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發布《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8.6歲,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標志著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升,衛生健康事業取得新進展。
據《公報》,2023年我國衛生資源總量穩步增長,醫療衛生機構總數增至107萬余個,床位總數超過1017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達7.23張。衛生技術人員總數達到1248.8萬人,其中醫院衛生技術人員占比較高。此外,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以及村衛生室的數量和人員配置也有所增加。
醫療服務提供量和效率同步提升,202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95.5億,入院人次超過3億。同時,次均醫療費用控制略有成效,醫院次均住院費用有所下降,而次均門診費用略有上漲。
在中醫藥服務方面,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床位、人員總數均有所增加,總診療人次和出院人次也呈上升趨勢。此外,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數量也有所增長,重大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控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總體而言,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在多個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高質量的健康服務。未來,我國將繼續致力于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推動衛生健康事業持續發展。
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獲悉,相關部門共同發揮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作用,加強短缺藥品監測預警與供應保障。
據了解,國家衛生健康委依托全國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短缺藥品信息直報系統,匯集相關部門多源監測數據,開展監測預警和定期通報,并指導各地健全區域醫療機構儲備合作互助機制,推進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
同時,國家醫保局持續監測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和臨床必需易短缺藥品重點監測清單藥品的價格和配送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密切關注并跟進短缺藥品制劑及原料藥生產情況,完善中央和地方兩級常態短缺藥品儲備,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調配國家醫藥儲備,全力保障患者救治需要。
商務部密切關注藥品市場供需形勢,持續開展藥品市場監測。國家藥監局加快國家短缺藥品清單品種審評審批。國家郵政局持續推動郵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支持郵政企業拓展醫郵合作。
合力保障短缺藥品穩定供應之外,多個部門也在夯實藥品領域監管執法。市場監管總局持續開展醫藥等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和價監競爭守護行動。國家醫保局針對部分藥品價格異常上漲問題,約談相關企業及時糾正異常高價。稅務總局對分析研判發現的醫藥行業涉稅高風險企業依法開展檢查,嚴厲打擊醫藥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