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成立政協時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必須旗幟鮮明地將黨的領導全面、系統、完整地貫穿到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近年來,泰興市政協以實施“同心黨建”三大行動為抓手,堅持制度創新、理念更新、機制革新,持續強化政協黨組織在政協工作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推動形成“黨組引領干、黨員帶頭干、委員主動干”的良好格局,有力促進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把凝聚委員共識作為推進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以推行雙重組織生活為基礎,實施“同心向黨”鑄魂行動。研究出臺《泰興市政協黨員委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突出黨員委員組織關系一方隸屬、組織生活雙重參與,并以黨員委員示范帶動黨外委員強化理論武裝,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同心之旅”賡續紅色精神。整合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楊根思烈士陵園、中共江浙區泰興獨支舊址紀念館、沈安娜紀念館等紅色資源,開發“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系列專題黨課,打造“同心之旅”研學專線,以開展“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等主題黨日活動為契機,按界別分批次組織政協委員開展研學,通過講好紅色故事,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課,推動廣大政協委員傳承紅色基因,堅定政治信仰,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同心講堂”凝聚思想共識。以建立黨員委員為重點的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機制為目標,采取“學習+交流+體驗+實踐”等形式,定期舉辦“同心講堂”,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研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有關重要論述,及時跟進學習總書記的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廣大政協委員更加深刻地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同心悅享”提升綜合素養。堅持“黨建+讀書+履職”的理念,把開展“同心悅享”讀書活動與支部活動相結合,黨員委員帶頭分享讀書感悟,推動委員不斷拓寬視野、提升素質、增強本領,促進委員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共同提升。
把高質量履職作為推進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以完善臨時黨組織設置、促進功能發揮為保障,實施“同心履職”聚力行動。研究制定《泰興市政協委員履職臨時黨組織設置及運行工作規則》,把設置界別臨時黨組織常態化制度化,創新設立1個黨員委員履職臨時黨總支和6個界別履職臨時黨支部,將黨員委員全部編入所在界別履職臨時黨支部。聚焦重點組織參政議政。發揮界別履職臨時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推選黨員領導干部或表現突出的黨員委員擔任黨支部書記,每月組織1次界別委員和社會知名人士座談會,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尋找影響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經支部黨小組會、支委會、黨員大會反復醞釀討論,對年度重點協商調研課題等形成共識。近年來圍繞“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同心聚合力,共抓大保護”等課題,組織委員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提出了不少務實可行的破解之策。共抓大保護主題協商議事工作得到全國政協有關領導批示肯定。聚焦難點推動建言獻策。采取建立黨建聯盟、設置界別委員工作室等方式,推動界別履職黨支部與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組織開展“委員三進”活動,通過委員進機關、進單位、進村(社區),廣泛聯系界別群眾,全面加強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整理工作。針對社會各界反饋的難點問題,集思廣益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其中,《關于強化源頭管控,提升電動車鋰電池本質安全的建議》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聚焦堵點開展民主監督。建立政協黨組牽頭抓總、機關黨委統籌協調、各界別履職臨時黨支部分工聯系等工作機制,在政協黨組的統一領導下,由各界別履職黨支部優選骨干委員,成立民主監督小組,按照每年不少于1/5的比例,對機關部門單位開展協商式民主監督,通過聽、看、訪、評等方式,促進被監督部門(單位)科學民主決策、提升工作效能。《中國政協》雜志以“打造全員開放履職平臺,提升政協民主監督質效”為題對此作了詳細報道。同時,持續開展市政府、市政協聯席會議協商,對上一年度建議落實情況進行系統回顧、集中反饋,做實協商的“后半篇”文章,《人民政協報》對我市這一做法作了專題報道。
把聯系服務界別群眾作為推進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發力點,以推進履職和服務融合互促為支撐,實施“同心為民”薪火行動。研究出臺《泰興市政協黨組成員聯系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突出聯系服務群眾主題,強化政協黨組成員和黨員委員表率作用,堅持聯系、服務界別群眾“兩手抓”,促進政協委員履職、服務“雙提升”。協商文化賦能基層治理。扎實推進協商文化“五進”活動,鼓勵黨員委員帶頭當好政策宣傳員、矛盾協調員,營造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濃厚氛圍,建成了黃橋鎮“三單四議五事”、廣陵鎮“商立方”、行政審批局“泰暖心”、襟江小學“師水襟江·共商共育”、贏勝集團“商以聚同·贏在未來”等32個協商文化培育展示點。將委員履職活動靈活嵌入鎮村基層協商,發揮黨員委員和“三官一律”委員的骨干作用,引領帶動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矛盾化解、發展難題破解,探索形成了“共同理·大家評”綜合解紛工作法,該工作法被評為全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四微四助”精準服務群眾。明確政協黨組成員聯系督導各履職黨支部,各專委會黨員負責人擔任聯絡員,深入推進“四微四助”活動。“四微四助”即聚焦基層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倡導每位委員認領一個微心愿,助力扶危濟困;組織委員參加重點提案督辦,常態化列席重點部門重要會議活動,以微監管助推部門效能行風轉變提升;開展“村村到、戶戶進、人人訪”走訪活動,以微協商助力突出問題化解;依托委員工作室和委員書房,面向各界群眾舉辦人文社科理論知識講座,以微講壇助力文明創建。并以此活動為抓手,推動支部黨建工作與委員履職能力提升深度融合。“界別聯議”助力鄉村振興。圍繞做好“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采取“界別+界別”“界別+鎮街”等方式,推動界別與鎮街履職臨時黨支部同向發力,建立健全議題共商、活動共辦、責任共擔工作機制,以“訪界別群眾聚發展合力”等為主題,搭建“民生四季談”協商平臺,每季度聚焦一個影響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問題,發揮界別專業特色優勢,通過跨“界”聯商、“界”鎮共商,議出了“企業呼叫、駐廠員報到”和“五員合一助企解困”等一批金點子,形成典型案例61件,幫助解決了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作者系泰興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責任編輯:張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