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人民立場》這部著作的副題,已經把全書的主題講清楚了。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本,在于始終不渝堅持人民立場。
全書第一章講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這是回答“中國共產黨成功之本”的前提。這一章要寫好、寫出特色來,是非常不容易的。讀了清樣稿,感到李清泉先生是下了功夫的。他圍繞中華民族站起來、中華民族富起來、中華民族迎來強起來等關鍵詞,來寫中國共產黨之“成功”在何處。其中,最讓人深思的是,這一章涉及我國開始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到改革開放前這段曲折復雜的歷史,作者抓住這段曲折復雜歷史中一個值得人們去思考的問題:盡管我們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中華民族不僅站起來了,而且最終還站住了。把這一問題提出來,就必然會引起人們的興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在那樣的情況下還能夠成功?
李清泉先生在第二章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也作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作者告訴人們:因為“政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袖”擁有厚重的人民情懷;“主義”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制度”也以人民為中心來建立和改革;“政策”更是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依靠人民群眾來實現并根據人民的需要而不斷調整。其結論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是因為一個根本的政治立場——“人民立場”。
李清泉先生沒有滿足于講清楚“是什么”“為什么”,而是進一步論述了國內外關注的兩個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并長期執政的合法性在哪里?中國共產黨能否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可以說,這部著作體現了作者的理性清醒和理性深刻,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并長期執政的合法性在哪里?這也是我長期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李清泉先生和我都不同意一些人從西方抄來的,認為政權的合法性來自競爭性政黨制度等觀點。我們認為,民心、民主、民生才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合法性之源。其中,民心和民主都要落腳到民生。民生得不到改善,何來民心?民主不能體現在民生上,又有什么用?李清泉先生在這部著作的第三章,從民心、民主、民生這三方面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政權是怎么堅持“人民立場”的。他不僅分析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奪取全國政權,而且論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長期執政。他還闡明了一個世界上許多人都關心的問題:為什么說中國是一個人民民主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能否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在全書第四章,李清泉先生告訴我們:由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始終堅持以“人民安全”為根本,一定能夠創造更加光明燦爛的明天。這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科學的自信。因為,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就已經在思考如何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當年,毛澤東同志就已經提出執政黨必須走“民主”之路,依靠人民來監督政府;現在,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提出執政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把外依靠人民監督、內依靠自我革命,作為中國共產黨“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的“兩個答案”,正是這個黨的偉大之處。我們可以確信,中國共產黨這個百年大黨一定能夠永葆青春、朝氣蓬勃地發展,一定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本文選自人民日報出版社《堅持人民立場: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之本》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