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莊村位于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因四周被絕壁合圍,曾被稱為“天坑村”。這些年,下莊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眾志成城、同甘共苦,鑿通“出山路”,蹚出“致富路”,邁上“幸福路”。
鑿通“出山路”
下莊村不再與世隔絕
“下莊村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這是下莊村村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打油詩。下莊村地處大山深處,世世代代與世隔絕,唯一的一條羊腸小道有108道“之”字拐,地勢十分陡峭。
1997年的冬天,我和下莊村100多名村民帶著大錘、鋼釬、簸箕等工具,上山修路,打響了向命運抗爭的“第一炮”。路,一寸一寸前進;危險,也一步一步向我們逼近。參與修路的村民沈慶富、黃會元先后被巨石砸中,摔下幾百米高的懸崖壯烈犧牲。此時,我修路的決心動搖了,在黃會元靈堂前,我問大家:“這路到底還修不修?”黃會元父親的一句話,堅定了我的信心。他說:“我們數十代人受了這么多年苦,哪怕我兒子死了,我還是希望大家再努力一把,我們把路修通了,就能更好擺脫貧困了。”
“修!”全體村民齊刷刷舉起了手。那一刻,我們下莊人暗暗發誓:一定要把路修通,不修通不罷休。
2004年,歷時7年,我們終于在懸崖上鑿出了8公里長的“絕壁天路”。公路通車那天,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村里第一次迎來了進山的汽車。我哭了,全村好多人都哭了,因為這條路是全村人用生命和汗水換來的。我想,正是因為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成功鑿通“出山路”。
蹚出“致富路”
下莊村擺脫千年貧困
2004年道路修通后,村里的糧食、蔬菜、水果被運到山外售賣,廣受市場歡迎。但是,這些零星收入還不能讓下莊村脫貧致富。對此,村“兩委”心里不是滋味。我在村民大會上鼓勵大家:“目前下莊村最大的問題是,始終以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為主,找不到增加收入的有效門路。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堅定信心,大家修得成路,也一定能脫得了貧,致得了富。”
發展產業沒有經驗,我們就大膽嘗試。了解到附近的村子通過種植漆樹讓村民增收,我帶著村民上山挖了2萬多棵漆樹苗,栽到下莊村的土地上。由于下莊村是天坑地形,夏天溫度高,漆樹怕熱,當年全部熱死了。種漆樹不行,我又和村民一起種植烤煙。最初,煙苗長勢喜人,由于氣溫過高,最終枯萎死亡。后來,我們又嘗試種桑、養蠶,同樣受制于氣候和技術原因,均以失敗告終。一來二去,我和村民失去了信心,我不禁發問,難道下莊村還要一直窮下去嗎?
在村民大會上,我主動檢討。我又跑到鄉里、縣里,找專家幫忙分析原因,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帶領大家走出一條產業脫貧的好路子。讓人欣慰的是,專家對下莊村的氣候、土壤進行全面分析后,給出結論:下莊村適合種植柑橘。
方向明確后,說干就干!我們立即到柑橘種植鄉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回來后先種了10畝柑橘,我還自費讓兒子去學柑橘種植技術,無償為村民提供技術支持。幾年下來,全村村民都積極支持、廣泛參與柑橘種植,下莊村還成立了柑橘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如今,村里的柑橘種植規模達1000余畝。
產業發展一波三折,讓村“兩委”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下莊村要想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需要人才,特別是有文化、有干勁的年輕人。公路修通以后,村里先后有60多名學生考上了大學,100多名年輕人外出創業打工。我B5anoHvwt+XShSEFNXnV2roGw5qxf6KwOao1/ZmotCI=們特別希望這些年輕人能夠回到下莊村、建設下莊村。于是,每年春節我們都組織黨員干部挨家挨戶上門走訪,向他們講述下莊村的變化,宣傳下莊村的規劃和前景,用真情實意動員他們回到家鄉、建設家鄉。之后,有30多名年輕人先后回到下莊村,加入了建設下莊村的隊伍。
2015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785元,是“絕壁天路”修通前的43倍。
邁上“幸福路”
下莊村奔向美好前程
下莊村脫貧摘帽后,參加過修路的村民,時常教育后輩: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下莊人的品質不能丟,要一代一代傳下去。2021年,巫山縣為下莊村制訂了發展規劃,讓下莊村依托本地特色,建設黨性教育基地村、鄉村旅游重點村、鄉村振興示范村。
這幾年,下莊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山的公路變得更好了,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農村路”。旅游環線建成通車了,旅游大巴開進了下莊村。村里的面貌更美。村里新建了村校、村衛生室、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原有的土坯房得到了保護利用,下莊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旅游的客人更多。我們大力發展研學旅游,下莊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巫山天路下莊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村民的腰包更鼓。2023年下莊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046元,高出全縣平均水平4000多元,是“絕壁天路”修通前的64倍;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745.6萬元,下莊村實現了從“空殼村”到“示范村”的轉變。下莊村的精氣神更足。下莊人絕壁鑿路的事跡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肯定。2023年,以下莊人為原型拍攝的電影《開山人》在全國上映,圖書《下莊村的道路》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我們還創辦了“愚公講堂”,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和國家的惠民利民政策,講授科學文化知識;村里每年還舉辦“村晚”,組織村民吃百家宴團年飯……如今的下莊人,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
回顧下莊村這些年的脫貧之路、發展之路、振興之路,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帶領人民群眾發揚下莊村的寶貴精神,繪就發展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