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并作出重要部署。產業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載體。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我們必須抓住產業這一生產力發展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
產業是經濟之本,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持續迭代升級是生產力躍遷的重要支撐。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謀劃發展未來產業,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與新興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加快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腦機接口等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把握未來產業發展主動權;另一方面,用好數字技術,大力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實現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節能減污降碳技術的普及應用,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要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強大支撐。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關注新質生產力發展,聚焦產業載體培育,本期《當代縣域經濟》典型案例欄目以記者現場報道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四川省攀枝花市緊盯建設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和中國釩電之都的新目標,聚力高質量工業項目建設,加速打造新質生產力產業牽引,全市三區兩縣協同共進,“一盤棋”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高水平提升產業集聚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構建“2+3”現代工業體系,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筑牢高質量發展產業支撐的生動實踐;忠實地記錄了四川省岳池縣立足本地實情,把制造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依托和關鍵載體,突出醫藥健康產業在全縣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首要地位,在科學規劃、統籌布局的基礎上,建設特色園區增強產業承載能力,地企校協同研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改革創新保障服務措施,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加速集聚,打造醫藥健康千億產業高地的奮進歷程。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我們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