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又被稱為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或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是造成李斯特菌病的病原體。國際上目前公認的李斯特菌一共包含7個菌株,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免疫功能缺陷者(如HIV患者)、老年人、孕婦及新生兒。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主要以食物為媒介感染人類,常見于牛奶和乳制品、肉類(特別是牛肉)、蔬菜沙拉、海產品、冰淇淋等。李斯特菌可以寄居在人的腸道內,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菌。因其怕熱不怕冷,它可以在2~42℃的溫度下存活,甚至可以在-20℃的冷凍室中存活一年。該病菌感染的潛伏期是3~70天,癥狀可持續數周,感染后主要癥狀可表現為類似流感或者胃腸炎,如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腹瀉、惡心、嘔吐等;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會出現嚴重疾病,如細菌性腦膜炎、敗血癥,嚴重者可威脅生命。
孕婦患李斯特菌病的概率為12/10萬,致病風險是健康人群的13.0~114.6倍。雖然孕婦感染李斯特菌本身癥狀比較輕,但細菌能夠經血液進入到胎盤中,導致宮內感染,而胎兒對這種菌非常敏感,往往癥狀很重,甚至導致死亡。孕婦繼發宮內感染,可能會引發流產、胚胎停育、胎死宮內、早產、新生兒肺炎、新生兒敗血癥、化膿性腦膜炎等,新生兒病死率可高達25%~30%,即使存活,也可能導致寶寶的終身健康問題,如智力障礙、癱瘓、失明、多臟器的損害等。
對于健康成人和兒童來說,只要我們要遵循WHO(世界衛生組織)的“食物安全五要點”就安全了:生熟分開、保持清潔、燒透煮熟、安全消毒、原料安全。
對于孕婦、老人及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應注意,(1)盡量不要吃生/半熟的動物制品(魚肉壽司、刺身、肉排、帶血的肉類等);未經高溫短時巴氏消毒的蛋、奶類制品;未經加熟的腌制肉類;超市內預先切好的水果沙拉等。(2)冰箱儲存食物時應用保鮮膜包好或放入保鮮盒中后,生熟分開、分類放,食用時分開清洗。(3)從冰箱拿出來的生冷食物,應該保持至少是經過70℃的溫度持續加熱2分鐘以上之后才能食用。(4)冰箱要定期清理消毒,冰箱內的剩菜不能直接吃,要熱透。(5)購買食品時注意檢查包裝密封是否完整,盡量不選擇包裝損壞的產品。(6)奶粉、米粉、餅干、堅果、熱帶水果、調味料等沒有必要放入冰箱。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生后的新生兒存儲在冰箱中的母乳應做好以下措施,防止李斯特菌危害新生兒。(1)泵母乳及喂奶前都要認真清潔雙手,并用清潔的擦手巾擦干。(2)母乳儲存的容器、泵奶器、奶瓶、奶嘴都要清潔、消毒,每份母乳控制在40~60ml,保證寶寶一次能夠食完,未能食完的母乳應予丟棄,不能再放入冰箱。(3)冷藏母乳(0~4℃)最多不超過4天,冷凍母乳(≤-18℃的冷凍室)可保存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