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或傷風,是一類由病毒(少數情況下為細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其傳播廣泛,癥狀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普通感冒 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形式,以鼻塞、打噴嚏、流清涕、咳嗽、咽干等為主要癥狀,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輕度發熱、畏寒及頭痛。
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主要表現為咽喉部不適,如發癢、灼熱感、輕度咽痛、聲音嘶啞,甚至講話困難,部分患者可伴有發熱和咳嗽。
急性皰疹性咽峽炎 特征為明顯的咽痛和發熱,體檢時可發現咽部充血,扁桃體及其周圍組織表面有灰白色皰疹和淺表潰瘍。
急性咽結膜炎 癥狀包括發燒、畏光、咽喉和結膜充血、流淚、咽痛等。
急性扁桃體炎 通常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起病急,高熱可達39℃以上,伴有明顯咽痛,咽喉表面可見膿性分泌物,有時伴有下頜淋巴結腫大。
面對上呼吸道感染的威脅,應采取綜合性的預防措施,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構建堅實的健康防線。
個人衛生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需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用消毒濕巾替代;家居清潔,勤曬被褥衣物,通風減菌;咳嗽遮口鼻,防飛沫;個人用具專人專用,防交叉;感染物品房間消毒,阻斷傳播。
適時添衣 季節交替,溫差變化大,關注天氣預報,適時增減衣物,做好防寒保暖,減少因受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風險。
運動強身 堅持適度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登山等,不僅能增強身體免疫力,還能提高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鍛煉心肺功能,有效預防感染。在疾病高發期,盡量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時佩戴口罩。
免疫接種 積極參與流感等疫苗的接種計劃,為身體穿上“防護衣”,有效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出現癥狀時,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濫用抗生素。
飲食調理 均衡飲食,多吃低鹽、低糖、低脂的清淡食物,補充優質蛋白,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水果如草莓、紫葡萄,富含抗氧化劑,有助于增強身體抵抗力。保持充足水分,維持體液循環,提高抗病能力。
鼻腔護理 寒冷天氣下,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保持鼻腔濕潤,減少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機會。鼻腔沖洗不僅能清潔鼻腔,還能改善鼻粘膜功能,減輕水腫,促進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復。
隔離治療 一旦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應及時就醫,根據疾病類型合理用藥,并在治療期間做好隔離措施,防止疾病傳播。
值得一提的是,鼻腔沖洗是一種有效的鼻腔保健方法,通過沖洗鼻腔內的灰塵、痂塊、鼻涕、細菌和過敏原,達到治療和預防的目的。正確的鼻腔沖洗方法包括大容量低壓沖洗和噴霧法,適合成人及兒童使用。定期沖洗鼻腔,可以保持鼻腔清潔,改善鼻黏膜功能,減輕水腫,加速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復,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輔助手段。
上呼吸道感染雖常見,但通過科學的預防措施,仍然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生率。從個人衛生、保暖、運動、免疫接種、飲食調理、鼻腔護理到及時發現并隔離治療,每一步都至關重要。讓我們從生活的點滴做起,為自己的呼吸道健康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