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毛晉汲古閣刊《史記索隱》志疑

2024-10-15 00:00:00張興吉吳戈
古代文明 2024年4期

關鍵詞:《史記索隱》;司馬貞;毛晉;汲古閣本

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24.04.009

《史記索隱》的單行本很久就不流傳,大致自明初開始,單行本《史記索隱》不再見于諸家書目。1《史記索隱》的本文僅保存在《史記》的二家注本、三家注本中。但是到了明末,毛晉刊行了一個本子,共30卷,即汲古閣刊《史記索隱》單行本(以下簡稱“汲古閣《索隱》本”)。其體例頗合乎舊本書志中對《史記索隱》單行本的著錄。此后毛氏的汲古閣《索隱》本為學界廣泛使用。同時,它的價值與存在的問題也成為學界長期以來所關注的一個問題。筆者將此本與《史記》二家注本、三家注本進行了全面比勘后認為,汲古閣《索隱》本從來源到體例、引錄史文、索隱條目的內容,都有很多疑點。

近年來學界對這個問題有一些傾向性的研究,如南京師范大學王勇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明毛晉刻<史記索隱>研究》,以及趙望秦、王璐《論<史記索隱>的成書及版本流傳與遞嬗關系》,都提出了一些有關的看法。2有鑒于此,筆者將所見疑點加以理析,并做一些大膽的推測,希望引起學界對此問題的進一步關注,從而有助于《史記索隱》研究的深入。

一、汲古閣《索隱》本的版本特征與學界的評價

汲古閣《索隱》本30卷,題唐河內司馬貞撰,一般書目中都說它是明崇禎十四年(1641)毛氏汲古閣覆北宋大字本。半頁14行,行27字;注雙行小字,行36、37不等,多者至40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各卷首頁版心魚尾下鐫有“汲古閣”及“毛氏正本”。3《四庫全書總目》說:“首注《骃序》一篇,載其全文。其注司馬遷書,則如陸德明《經典釋文》之例,惟標所注之字,蓋經傳別行之古法。凡二十八卷。末二卷為述贊百三十篇,及《補史記條例》。”1

首卷首頁板框縱橫21.6厘米×15.8厘米。內頁有題名,大字“史記索隱”,其右上有“宋本校正”;其左下有“汲古閣藏板”。此本卷一有《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四篇,卷首頁首行上為“史記索隱卷第一”,中為“小司馬氏撰”,下為刻有“琴川毛風苞氏審定宋本”的長方形印記。次行“五帝本紀第一”。

此本在卷二十八的卷末有司馬貞的跋文,查其內容,即人們常說的《史記索隱后序》。卷二十九、卷三十主要是司馬貞所作130篇“史記述贊”,其后為小司馬作《補史記序》《三皇本紀》。《三皇本紀》分為第一和第二。第一實際為小司馬對司馬遷篇次編纂的意見,第二才是司馬貞作的《三皇本紀》。其首行上題“三皇本紀第二”,下題“小司馬撰并注”。全書卷尾有毛晉的楷書跋文,是了解汲古閣《索隱》本的關鍵,且不見于《史記》各本,全文引錄如下:

讀《史》家多尚《索隱》,宋諸儒尤推小司馬。《史記》與小顏氏《漢書》,如日月并照,故淳熙、咸淳間,官本頗多。廣漢張介仲消去褚少孫續補諸篇,以《索隱》為附庸,尊正史也。趙山甫病非全書,取所削者,別刊一帙。澄江耿直之又病其未便流覽,以少孫所續,循其卷第而附入之。雖桐川郡有三刻,惟耿本最精。余家幸藏桐川本有二,擬從張本,恐流俗染人之深,難免山甫之嫌;擬從耿本,恐列《三皇本紀》為冠,大非太史公象閏余而成歲之數。遂訂裴骃《集解》而重新焉。每讀至舛逸同異處,如宰我未嘗從田橫之類,輒不能忘懷于小司馬。幸又遇一《索隱》單行本子,凡三十卷,自序綴于二十八卷之尾,后二卷為《述贊》、為《三皇本紀》,乃北宋秘省大字刊本。晉亟正其訛謬重脫,附于裴骃《集解》之后,真讀《史》第一快事也。倘有問張守節《正義》者,有王震澤先生行本在。古虞毛晉識。

案:汴本釋文、演注與桐川郡諸刻微有不同,如“鄭德”作“鄭玄”,“劉氏”作“劉兆”,姓氏易曉其訛,如“詩含神霧”,援引書目,豈得作“時含神霧”?但“樂彥”,通本作“樂產”,未知何據。《高祖本紀》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笞之”,諸本皆然。《漢書》作“欲苦之”,茲本獨作“欲告之”,此類頗多,不敢妄改。至如“世家”皆作“系家”,本避李唐諱也。后人輒為改易,小司馬能無遺憾邪?晉又識。2

以上文字中,毛晉比較清楚地說明了他所得到的單行本《史記索隱》的基本特征,以及他為何要刊行單行本《史記索隱》和《史記集解》的原因,特別是說明了單行本《史記索隱》與南宋二種《史記》二家注的張杅本、耿秉本的差別。此外他還介紹了其自藏的《史記》張杅本、耿秉本,說明了張杅本與耿秉本之間的關系。

毛晉的這個介紹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值得我們注意。例如,毛晉稱此本為“汴本”,是因為他認為其所得本子是所謂“北宋秘省大字刊本”。但據現存世的公私書目,皆不見此北宋秘省大字刊本的著錄。同時他也沒有說明他得到的本子為北宋何時的本子。他在說明自己為何沒有依據自藏南宋二家注本進行翻刻,而是單獨翻刻了《史記》單集解本的原因的時候,實際上也是沒有說實話的。按照他的說法:他沒有刊行張杅本,是因為張杅本有刪節;沒有刊行耿本,是因為“擬從耿本,恐列《三皇本紀》為冠”。其實這兩個本子皆為《史記》二家注本中無《史記索隱述贊》的本子。毛晉不以二本刊行的原因,其實在于二本無《述贊》,如果刊行,則《史記》二家注本(或稱之為《史記索隱》本)還是以不全本流行于世,這或是毛氏所不樂見的。

毛氏汲古閣《索隱》本問世以來,學界就很關注此書。在整個清代,學界基本都相信毛晉在汲古閣《索隱》本跋中的說法,即毛氏汲古閣《索隱》本是翻刻自宋本。《四庫全書總目》指出:“此單行之本,為北宋秘省刊板,毛晉得而重刻者。錄而存之,猶可以見司馬氏之舊,而正明人之疏舛焉。”1以此本或存小司馬之舊,是此后學者較普遍的觀點。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也說:“惟常熟毛晉既專刻《集解》外,又別得北宋刻《索隱》單行本而重翻刻之,是小司馬本來面目。”2錢大昕在論及《正義》《索隱》與史文合刻時也說:“今《索隱》尚有汲古閣所刊單行之本。”3

因此,清乾隆年間著名的《史記》版本——清武英殿本《史記》刊行時,毛氏汲古閣《索隱》本是其主要的校勘用本。在版式上,清武英殿本將《三皇本紀》放在全卷之末,可能就是效法汲古閣《索隱》本的版式。張文虎在校刊金陵書局本時,“索隱”部分基本上全部使用了汲古閣《索隱》本中的內容。

清末學者林茂春也認為:明監本將《史記》三家注“猥雜混并,且其文十刪四五,非善本也”。同時,他對汲古閣《索隱》本頗有贊揚,他說:“至《索隱》亦舊單行,小司馬以已意更定者,原附全書之后,不以入注。毛氏照宋板重翻,條理井然,勝明監所刻本遠甚。”4林氏的看法未必正確,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有清200余年來,學界對毛氏單行本《史記索隱》頗為推崇。

今人張玉春認為“單行本《史記索隱》復出,人或以其為小司馬之舊,或以其是后人改竄之本,至今尚無定說。今以單行本《索隱》與《集解》、《正義》相比照,證之以唐以前典籍,知《索隱》不愧是《史記》最優秀的注本,其在諸多方面保存了司馬遷《史記》的原貌”。他還認為,惟《索隱》本“反映了《史記》唐寫本的特點”。5

不過,學界在使用此本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此本的許多問題。張文虎在校刊金陵書局本,論說三家注流傳中的訛誤時說:“惟《索隱》有汲古閣單刻,所出《史》文,每勝通行之本,然其注改宋大字本為小字,頗多混淆;又或依俗本改竄,反失小司馬之真。”6葉德輝說:(毛晉)“刻書不據所藏宋元舊本,校勘亦不甚精。”7言語之間,對毛氏刻書多少有些懷疑。賀次君先生在批評清金陵書局本時也引用了此段話,并指出:金陵書局本“《索隱》全用單行《索隱》本文,而毛晉汲古閣刊單行本《索隱》錯誤特多”。8

汲古閣《索隱》本問世三百多年以來,雖然學界對之懷有各種疑問,但總的來說,還是相信其來源是單行本的《史記索隱》,對此本中存在的問題只是加以例舉,沒有深入考辨。

二、汲古閣《索隱》本志疑

筆者使用汲古閣《索隱》本多年,認為此本的確包含大量文本方面的錯誤,如果我們要將汲古閣《索隱》本作為其底本來自唐本或宋本的版本加以翻刻的話,必須首先對迄今已經發現的一系列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

1.汲古閣《索隱》本的來源志疑

毛晉自稱其得宋秘省刊大字本,歷來學者多不信從。程金造先生說:應是得一抄本,而稱刊本也。1程金造先生的理由之一是毛晉之子毛扆2 所撰《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中,無《史記索隱》的本子。3查《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中所記《史記》本子,僅有“蜀本大字《史記》”而無其他《史記》本子。毛晉自己則說:“余家幸藏桐川本有二。”4即毛晉家藏宋刻張杅本、耿秉本。《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中并沒有對此二本的記載。可能在毛扆時期,此二本已經不在汲古閣。5因此,程先生對于汲本懷疑的證據稍顯不足,但并不是全無道理的臆斷。他的疑問啟發我們進一步探究這個問題。

目前學界對于《史記》二家注本、三家注本中普遍存在著刪節三家注的情況,有比較一致的看法。也就是說,學界認為二家注本中的“索隱”條目數量少于原本。由此,如果汲古閣《索隱》本的底本無論是來自唐、宋本,無論是宋刊本,還是唐、宋抄本,因其底本更接近原本,其《索隱》條目數量應當多于宋代才形成的《史記》二家注本、三家注本中的“索隱”條目數量。但經過比對,汲古閣《索隱》本中的條目反而少于后者。程金造先生曾將汲古閣《索隱》本與黃善夫本(實際是涵芬樓影印百衲本)做對校,指出:“黃本具有而毛本完全脫落者……凡此諸條,為數不下百數十。”6筆者沿著程金造先生的思路,將汲古閣《索隱》本與黃善夫本、耿秉本、蔡夢弼本進行了對校,認為程先生的結論是正確的。7而且,在此過程中又注意到汲古閣《索隱》本的其他疑點。比如,卷二《夏本紀》史文“厥田斥鹵”下,今本(中華書局本)有《索隱》:“鹵,音魯。《說文》云:‘鹵,咸地。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又卷二史文“萊夷為牧”,今本有《索隱》:“按:《左傳》云萊人劫孔子,孔子稱:‘夷不亂華’,又云‘齊侯伐萊’,服虔以為東萊黃縣是。今按:《地理志》黃縣有萊山,恐即此地之夷”。8查宋本二家注本、三家注本中,此二條不脫。而汲古閣《索隱》本為何脫?程先生也以為不解。同樣的例子見于卷六《秦始皇本紀》,史文“鉏櫌白梃”下,今本有《索隱》:“徐以櫌為田器,非也。孟康以為櫌為鉏柄,蓋得其近也”。9汲古閣《索隱》本無此條。查各本有,而獨耿秉本無。

2.汲古閣《索隱》本注釋以及引錄體例志疑

首先,汲古閣《索隱》本條目的重復情況比較嚴重。第一種情況是“索隱”和“集解”的重復。我們知道,小司馬的《史記索隱》是在含有裴骃“集解”的《史記》底本上進行的注釋,在對《史記》本文進行注釋的同時,對裴骃《史記集解》也加以注釋。由此,就一般情況來說,《史記集解》已經有明確注釋,且注釋并無錯誤的,《史記索隱》不應再有注釋,但汲古閣《索隱》本不然,內中出現了很多與《史記集解》完全相同的條目。雖然我們也在二家注中發現有“集解”條目下注明“索隱注同”的情況,表明二家注本的底本中的確存在著《史記索隱》與《史記集解》內容相同的情況,10但是這種情況并不多見,而汲古閣《索隱》本卻比較多。第二種情況是“索隱”自身的重復。筆者統計:共有53個詞語有重復注釋的情況。例如“傅音附”條共出現了7次;“污音烏故反”共出現過4次。注“滑稽”,全書出現過3處,內容也是重復的。注釋內容完全一致的如蔡本、耿本卷六十三卷首有《索隱》: “二人教跡全乖,不宜同傳,先賢已有成說。今則不可依循。宜令老子、尹喜、莊周同傳。其韓非可居商君末。”1汲古閣本此條,出現過兩次,分別見汲古閣本卷十七“老子韓飛列傳第三”標題下、卷三十“改定篇目”中。2以常理論,這一條目沒有必要兩次出現,因為汲古閣本卷三十的第二次出現是屬于司馬貞要重修《史記》篇目的內容,可以理解,但第一次出現的理由,就很難理解,可以認為是后人的修改結果,而不是小司馬的原文。

其次,汲古閣《索隱》本中注釋的引錄原文極為隨意,或者說有些混亂。正常的引錄應當是引錄原文中的字句,都應當加以注釋。但汲古閣《索隱》本不然,有引錄史文顛倒繁復的情況,突出的例子如卷九十史文“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汲古閣《索隱》本引錄史文的順序,剛好與此相反,史文“魏咎故魏寧陵君”為第一條,注文云:“案:晉灼云:寧陵,梁國縣也,即今寧陵是”。3此下另有史文“其兄魏咎”下有第二條“索隱”:“案:<彭越傳>‘魏豹,魏王咎從弟,真魏后也’”。從注文中可以看出,第一條引錄“寧陵君”即可;第二條史文“其兄魏咎”,實際上注的卻是魏豹。再如卷五十七引錄史文“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其下有《索隱》曰:“韓穨當也。”4引史文九字,僅注“弓高侯”,其他如“輕騎兵”“等”皆不注,失當。此處僅引“弓高侯”足矣。

3.汲古閣《索隱》本中的編次問題

汲古閣《索隱》本的編次問題不少。首先是卷三十篇次混亂。該卷排序為:

(1)列傳部分《述贊》70篇;

(2)《補史記序》;

(3)《三皇本紀》第一(即《三皇本紀》小引);

(4)小司馬欲改定篇目的說明;

(5)說明自己“為《述贊》”的理由;

(6)《三皇本紀》第二(《三皇本紀》正文);

(7)毛晉識語兩條。

筆者認為,卷三十中7個部分合理的排序應是如下情況:

(1)列傳部分《述贊》70篇;

(2)小司馬欲改定篇目的說明;

(3)說明自“為《述贊》”的理由;

(4)《補史記序》;

(5)《三皇本紀》第一(即《三皇本紀》小引);

(6)《三皇本紀》第二(《三皇本紀》正文);

(7)毛晉識語兩條。

汲古閣《索隱》本中,《三皇本紀》被一分為二,即小引與正文相割裂,顯然是很不合適的編次。

其次,正文編次的錯誤。汲古閣《索隱》本中以《匈奴列傳》為列傳第五十二,而今本及各本則是以《匈奴列傳》為列傳第五十,以《平津侯列傳》為列傳第五十二,《太史公自序》中也說:“作《匈奴列傳》第五十”。此問題看似簡單,就僅僅是列傳第五十二與列傳第五十對調的問題。但是在汲古閣《索隱》本中,卻沒有列傳第五十,倒是多了兩個列傳第五十一,即《衛將軍驃騎列傳》《平津侯列傳》皆為第五十一。

此外,汲古閣《索隱》本中注釋各條的順序應當是按照其在《史記》本文中的順序,不僅編次清楚,也有利于讀者與《史記》本文對照。但我們見到的是另一種情況,即前后顛倒,令讀者極感困惑。

4.其他志疑

首先是毛晉在其“跋文”中所說的“此本‘世家’皆作‘系 家’”,不是實際情況。汲古閣《索隱》本中“世”字不作“系”字的情況很多,僅“世家”一詞的出現就有9處之多,“世本”出現4次,至于單獨的“世”不作“系”者更多。5

再次,《索隱后序》問題。今日《史記》流傳各本中大多有兩個《史記索隱》序,稱為“史記索隱序”和“史記索隱后序”。1歷代學者對這兩個《史記索隱序》多不注意。清人錢泰吉最早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清人張文虎也注意到了,他在《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中說:“索隱序錢氏警石云:‘所見汲古閣、單本《索隱》皆缺此序。’案:疑毛氏因已見所刊《集解》本而刪之。”2張氏所言極為含糊,而錢泰吉說得很清楚,即毛晉刊汲古閣《集解》本中無《史記索隱序》。且毛晉刊單《集解》本既然是單《集解》本,自然不會有《索隱》,也不會有《史記索隱序》。筆者查此本之存世者,的確如錢氏所言,而張氏的辯白就顯得沒有依據,而且也難以理解他為何有這樣的結論。

無論是《史記索隱序》,還是《史記索隱后序》中都說:“凡三十卷,號曰《史記索隱》”,“凡為三十卷,號曰《史記索隱》云”。3此書既號30卷,則此兩序當在30卷《史記索隱》的卷末。而今存汲古閣本《史記索隱》僅有后序,而且在第二十八卷的卷末。這表明毛氏所得所謂“宋秘省刊大字本”并非原本。如為原本,當不至于將序文列于全書中間,而不置于卷末。

三、汲古閣《索隱》本來源的推測

既然汲古閣《索隱》本有如此多的難以解釋的問題,那么汲古閣《索隱》本的來源,未必真如毛晉以及后來學者所認為的,其底本是來自唐寫本或宋刊大字本。我們認為,從以上的疑問看,汲古閣《索隱》本或不排除其中有錄自唐宋舊本內容的可能,但是至少相當的部分是后人拼湊上去的,甚至可能是毛晉自己加上去的。下面就以上面的各個疑問,做一些大膽的推測。

在此本來源方面,毛氏自稱其所得為“北宋秘省大字刊本”,考其原因,當是有所本。明刻《史記評林》“凡例”中有這樣的話:“史記述贊,舊本大字,與本文無別,故每或病而刪削之,茲刻述贊與古史并細書,所以別本文也。”4《史記評林》的這個說法是一個準確的說明。今日我們所見自宋代到清代大凡包含《史記索隱》的《史記》二家注本、三家注本,其中每卷末的“史記述贊”都是與史文一樣的大字,只有《史記評林》是一個例外。另有宋本中沒有“史記述贊”的張杅本、耿秉本也算是個例外。毛氏或見此處有“史記述贊,舊本大字”的提法,遂以為宋本中有大字單行本《史記索隱》也。實際上,《史記評林》“凡例”中所說的,應當是指宋元二家注本中有述贊的本子為“舊本”,如蔡夢弼本、中統本等。

上面提到的卷二《夏本紀》史文“厥田斥鹵”下脫“索隱”的問題,筆者認為,如以汲古閣《索隱》本此條其實來自耿秉本,則此問題就很好解釋。二家注本的張杅本、耿秉本、中統本中史文下《集解》《索隱》皆有的情況下,兩者間加小圓號,加以分割;而蔡夢弼本則是以空格加以分隔。黃善夫本同耿秉本。查耿秉本此二條之上皆有《集解》,但此二條間,并無小圓號,以此抄錄者以為此處的注文皆為《集解》,所以沒有摘錄。因之,汲古閣《索隱》本就沒有此二條《索隱》。

筆者認為,毛氏可能雖得大字單行本但不全,以二家注本所有補之。或者,毛氏為人蒙蔽,所得為抄本,而其中有題“大字本”,遂以大字本自居。以汲古閣本卷二“秦始皇本紀”中,于此節末尾,《索隱》條目甚少,而有大段的《史記》本文大字錄入。以汲古閣本的體例而言,如果汲古閣本的底本為刻本,其引《史記》本文,如《經典釋文》體例,只是大字摘錄史文詞句,其下做小字的注釋。如果某一部分并沒有《索隱》注釋,自然不會無端刻入大字的《史記本文》。這與《史記》各合刻本中常有的注釋,有時會變大字,而混入正文中的情況,有著絕大的區別。因此汲古閣本中大量存在《史記》本文情況的出現,更大的可能是毛氏所得為抄本,因為只有抄錄本,才會出現大字《史記》本文當作《索隱》注釋而抄錄下來的情況,或者原抄本史文與注釋,并不分大小字,所以抄錄時造成混淆,而汲古閣本因襲了舊抄本的原樣。

汲古閣《索隱》本在引錄體例方面出現多種舛誤竄亂,原因在于汲古閣《索隱》本抄錄二家注本不當,特別是從張杅本、耿秉本中摘錄《索隱》時處理不當所致。如張杅本卷十二,史文全卷被張杅刪節,但卻保留了兩條注釋,一條是《集解》,一條是《索隱》。查汲古閣《索隱》本,與張杅本相同。眾所周知,《史記》各家刻本中,《集解》前是無標識的,《索隱》《正義》前有標識,分作“索隱曰”“正義曰”。張杅本在此卷中因為沒有《史記》正文,所以僅保留了兩條注釋,而摘錄者在摘錄《索隱》的時候,把《索隱》前的“集解”也順便抄下來。但此條中“集解”內容與下面《索隱》的內容有重復,于是汲古閣《索隱》本還刪去了兩者重復的內容。如果不是抄錄,就不能解釋汲古閣《索隱》本在此處為何會有《集解》條目的情況。

查卷六史文“襄公立享國”開始,至“嬰死生之義備矣”,汲古閣《索隱》本的文字、格式(特別是《索隱》注在史文下的位置)與宋元的二家注本,如蔡夢弼本、耿秉本、中統本全同。故疑汲古閣《索隱》本的至少此段文字,來自二家注本。

汲古閣《索隱》本中兩個列傳第五十一問題,我們認為:這是有人作障眼法。如毛氏摘錄自耿秉本,因耿秉本也是以《匈奴列傳》為列傳第五十,毛氏當與之相同。問題或出在,黃善夫本列傳第五十首頁有《正義》:“此卷或有本次《平津侯》后,第五十二,今第五十者,先生舊本如此。劉伯莊云《音》亦然。然若先諸傳而次四夷,則司馬、汲鄭不合在后也”。1若毛氏簡單地將列傳第五十《匈奴列傳》與列傳第五十二《平津侯列傳》對調,則必然與上文不合,或是為弭合各方的矛盾,毛氏只好編出了兩個列傳第五十一。毛氏不太可能見過南宋黃善夫本,但是他的跋文中表明,他知道明刻王延喆本(南宋黃善夫本的翻刻),其是否是有意變造,尚需深究。

其他方面,上面已經說過,汲古閣《索隱》本僅有《史記索隱后序》。查對兩個序,其中內容大致一致,并無太多的差異,在宋刊二家注本以及后來的三家注本中大多有這兩個內容相近的序,自然不太合理,所以,汲古閣《索隱》本僅保留一個序。

我們目前的結論是,汲古閣《索隱》本因為自身存在的疑點很多,其文本來源中或有唐宋舊本的成分,所以也有很高的價值。但是毛氏所言,其得自大字刊本,絕不可信。至于說到毛氏所據底本是抄本還是宋刊本,而其中哪些可能是后人的拼湊,哪些可能是毛氏自己直接變造,則需要進一步全面地研究,進而揭示毛氏汲古閣《索隱》本形成的真相。

[作者張興吉(1964年—),海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海南,海口,571158;吳戈(1990年—),海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海南,海口,571158]

[收稿日期:2024年4月28日]

(責任編輯:李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亚洲天堂自拍|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亚洲精品麻豆| 成人在线综合|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香蕉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国产不卡在线看| 日韩第九页|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高清不卡毛片|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欧类av怡春院|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另类视频| 亚洲综合色吧|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久久免费视频6|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性|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久久免费看片| 午夜三级在线|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8090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91视频|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日本午夜网站|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亚洲动漫h| 国产乱论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www亚洲天堂|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97久久精品人人| 国产你懂得|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色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