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花城,幸福東區。
東區,為攀枝花市的“首善之區”,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比重達43.80%,再度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核心之一,東區的釩鈦產業集群入選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是四川省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產強、城優和人民幸福,這是攀枝花市東區區委書記凌永航帶領41.3萬東區人民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區的三個目標。
在產業的堅實支撐下,共同富裕試驗在東區乘勢起航,在全市率先出臺《黨建引領社區經濟發展促共同富裕指導意見(試行)》,設立共富種子基金,帶動23個社區經濟組織上半年實現總營收604.8萬元,恒德社區、新源路社區等共富基本單元逐步見行見效,東區人民的幸福指數在共富探索中穩步提高。
產業轉型升級,鏈條式、集群式推進產業發展,加快形成先進釩鈦鋼鐵材料、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和清潔能源、數字經濟作為產業支撐的“3+2”現代工業體系,東區的新質生產力正快速發展,撐起幸福東區的美好未來。
攀枝花市以花命名,以工業立市,鋼城是其內核。以世界第一的伴生鈦資源儲量和世界第三的伴生釩資源儲量,攀枝花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炳草崗,曾是荒草叢生、人跡罕至之地,后來伴隨著工業興起,一躍成為攀枝花市最繁華的地方。作為東區的老城區,2022年,“復興炳草崗”行動實施,望江、大梯道等片區進行優化和更新改造,眾多口袋公園的建成讓老城區煥發新顏。
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記者看到,新一輪綠化行動正在東區大力推進,城區花團錦簇,綠色發展底色更加亮麗。當下,東區扛起美麗攀枝花建設主城區擔當,全力推動阿署達花海、東華山體育公園道路沿線景觀節點打造等項目,一個聞者向往、來者依戀的城市新區正不斷刷新攀枝花的城市高度,吸引外地人才源源不斷地流入。
人才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因素。東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一方面,東區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同時,加強與高校的合作,為企業培養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尊重人才、關愛人才的氛圍日益濃厚。
在攀枝花,記者見到不少來自云南、貴州的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更多的人才選擇攀枝花,使攀枝花市成為全國少有的人口凈流入城市,區域中心城市人口吸納力與聚集力強勁,在西部偏遠地區一枝獨秀,表現十分搶眼。
“智改數轉”,向“新”而行。2024年以來,聚焦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我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持續推進“智改數轉”,推進兩大試驗區建設的攀枝花市走在了“智改數轉”的前列。
8月20日,記者來到攀鋼釩能源動力分公司,在集控中心見到技術人員利用“智能調度中心”精準監控水、電、風、氣(汽)等能源介質的精彩一幕。
在700多平方米的機房內,幾塊巨大的電子屏幕上不斷閃現著各種各樣的數據。技術人員說,能源動力分公司相當于攀鋼釩的動力心臟,屏幕上顯示的都是生產前端傳來的實時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后方能源供應中心就能為前方精準、安全地提供能源動力供應。
攀鋼釩能源集控中心副經理萬利平介紹,通過實施“智改數轉”,每年利用余熱、余能的發電量從14億千瓦時提高到22億千瓦時,能源轉化率從22%提高到40.6%。
在攀鋼釩公司,以往煉鋼廠產生的沖天蒸汽已變成了裊裊白汽,每天還能發電10萬—14萬千瓦時。
2023年10月,《攀枝花市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行動計劃(2023—2027年)》發布,提出通過五年的努力,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實施數字化轉型,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制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工業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在東區,“智改數轉”的進程明顯更快,傳統優勢產業正加快發展,鋼城集團信息一體化、銀山鈦鋼MES系統建設等項目試運投產,攀礦5G+全鏈接智能采礦、龍佰豐源能源管控平臺系統建設等項目加快建設,入圍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試點。
同時,圍繞建設“3+2”現代工業體系,2024年上半年,東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52.2億元,實施重點工業項目40個、總投資約50億元,尾礦全粒級深度回收利用、攀鋼釩焦爐節能環保改造工程等項目加快建設,徐家溝鐵礦地下開采等項目加快前期工作進度。深入實施園區承載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有序推進智慧園區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項目,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凸顯。
在東區,綠色低碳優勢產業落地生花。水光氫儲等多能互補、協調發展,扎實推進銀江水電站、光伏建筑一體化、氫能示范應用等項目,致力打造氫能應用示范和清潔能源示范基地。累計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站13座、總功率8615kW,銀江鎮成功納入國家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范試點名單,與四川攀鋼梅塞爾集團及中國石油攀枝花分公司達成制氫、加氫合作意向,成功簽訂目倫年產26000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生產線等項目,總投資近5億元。
銀江水電站位于金沙江干流中游末端的攀枝花河段,為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的最后一個梯級,總投資達60.4億元。該項目為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9.02億元,主體工程及輔助工程累計完成80%。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15.5億kW·h,將極大促進攀枝花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城市取水條件和防洪標準進一步完善,城市水景觀逐步凸顯,城市人居環境更加優美。


東區分布式光伏項目,利用南山實驗學校、攀枝花市十九中小龍箐學校等7個國有閑置屋面打造建設,裝機容量4361.34kW,總投資5270萬元。目前,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925萬元,已建成十九中小龍箐校區、高梁坪污水處理廠等9個點位,正在推動實施2個點位建設,擬裝機容量650kW。項目建成后,用電成本進一步降低,將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貢獻力量。銀江50000kW集中式光伏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同時,積極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建立協同推進機制,謀劃打造“低空+”醫療救援、防災減災、治安巡防、教育體育、觀光旅游等方面的場景應用,探索建設航空飛行營地,致力于推動東區成為全市低空經濟先行先試區。
東區作為攀枝花市的核心區域,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優勢,主動思考、主動創新、以新求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展現主城區擔當。
(攀枝花市東區發展改革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