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發作的典型癥狀包括但不限于:胸痛或胸部不適、呼吸困難、心悸或心跳不規則、頭暈或暈厥、出冷汗、惡心或嘔吐等。其中,疼痛可能放射至胳膊、頸部、下巴、背部或腹部。在確認身邊的人出現這些癥狀時,要提高警惕,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并和接線員清晰地說明患者情況、地點等,以便急救人員能夠迅速響應。
在等待救護車到來的同時,可以采取一些初步的急救措施。如果患者意識清晰,應幫助他們坐下或躺下,避免劇烈活動,以減少心臟的負擔。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可以讓他們嘗試深呼吸,以緩解癥狀。同時,對于有心臟病史的患者,如果他們隨身攜帶有硝酸甘油,可以給其服下;如果3分鐘后沒有緩解,可以再次含服1次,但不建議含服3次以上。硝酸甘油是一種有效的血管擴張劑,能夠緩解心絞痛癥狀,但其使用必須謹慎,因為并非所有心臟病患者都適用。例如,低血壓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可能會導致血壓進一步下降,加重病情。因此,在使用前應確保患者血壓穩定,且沒有使用硝酸甘油的禁忌癥(曾經對硝酸酯類藥物過敏的人、服用萬艾可者、有青光眼且沒接受治療者,均不適合服用硝酸甘油)。然而,如果患者失去意識或停止呼吸,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CPR),并尋找附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進行使用。
心肺復蘇(CPR)是一種關鍵的急救技能,能在心臟驟停時暫時維持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為患者爭取救治時間。其操作步驟包括:確認現場安全,避免二次傷害;將患者平放在堅硬的平面上,以便實現有效的胸外按壓;按壓位置在患者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下半部),按壓時雙手十指相扣,掌根重疊,掌心翹起,雙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軸,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確保按壓深度5~6 厘米,按壓頻率100~120 次/分,保證每次按壓后胸廓完全恢復原狀;每30次按壓后進行2次人工呼吸,以提供必要氧氣,方式是在確認患者呼吸道暢通后捏住其鼻子,用嘴完全覆蓋患者的嘴進行吹氣,直到看到胸部明顯上升;繼續按照30:2的比例進行按壓和呼吸,每5組評估患者的呼吸和脈搏,直到專業醫療人員到達、患者恢復自主呼吸或心跳。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是一種能夠自動診斷特定心律失常并給予電擊除顫的醫療設備,其原理是通過電擊中斷異常的心電活動,使心臟有機會重新恢復正常的節律。使用AED的流程比較簡單,按下電源按鈕后,按照語音提示進行操作即可。電擊除顫后,立即繼續實施心肺復蘇。2分鐘后AED會再次自動分析心律,確定是否需要繼續除顫。如此反復操作,直至患者恢復心搏和自主呼吸,或者專業急救人員到達。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電極片之前,要確保患者的胸部是干燥的;AED分析患者心律后建議電擊時,要確保沒有人接觸患者再按下電擊按鈕。
除了掌握急救知識,心臟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措施同樣重要,包括:定期體檢,監控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避免精神壓力過大。記住,知識和準備是對抗心臟病的最好武器。讓我們在這個秋冬季節,為自己和身邊的人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