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成立于2010年10月,緊鄰巴南區政府駐地,轄區面積1.48平方公里,有6個居住小區,常住人口3萬余人;社區黨委下設14個黨支部,有267名黨員。作為常住人口超過3萬人的超大型社區,龍海社區在基層治理方面面臨諸多挑戰。近年來,龍海社區堅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開展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黨建統領,持續擦亮“德法相伴”“六鄰工作法”工作品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龍海社區榮獲“全國文明社區”“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稱號,相關做法獲評“全國社區黨建創新案例”。
建立“道德積分銀行” 激發共建活力
俗話說:“一支竹篙難渡海,眾人劃槳開大船。”治理像龍海社區這樣的超大型社區,光靠社區工作人員必定“獨木難支”,必須凝聚多方力量,把居民參加社區共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為此,龍海社區以“德法相伴”為抓手,通過建立“道德積分銀行”,進一步推動和諧社區建設,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與普通銀行不同,“道德積分銀行”存進去的是“善行孝義”,取出來的是“文明新風”。“道德積分銀行”設置“‘修身’天天存”“‘潤家’周周贏”“‘睦鄰’月月有”和“‘怡城’年年續”四個項目,引導1000余戶居民“開卡建戶”并辦理“幸福存折”。居民只要參與志愿服務,就會獲得積分,如照顧一次獨居老人可以積3分,成功調解一起矛盾糾紛可以積6分。居民憑這些積分,可以在轄區內免費兌換商品或獲得理發、洗車等服務。“道德積分銀行”深受居民歡迎,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隊伍中。
龍海社區充分發揮商戶作用,建立“黨建+渝小店”機制,加強商戶管理,吸納72家商戶掛上“道德積分銀行兌換點”標識。這些商戶每月為社區居民提供總價值3萬余元的服務和商品,形成互利共贏局面。社區每季度還組織“愛心趕場天”活動,邀請居民志愿者集中兌換積分,吸引更多商戶、居民參與“渝小店”治理,進一步營造多方力量協同共建幸福龍海的良好氛圍。
攜手社區“合伙人” 凝聚共治合力
為充分發揮友鄰力量,龍海社區推選優秀的黨員作為“黨員中心戶”,搭建起“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社區居民”的五級“紅色網格”,發揮“黨員中心戶”的“熟人優勢”與距離優勢,通過下沉網格,協助專職網格員開展政策宣傳、民意收集、矛盾協調等工作。
龍海社區推動區域協同共治,吸納轄區機關事業單位、金融機構以及商戶等17家單位進入“紅色朋友圈”。每年年初,社區黨委秉持互利共贏原則,收集各成員單位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經過“一對一”匹配形成共建項目清單,并開展雙向認領、公開承諾,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同時通過定期會商,推動承諾事項在規定時限內落地。
龍海社區大力挖掘社區“合伙人”,組織人民調解員、律師等126人成立“和事佬”人民調解志愿隊伍,組織退役軍人20余人成立“老班長”志愿服務隊,協助社區開展鄰里調解、治安巡邏等工作;社區設立“情滿龍海手工坊”,吸引33名熱愛手工的志愿者自發組建“巧阿姨”手工隊,制作絲網花、嬰兒鞋等手工制品;社區80多歲的退休教師彭齊修帶領5名志愿者組建“彭孃孃”理發隊,每周五在黨群服務站為居民免費理發……像這樣的志愿服務隊,龍海社區共組建了12支,吸引了1000余名居民參與其中,展現了和諧互助的暖暖鄰里情。
聚焦小區難管理、物業矛盾突出等難題,龍海社區在城南未來(二期)小區成立“紅色業委會”,監督物業公司開展工作。同時,社區指導轄區內的黨支部成立環境和物業管理小組,每月開展環境和物業管理小組接待日活動,對已設立業委會的小區,協助業委會監督指導物業公司工作;對未設立業委會的小區,協助居委會指導全體業主共同履職。為激發大家干事熱情,社區還定期評選“最美創文鞏衛之星”“最美宣傳之星”“最美垃圾分類之星”等,推動社區共治水平不斷提高。
守護“一老一小” 共享幸福生活
為讓社區居民共享治理成果,龍海社區特別圍繞“一老一小”兩個重點群體辦實事、出實招。
龍海社區聚焦“一老”需求,著力營造老年友好型社區氛圍,弘揚孝善文化。社區黨委牽頭組建“安心敲門隊”,由黨支部書記、老黨員、樓棟長等人擔任志愿者,以樓棟為單位,每天敲響有行動不便等情況的老人的家門,確保他們的安全,并為他們提供買菜做飯、洗衣曬被等生活服務。同時,社區在每月的15日邀請當月“壽星”參加老年集體生日會(針對65周歲以上的老人),通過唱生日歌、吃蛋糕、送禮物等形式,盡可能滿足老年群體的情感需求,切實增強老年群體的歸屬感、幸福感。
針對“一小”,龍海社區致力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關懷體系。社區聯合轄區企業、黨員志愿者,精心設計裝有嬰兒鞋、書籍、保溫杯等物品的“新生兒成長禮包”,在每個家庭為新生兒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后進行發放,旨在把暖心關懷送到每一個新生命身邊。針對放學高峰時段學生出行擁擠問題,社區牽頭招募志愿者25人并組建“愛心護學隊”,為轄區5所幼兒園、2所中小學提供護送學生回家服務,累計開展“護學”服務800余次。同時,針對未成年人假期“看護難”問題,社區每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在黨群服務中心開設“暑期學校”,由轄區培訓機構教師、大學生志愿者等擔任老師,為有需要的學生開辦趣味課堂、提供作業輔導服務。社區還全力打造“親子微課堂”,每周開展親子活動,持續推動建設和諧親子關系社區。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戶。共建的力量來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為了人民。龍海社區通過深入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全力打造社區治理新格局,為居民托起“家門口”穩穩的幸福。
(作者系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