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是聰聰的生日,長大一歲的他興奮地宣布:“我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不,周六一早,他就去社區服務中心報到,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小志愿者”。
穿上紅馬甲的聰聰既興奮又深感責任重大:“我可以為社區做點什么呢?”想到剛剛看過的《植物圖鑒》,他立刻有了主意。
“我們小區內有各種各樣的植物,但很多人并不認識它們。我想為它們制作一張‘身份證’,介紹它們的名稱、特征等。你們覺得這樣做有意義嗎?”聰聰滿懷期待地看向爸爸媽媽,希望得到他們的肯定和鼓勵。
爸爸搖搖頭說:“現在手機上有各種識別花草的軟件,用攝像頭掃一掃就能了解這些信息。依我看呀,你的做法沒什么意義。”聰聰聽到后有些失落,瞬間不知所措。
媽媽卻有不同的意見:“我覺得你的想法很棒。雖然有了識花軟件,但它并不是完美無缺的,你可以繼續思考,做一張獨一無二的植物‘身份證’。比如,這張‘身份證’是什么形狀?除了名稱、特征,它還能提供什么信息?”
聰聰的眼睛重新亮了起來,他想了想說 :“我希望大家看到這張‘身份證’時,能夠眼前一亮,心情變得輕松愉快。”
媽媽笑著點頭:“這是一個好想法,我們現在開始制作吧!”
……
第二天,社區里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很多植物身上都掛了一張別致的“身份證”。其中一張是花朵的形狀,上面寫著:你好,我是瑞香。我喜歡寒冷的冬季,每到那時候,小花們就會出現,一起舉辦“香香派對”。到時候記得和我打個招呼,我會用香氣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每當有居民經過,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微笑著閱讀。大家被這些美妙的文字逗樂了,有人還拿起手機拍照分享。當然,最開心的肯定是聰聰了,你們覺得呢?
湯教授錦囊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科技人才、創造力開發與管理研究,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科技部創新方法工作專項項目,獲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
對于大多數小學生而言,想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事物并不容易。很多家長像故事中的聰聰爸爸,常常不自覺地以“這樣恐怕不行”“沒什么意義”等話語,給孩子的創意潑冷水。經過幾次負面反饋后,孩子的創新火花可能逐漸熄滅,甚至對分享感到畏懼。幸運的是,聰聰媽媽發現了孩子想法中的閃光點,她不僅給予孩子鼓勵,還提出了有效的建議,引導孩子繼續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批評或贊美往往會對孩子產生直接影響。難能可貴的是,有的父母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孩子想法中的亮點,適時提出建設性意見,并耐心地陪伴孩子一步步將想法變為現實,讓創意之花在鼓勵與實踐中綻放得更加燦爛。
你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好故事、好做法,或者是感到困惑的事,歡迎向本刊投稿分享,湯教授為你做點撥、送錦囊!
(欄目編輯:方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