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GenAI技術的興起,與大模型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相關的實踐研究也在逐步發展。以“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一課教學為例,教師深入剖析GenAI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探討人工智能在增強教學互動性、促進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發展和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夠為初中歷史教學的改革創新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GenAI;歷史教學;教育技術;教學策略
近年來,教育與信息技術融合已成為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的關鍵力量。隨著GenAI技術的興起,大模型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的創新應用也在逐步發展。筆者以統編版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為例,探討GenAI如何為歷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期望為歷史教師提供指導和啟發。
一、GenAI的內涵
GenAI即通用人工智能,是指能夠執行智能任務的人工智能系統,它不僅能夠處理特定的問題,還能夠進行學習、推理和自我改進。目前,盡管GenAI仍處于發展階段,但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經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首先,它可以賦能教師的備課系統,為教師備課提供、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其次,它能夠向學生推薦定制化的學習資源,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同時通過智能輔導和虛擬助教等功能為學生提供全天候的學習支持;最后,GenAI還能夠進行實時的學習評估和反饋,幫助師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總之,GenAI正在改變當下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
二、初中歷史教學面臨的挑戰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通稱“新課標”)要求教師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理念,探索創新教學策略,“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鼓勵教學方式的創新”,逐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落實新課標要求仍面臨諸多挑戰。第一,由于地域差異,導致學校之間存在師資配備、教學材料和教學設施等較大差異。第二,教學方法呈現單一性,課堂教學中還存在教師滿堂講的現象,缺乏師生和生生的互動環節,與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新課標要求相悖。第三,學生普遍對歷史學習興趣不高,認為歷史學習就是單調的知識點累積和記憶。第四,現有的歷史學習評價仍舊依賴標準化的考試,無法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很難為每名學生提供個性化關注和評價。
面對這些挑戰,相關教育部門已采取相應措施,如加強教師的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創新意識;適度調配區域內的教育資源,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在教學評價體系上,探索建立綜合考量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需求的評價機制。盡管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問題,但在實現新課標效益最大化、突破傳統教學局限、確保每名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找到個性化成長軌跡的教育目標面前,仍顯得力不從心。
三、GenAI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多維應用
GenAI賦能初中歷史教學是多維度的,它能為師生提供從內容呈現到學習評價的全過程技術支持。GenAI賦能的初中歷史教學不僅在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核心素養的培養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更能為應對初中歷史教學當下面臨的挑戰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徑。下面,筆者以“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一課教學為例,談談GenAI在歷史教學中的多維應用。
(一)GenAI賦能緩解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
GenAI在解決初中歷史教育資源不均衡這一問題上發揮著重要作用。GenAI的在線學習平臺匯集了優質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供廣大師生隨時獲取和使用;GenAI支持遠程教學和在線一對一輔導,可以緩解薄弱學校的師資短缺問題,提升教學質量;GenAI能利用智能分析工具協助教師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分析學生的個性特征、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為每名學生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資源;同時,GenAI為支持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遠程的專業培訓,包括教育學、心理學和本專業研究發展現狀。總之,GenAI能夠通過提供優質教學資源、個性化教學、智能分析、遠程支持和專業發展支持等,為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二)GenAI賦能課堂教學設計的新思路
GenAI能為新課標教學理念的落地實施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首先,它可以創建互動式的學習環境,實現沉浸式體驗教學,通過智能問答、角色扮演、模擬歷史事件等功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大膽質疑、提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一課教學中,大模型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走進春秋時期的戰場,讓其“親歷”諸侯爭霸的緊張氛圍。此外,它還能提供多媒體學習材料和推薦閱讀材料,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其次,GenAI可以輔助教師設計項目式學習,協助教師設置具有挑戰性的歷史研究課題,同時向學生提供收集資料、分析數據、構建論點等幫助,并以報告或展示的形式分享研究成果的各個環節。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GenAI能實時監測學生的研究進度,輔助師生完成較為困難的研究任務,同時,還能及時糾正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失誤和偏差,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創新思維。大模型給出了“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一課中關于“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與進步”這一內容的項目式學習實施方案(見下頁表1)。
最后,GenAI還能在跨學科學習方面提供廣泛的支持。在教學“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一課時,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春秋時期的政治動蕩、經濟變化和文化發展,教師可以通過GenAI設計如下跨學科學習內容輔助教學。例如,學習“王室衰微” 這部分內容時,GenAI可以結合地理學科,通過地圖可視化技術將春秋時期的周王室統治區域以及各諸侯國的位置關系進行直觀地展現,加深學生對春秋時期政治局勢的理解;在學習“諸侯爭霸”這部分內容時,GenAI可以模擬古代戰場,結合地理學科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親歷”戰爭場景,參與作戰過程,
表1 “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與進步”項目式學習實施方案
[階段 時間 任務內容 目標與預期成果 資源與支持 項目啟動與資料收集 1天 介紹背景知識,明確項目目標,快速指導資料收集方法 學生了解項目背景,掌握資料收集方法 教師指導、在線資源鏈接 分組專題研究 3天 學生分組選擇專題,快速收集和分析數據 學生分組完成初步專題研究和
數據分析 教師指導、小組討論 數據分析與論點構建 3天 集中進行數據分析,構建論點,撰寫研究報告初稿 學生完成報告初稿 教師指導、統計軟件 跨學科研討與報告完善 3天 組織快速研討會,收集反饋,
修改報告 學生完善研究報告 專家在線反饋、教師指導 成果展示準備 2天 準備口頭報告或視覺展示材料 學生準備展示材料 PPT制作工具、教師反饋 最終展示與評價 1天 學生展示研究成果,組織評價環節 學生完成最終展示,接受評價 班級或學校展示平臺 項目總結與反思 1天 進行項目總結,討論學習收獲 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總結經驗 教師引導、小組討論 ]
汲取軍事智慧。在學習“春秋時期的商業發展”這部分內容時,GenAI可以結合道德與法治學科直觀展示春秋時期貨幣和商品貿易的發展狀況,幫助學生理解古代社會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三)GenAI賦能解決教學評價方式單一問題
新課標指出,“歷史課程的評價主要是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核心素養水平,并用評價結果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使教、學、評相互促進,共同服務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評價實施過程中,教師基本采取紙筆測試的單一評價方式,但GenAI可以實現對教學評價的多維度支持。
首先,GenAI可以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GenAI可通過在線知識測驗、人機互動檢測等方式進行評價,同時也支持通過真實情境方式完成評價,如歷史人物角色扮演、歷史主題辯論和模擬現場決策評價等。這些評價方式不僅能評估出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積累情況,同時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核心素養水平和創新能力發展等方面也能作出有效評估。此外,GenAI還能輔助教師設計符合新課標要求的評價量規以及多樣化的評價工具。以下是某大模型給出的“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一課的歷史主題辯論。
【辯題】春秋時期,諸侯在爭霸時是否需要以“尊王攘夷”為口號?
【辯題背景】春秋時期,諸侯間爭霸激烈,各諸侯國為了擴張勢力、提升地位,采取了不同的政治和軍事策略。其中,“尊王攘夷”作為一種政治口號,既體現了諸侯對周王室的尊重,也表達了對外來侵略的抵抗。辯題旨在探討在春秋爭霸的過程中,使用這一口號是否為一種有效的策略。
【辯題闡述】正方立場:春秋爭霸中,諸侯國需要喊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論點示例:“尊王攘夷”口號有助于各諸侯國獲得周王室的支持。該口號能夠團結各諸侯國形成對抗外敵的統一戰線。通過這一口號,諸侯國可以在道德上占據制高點,增強國內人民的凝聚力。
反方立場:春秋爭霸中,諸侯國不需要喊出“尊王攘夷”的口號。
論點示例:過分依賴“尊王攘夷”可能會限制諸侯國的外交靈活性。在實際爭霸中,實力和策略比口號更為重要。“尊王攘夷”可能被用作掩蓋諸侯國內部矛盾和擴張野心的借口。
辯論規則(開篇立論):雙方各有3分鐘時間陳述自己的立場和主要論點。
交互質詢:雙方各有2分鐘時間對對方的論點進行質詢。
自由辯論:雙方各有5分鐘時間進行自由辯論,可以反駁對方觀點,也可以進一步闡述自己的立場。
總結陳詞:雙方各有2分鐘時間進行總結陳詞,強調自己的觀點和論據。
通過這場辯論,學生不僅更深入地了解春秋時期的政治環境,還鍛煉了自己的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在辯論中的表現,對他們的邏輯推理、歷史知識運用和表達能力進行評價。同時,大模型還為教師提供了本場辯論的評價量規(見表2)。
表2 歷史主題辯論評價量規
[評價維度 評價標準描述 評價等級 優秀 良好 一般 需改進 角色扮演
投入度 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參與度和表現力,是否能夠充分
展現角色特點 完全投入,表現力極強 投入度較高,
表現力良好 投入度一般,
表現力一般 投入度低,
表現力差 辯論邏輯性 學生在辯論中使用的論據
是否合理,邏輯是否嚴密 論據充分,邏輯嚴密 論據較充分,邏輯較嚴密 論據一般,邏輯一般 論據不充分,邏輯混亂 決策合理性 學生在模擬決策中所做出
的選擇是否符合歷史情境和角色利益 決策合理,符合
歷史情境 決策較合理,基本符合歷史情境 決策一般,部分
符合歷史情境 決策不合理,
不符合歷史情境 團隊合作 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協作
能力和團隊精神 團隊協作出色,
團隊精神飽滿 團隊協作良好,
團隊精神較好 團隊協作一般,
團隊精神一般 團隊協作差,團隊精神較差 歷史知識
運用 學生在活動中對春秋時期
歷史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歷史知識掌握
深入,運用得當 歷史知識掌握較好,運用較好 歷史知識掌握
一般,運用一般 歷史知識掌握差,運用不當 ]
通過評價量規,教師可以系統、客觀地評價學生在辯論中的表現,了解學生的優勢和不足,進一步改進教學策略。
其次,GenAI能促進教學評價的個性化。GenAI可以通過智能分析系統對學生的課堂互動、日常行為和發言表現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出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課業完成度,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思維習慣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情況。同時,GenAI還能夠根據評價結果,以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為依據,進一步制定出符合每名學生實際情況的后期學習計劃和學習指導。
最后,GenAI還可以輔助開展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提高評價的互動性,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GenAI在初中歷史教學評價中的多維應用,不僅能夠豐富歷史教學的評價方式,還能夠促進評價的多元化和個性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GenAI大模型可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體驗式學習,對于跨學科學習和教學評價也能夠提供全方位和多維度的支持,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和個性化的學習體驗。對于能熟練使用大模型的教師來說,還可以通過創建智能體來協助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GenAI在歷史教學中將有更加廣泛和深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寧,孫祥偉.虛擬現實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4(5)
(責任編輯:趙靜璇)
作者簡介:谷華,大連教育學院初中歷史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