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對肺炎支原體肺炎(MPP)患兒應用小兒肺熱清顆粒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德州市陵城區人民醫院治療的82名MPP兒童病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配至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進行治療,而觀察組患兒則在此基礎上輔以小兒肺熱清顆粒進行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NF-γ)]水平、T淋巴細胞亞群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及喘息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IL-6、CRP、TNF-α、INF-γ水平及CD8+T淋巴細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肺熱清顆粒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合應用于治療MPP的兒童,其療效顯著,能顯著緩解臨床表現,降低炎癥水平,并增強機體免疫力,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小兒肺熱清顆粒;阿奇霉素;肺炎支原體肺炎
【中圖分類號】R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8.0020.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8.007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多由肺炎支原體引起,主要表現為劇烈咳嗽、發熱等癥狀[1]。目前,臨床治療該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阿奇霉素是治療該病的常用藥,常用的治療手法為序貫療法,該療法是指同種藥物不同劑型轉換使用[2]。近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導致該病患兒臨床治療效果不佳,且停藥后病情易復發,治療效果難達預期[3]。臨床實踐發現,中西醫聯合治療效果較好,中醫認為MPP屬溫熱病范疇,辛涼宣肺、清平肺喘、解表清里宜為治本之策。[4]。小兒肺熱清顆粒為中成藥,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功效[5]。基于此,本研究選取82例MPP患兒,分析小兒肺熱清顆粒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效果及對炎癥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德州市陵城區人民醫院治療的82名MPP兒童病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平均分配至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病程1~7 d,平均病程(3.88±0.34)d;年齡4~12歲,平均年齡(8.23±0.47)歲。觀察組患兒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病程1~7 d,平均病程(3.90±0.36)d;年齡
4~12歲,平均年齡(8.25±0.49)歲。研究對象基本信息經比對,結果顯示無顯著性差異(P>0.05),確保組間比較的有效性,本項研究已獲德州市陵城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且所有患兒家屬已充分解研究內容,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明確診斷為兒童MPP[6],且經臨床檢查確診;⑵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史。排除標準:⑴存在先天性心臟病者;⑵存在免疫功能障礙者;
⑶存在精神疾病者;⑷存在惡性腫瘤者;⑸存在呼吸系統疾病者;⑹存在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⑺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以10 mg/(kg·d)的劑量靜脈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江蘇恒灃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342,規格:5 mL∶0.5 g),最大給藥劑量<500 mg/d,滴注時間>1 h,連續用藥5 d后停藥3 d,后以10 mg/kg的劑量服用阿奇霉毒干混懸劑(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217,規格:100 mg),最大服用劑量250 mg/次、 1次/d,連用3 d后停藥4 d。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小兒肺熱清顆粒(大連美羅中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113001,規格:4 g)治療,溫水沖服。若患兒年齡4~7歲,6 g/次、3次/d;若患兒年齡>7~12歲,8 g/次、3次/d。
兩組患兒均持續治療15 d,觀察并記錄患兒恢復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依據《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中相關標準,評估患兒臨床療效。顯效:患兒發熱、咳嗽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胸部X線片顯示病灶部位陰影基本吸收;有效:患兒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明顯好轉,胸部X線片顯示病灶部位陰影明顯縮小;無效:患兒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胸部X線片顯示病灶部位未見明顯改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觀察并記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及喘息消失時間。⑶炎癥因子水平。在進行治療前后,抽取患兒晨起4 mL的空腹靜脈血液樣本,并利用1 500 r/min的速率(半徑為15 cm)進行10 min的離心處理,以分離血清,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精確測定白細胞介素-6(IL-6)、
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γ(INF-γ)的濃度水平。⑷T淋巴細胞亞群。于治療前及治療后,與⑶同樣方法獲取血清,使用抗血小板抗體檢測試劑盒(流式細胞儀法-熒光素)(蘇州元德維康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92400533,規格:20人份/盒)檢測患兒CD4+、 CD8+T淋巴細胞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⑸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并記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腹瀉、皮疹、惡心。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總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例(%)]格式并通過χ2檢驗進行分析,等級資料通過秩和檢驗進行比較;對計量資料以(x)格式表示,并應用t檢驗進行考察。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及喘息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均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
IL-6、 CRP、 TNF-α、 INF-γ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IL-6、 CRP、 TNF-α、 INF-γ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CD4+、CD8+T淋巴細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兒CD8+T淋巴細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5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MPP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肺炎支原體通常存在于呼吸道黏膜,通過黏附和釋放毒性物質,致使支氣管黏膜被破壞,引發炎癥反應,最終呈氣道高反應性[7]。該病具有起病急、進展快、傳染性強等特點,嚴重影響患兒身體健康及生長發育[8]。因此,臨床需探究有效的治療方法,及時改善臨床癥狀,控制疾病進展。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被認為是治療該病的一線方法,其主要通過與MP核糖體50 s大亞基結合,抑制MP合成蛋白質,阻礙炎癥因子持續分泌[9-10]。同時,口服阿奇霉素的吸收速度快、半衰期長,可有效提高藥物利用率,應用效果較好,但單一用藥患兒易產生耐藥性,臨床療效仍有待提升[11]。
IL-6、CRP、TNF-α、INF-γ是臨床觀察機體炎癥反應的重要細胞因子,其中IL-6是炎性反應的促發劑,其水平升高可誘發大量炎癥因子產生,加重機體炎癥反應;CRP水平升高,也可誘導大量炎癥因子產生,還會損傷血管內皮,進而損害患兒肺功能;INF-γ具有雙重免疫效應,其在促進免疫反應的同時又可促進機體清除抗體,產生保護機體的作用,在免疫性、炎癥性等疾病中均發揮重要作用[12]。MPP的發生發展與免疫功能也具有密切聯系,正常情況下,患兒機體免疫系統能夠維持各項功能平衡,一旦受到病原體侵襲,免疫功能下降,機體抗感染能力降低,易加重病情。
本次研究成果揭示,觀察組患兒在治療后展現出較對照組更顯著的臨床效果,具體表現在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且在退燒、緩解咳嗽、肺部啰音及喘息癥狀消退方面需要的時間更短。此外,雙方患兒在治療后體內的IL-6、CRP、TNF-α、INF-γ指標及CD8+T淋巴細胞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其中觀察組的下降幅度更為顯著;兩組患兒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小兒肺熱清顆粒主要由苦杏仁(炒)、麻黃(蜜炙)、桑白皮(蜜炙)、當歸、葶藶子(炒)、地龍、丹參組成。其中,麻黃辛散發汗、潤肺止咳、宣肺平喘;苦杏仁平喘止咳、潤腸通便;桑白皮清瀉肺熱、止咳平喘;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丹參活血止痛、寧心安神;地龍通經活絡、清熱定驚、清肺平喘,諸藥合用,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13]。
現代藥理學證明,麻黃、苦杏仁具有平喘、止咳、抗炎、抗菌等多種作用;桑白皮可發揮止咳、祛痰、抗炎及免疫調節等多種藥理作用;葶藶子、當歸可止咳、平喘、抗菌;丹參具有抗炎、改善微循環等作用[14]。小兒肺熱清顆粒能有效抑制肺炎支原體等致病菌,且能夠提升白細胞吞噬作用,阻止肺部炎癥因子的釋放,吸收肺泡、肺間質的炎性損傷,降低IL-6、CRP、TNF-α、INF-γ水平,進而減輕患兒機體炎癥反應,促進咳嗽、喘息等癥狀消退[15-16]。小兒肺熱清顆粒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合使用,能進一步加快臨床癥狀緩解或消失,抑制機體炎癥反應,促進機體免疫系統恢復正常運轉。此外,研究發現,兩組兒童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并無顯著統計差異,提示小兒肺熱清顆粒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MPP患兒的安全性較高,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小兒肺熱清顆粒與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合應用于治療MPP的兒童,其療效顯著,能顯著緩解臨床表現,降低炎癥水平,并增強機體免疫力,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童仁香,陳倩,常甄填.阿奇霉素序貫治療聯合硫酸特布他林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肺功能和血清IL-6、CRP、PCT水平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1, 21(16): 3160-3163.
周利華,洪海玲,童童.不同劑量氨溴索聯合阿奇霉素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免疫功能和血清促炎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 2023, 38(4): 657-660.
李向京,楊成勝,李建玲.孟魯司特鈉片聯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7): 915-919.
陸振,王雷,韓梅,等.金振口服液聯合阿奇霉素對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及CT征象變化[J].醫學影像學雜志, 2024, 34(3): 145-147.
李紅葉,劉丹琦,李澤蔚.小兒肺熱清顆粒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22, 38(21): 2523-2526.
胡亞美,江載芳,申昆玲.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1253-1228.
王秀麗.阿奇霉素序貫治療聯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J].徐州醫科大學學報, 2020, 40(11): 839-842.
鄧路丹,李彥,趙成順.阿奇霉素序貫治療聯合五虎湯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 16(1): 7-11.
侯媛媛,王俊男.布拉氏酵母菌散劑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繼發腹瀉中的預防性效果[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20, 42(1): 60-63.
常璜蓉,符改梅,胡玲.特布他林聯合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癥狀、體征及氣道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學, 2020, 31(19): 2507-2510.
劉媛媛,袁伯穩,王海波.維生素D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支原體肺炎的效果[J].西北藥學雜志, 2021, 36(6): 992-996.
鄒映雪.肺炎支原體肺炎炎癥指標異常的臨床意義[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21, 36(16): 1209-1214.
帥金鳳,楊會榮,李甜.小兒肺熱清顆粒佐治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1, 30(26): 2901-2904.
王冠楠,王宏進,苑楠楠,等.消炎退熱顆粒清熱抗炎作用的網絡藥理學分析及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測定[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2023, 34(12): 1753-1766.
丁哲,秦小靜,劉興超,等.小兒風熱清合劑抗炎解熱鎮痛藥理作用研究[J].中醫藥導報, 2024, 30(1): 9-14, 30.
王驥超,許超敏,陳燕娜,等.小兒肺熱咳喘顆粒輔助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肺炎痰熱壅肺證56例臨床觀察[J].中醫兒科雜志, 2024, 20(2):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