攀緣從而讓它接收到足夠陽光的參天大樹。然后,它一路矢志不移、奮發向上,直到抵達距離地面數十米的高度。
翅葫蘆傳播種子走的是空降兵路線,有別于燈臺百合干枯的花蕊里的種子依靠強風驅動,在平地上如滾動的車輪般播撒;有別于噴瓜的種子被果實里擠滿的漿汁裹挾,似機槍般向外連續噴射傳播;也有別于包裹在豆莢內的海豆種子借助水流的力量,漂洋過海另覓新家。
翅葫蘆結的果實如足球般大,懸掛在高高的大樹上。這枚成熟后下端有開口的果實里蘊含著數百顆神奇的種子。為了讓這些數量驚人的種子盡可能地飄向遠處,以擴大其生長的范圍,每一粒種子都配備了一對輕盈而精致的翅膀。準確地說,是一對連在一起的白色翅膀,如蟬翼般輕薄的翅膀邊緣處略微向上卷曲,被包裹的種子居于翅膀的重心位置,來保持飛行時總體上的平衡。
在熱帶雨林中,風是罕見之物,雨林上空的風尚且不多見,更不必說潮濕悶熱如蒸籠般的雨林中了。不過,你大可不必為翅葫蘆擔心。只需一股最微弱的上升氣流,這些被從“足球”中拆出來的翅葫蘆種子就如一架架超級迷你的“滑翔機”,以優美的身姿起飛,最終在幾百米外的林間土地上成功著陸。
這是一架大自然精心設計的“滑翔機”,如若翅葫蘆種子的“翼展”稍短一些或者種子本身稍重一些,都有可能導致種子在飄落時因失去平衡而狼狽不堪地密集墜落,從而導致日后出現“兄弟紛爭”的局面。
落在地上的翅葫蘆種子附帶的白色翅膀很快就會腐爛,種子會把根扎入地下并發芽而出,像它們的上一代那樣就近找一棵參天大樹奮力向上攀緣,開拓新的分枝散葉、開花結果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然后讓自帶輕薄翅膀的種子再次從空中優雅地滑翔而下……
向上是不甘沉淪而立志自強的成長,向下是從容飄逸的、不懼重來的新生。于向上、向下的循環往復之間,翅葫蘆演繹的是精彩到頗具傳奇色彩的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