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期間,海關監管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8.74萬噸、進出境旅客4067人,同比分別增長26.2%、101%。為保障磨憨鐵路口岸通關安全順暢,海關與鐵路、邊檢等部門密切配合,科學合理安排列車編組,配套實行兩步申報、提前申報和“7×24小時”預約監管等便利化措施,實現列車錯峰通行、快速驗放。
昆明海關所屬勐臘海關鐵路口岸監管科副科長朱龍飛介紹,中老鐵路輻射效應不斷增強、承運商品結構不斷優化,高新技術產品不斷出口國外,農食、礦產品進口量增加,拉動了貨運量快速增長,貨物通關時間由開通初期40多個小時壓減至5個小時以內。前4個月,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183.34萬噸,同比增長32.9%,磨憨鐵路口岸已連續8個月穩居我國對東盟第一大鐵路口岸。
“如今,從泰國新鮮采摘的榴蓮經過分揀預處理后,直接裝載到冷鏈專柜,全程冷鏈直達昆明、重慶等地,時間也從原來的5至10天縮短到3至5天,品質更有保障。”云南阿爾賽普報關代理有限責任公司關務主管曾云超說。
海關不斷提高智能化監管能力,有效提升中老鐵路跨境物流便利化水平,全力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經貿和人文交流。今年4月13日,中國西雙版納至老撾瑯勃拉邦兩大著名旅游城市間增開1對國際旅客列車,磨憨鐵路口岸進出境旅客數量出現大幅度增長。
“去年‘五一’,我邀請了在老撾留學期間認識的朋友們到景洪過節,今年‘五一’他們邀請我去老撾游玩。”在磨憨鐵路口岸出境旅客大廳候車的依坎為說,“坐上復興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跨境之旅。”9點19分,她和她的家人搭乘中老鐵路新增開的國際旅客列車前往老撾瑯勃拉邦。
為了讓乘坐跨境列車出行的旅客享受到更好的通關體驗,勐臘海關成立志愿服務隊引導旅客通關,為老年人、孕婦等特殊群體準備休息室和應急保障物品,并為進出境旅客提供國際旅行健康咨詢。勐臘海關以科技賦能高效監管,規范設置22條衛生檢疫、行李查驗通道,優化“智慧衛檢閘機”測溫系統,開發涵蓋老撾語、泰語等6種語言的“出入境人員自助服務終端”,實現旅客健康情況和行李物品自助申報,在查驗檢疫未見異常的情況下,每名旅客通關時間平均僅需10秒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