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課上,我們經常開展小組實驗或合作探究。現有的實驗桌是六邊形或長方形,做實驗時學生圍坐成一圈,方便開展小組合作。但在老師講授知識的環節,部分學生需要扭著脖子聽課,一節課下來,脖子非常難受。如何對實驗桌進行改進呢?
一、準備階段
(一)查找資料
觀察市面上現有的實驗桌,分析其中的不足和可借鑒之處,對實用新型實驗桌的結構和功能進行構思。
(二)設計作品
我設計的實用新型實驗桌是長方形,配套的椅子可以靈活旋轉,分為兩種使用模式。
聽課模式
實驗桌兩側伸出四塊小桌板,椅子朝向小桌板,學生即可正面朝向黑板、雙手放在小桌板上聽課。
rSwpbUHK70Z9Hm6a4iDYUZFFKJQKkX7pZIGgejvonZw=實驗模式
小桌板縮回,椅子旋轉朝向實驗桌,學生便可圍坐在實驗桌周圍,方便開展小組合作。
(三)購買材料
為了驗證想法的可行性,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在網上購買了軸承、齒輪、開關、滑軌、變速電機等配件,去市場選購了實木板材及其他配件,準備制作實用新型實驗桌模型。
二、制作階段
(一)繪制圖紙
繪制圖紙時要考慮模型的尺寸,方便展示和擺放,且與變速電機的功率相匹配。另外,小桌板和椅子的設計要科學合理,方便切換使用模式。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確定了實用新型實驗桌模型的尺寸。
(二)制作模型
1.切割板材
老師幫我聯系了一位板材切割師傅,我對照圖紙,與師傅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讓師傅理解我的設計思路和意圖。
在切割過程中,尺寸出現了偏差,浪費了很多材料。特別是小桌板的尺寸與設計圖紙相差太大,影響伸縮。經過反復溝通,多次切割,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
2.拼裝桌椅
板材切割好之后,我找同學幫忙,將底座、桌面、椅子拼裝在一起。由于設計不合理,安裝小桌板時出現了較大的困難。于是我對設計圖紙進行修改,在老師的幫助下對板材進行二次加工,終于將實驗桌椅搭建完成。然后,我們繼續安裝變速電機、齒輪、軸承、開關等配件,成功制作出了可伸縮、旋轉的實用新型實驗桌模型。
制作過程中出現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我一邊制作一邊改進設計方案,重新購買了很多材料,經過反復調試、多次制作,確保實用新型實驗桌的設計科學合理,方便使用。
(三)測試與改進
作品完成后,我對實用新型實驗桌模型進行了多次測試,與老師討論它的實用性,發現它還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小桌板伸縮時經常出現卡頓,電機運行不穩定。
解決辦法:用小刀刮擦電機接觸面,去掉表面的氧化層,使其保持良好的接觸狀態。
問題二:旋轉椅下面的軸承與底座卡得太緊,旋轉時不夠順暢。
解決辦法:將底座上的安裝孔擴大到合適尺寸,使軸承旋轉順暢。
至此,實用新型實驗桌模型就完成了,希望它能早日“入駐”教室,真正解決我們的實際問題。
指導老師 梁超 吳利華 楊艷子
專家點評
譚迪熬
中國發明協會院士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首任專家、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會長
該作品是一項源自課堂的改進性發明,看似簡單卻非常實用,體現了作者的小智慧。首先,劉一磊同學遇到的問題在學校很常見,唯獨他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加以解決,展現了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行動力。其次,劉一磊同學把握了“簡單是發明的真諦,進步是創新的唯一標準”的理念,以解決問題為根本,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大上”,這使得作品更加貼近實際,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欄目編輯:李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