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這對位于人體腰部的寶貴器官,其結構精妙,功能強大。它們通過數百萬個微小單位——腎單位,日夜不停地工作,過濾血液中的雜質,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同時保留身體所需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此外,腎臟還扮演著調節電解質平衡(如鈉、鉀)、維持酸堿平衡以及分泌激素(如促紅細胞生成素、腎素等)的重要角色。一旦腎臟功能受損,人體內環境將失去平衡,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如少尿、水腫、皮膚瘙癢乃至高血壓等。
腎臟病,這個看似遙遠的名詞,實則可能潛伏在我們身邊。了解并識別其早期癥狀,對于及時干預至關重要。以下是幾個簡單易記的腎臟健康自查小貼士:
觀察尿色 正常尿液應為淡黃色,清澈透明。若尿液呈現茶色、洗肉水樣或醬油色,可能是腎臟問題的信號。
記錄尿量 每日尿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為宜。尿量驟減或增多,尤其是伴隨水腫,應引起警惕。
留意泡沫 晨尿中泡沫多且不易消散,可能提示蛋白尿,是腎臟損害的跡象之一。
檢查水腫 按壓小腿前側,如有深坑,或眼瞼、面部持續水腫,需考慮腎臟疾病可能。
監測血壓 腎臟病與高血壓常相互關聯。不明原因的高血壓,尤其是年輕人,應盡早檢查腎臟。
注意氣味 嚴重腎臟病患者,因體內毒素積累,口腔可能散發尿味,伴皮膚瘙癢。
腎臟病的發生,既與個體遺傳背景、免疫系統異常等內在因素有關,也深受日常生活習慣的影響。以下幾點,是應盡量避免的腎臟損害“雷區”:
過度勞累與熬夜 長期超負荷工作,缺乏休息,會加重腎臟負擔。
不良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過度節食或高蛋白飲食,均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
濫用藥物 抗生素、止痛劑、非甾體抗炎藥及某些中草藥的不當使用,是腎臟損害的常見原因。
環境因素 長期接觸化學制劑、重金屬(如某些美白產品、不合格裝修材料)及大氣污染,同樣威脅腎臟健康。
感染與炎癥 病毒、細菌感染及慢性炎癥,可誘發或加重腎臟疾病。
鑒于腎臟病的高發性及后期危害,早期篩查顯得尤為重要。定期體檢,特別是針對腎臟病的專項檢查,是預防和控制腎臟病的關鍵。以下項目應納入常規體檢范疇:
尿常規 檢測尿液成分,初步判斷腎臟功能。
血腎功能檢查 包括肌酐、尿素氮等指標,評估腎臟濾過功能。
血糖、血尿酸 高血糖、高尿酸是腎臟損害的常見原因,需定期監測。
血壓測量 高血壓是腎臟病的重要并發癥,也是其危險因素之一。
尿蛋白/肌酐比值 更精確地反映腎臟損害程度。
腎臟彩超 直觀觀察腎臟形態,輔助診斷腎臟疾病。
腎臟,這一沉默的生命守護者,值得人們更多的關注與愛護。通過了解腎臟病的基本知識,識別早期癥狀,避開生活中的危險因素,定期進行腎臟健康檢查,可以有效降低腎臟病的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記住,腎臟健康不是一時之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調整與關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為腎臟加油,為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