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26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天津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相關產業基礎良好,吸引了以云圣智能為代表的多家無人機企業來津“競飛”這一萬億新賽道。
近日,人民網“行進中國”天津調研采訪團實地探訪云圣智能天津工廠。車間里,一臺臺無人機全自動機場形如蓮花,整齊停放;測試場中,巡檢系統的白色“蓮瓣”徐徐展開,無人機從中起飛,開始一場新的繞障測試……
云圣智能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無人機避障技術包含了感知障礙物、繞過障礙物、場景建模和路徑規劃等。測試過程中,無人機首先依靠機體四周的攝像頭,實現對機體自身的視覺定位;然后依靠魚眼相機,實現全向度感知;最后在測試場地障礙物一定間距內,實現“絲滑”繞障。
對于為何投資天津,云圣智能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市場官朱勝利表示,天津市政府的優惠政策、天津產學研融合發展的環境以及天津在市場和供應鏈方面的優勢,都是吸引無人機企業落戶的重要因素。“我們要帶動形成區域產業集群,讓更多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聚集在天津。”朱勝利說,云圣智能將抓住低空經濟發展戰略機遇,繼續在天津挖掘市場、提升產能。


(宋麗云、張桂貴、楊牧、崔譯戈、崔新耀、楊僧宇、符園園、彭昱凱、劉葉婷、代曉靈、馬蒂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