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觀察益氣養陰消渴方聯合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臨沂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單一治療組和聯合治療組,各43例。單一治療組患者采用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治療,聯合治療組患者采用益氣養陰消渴方聯合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炎癥因子 [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酮體轉陰時間、中醫證候積分。結果 干預后,聯合治療組患者FPG、2 hPG、HbAlc水平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均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IL-6、hs-CRP水平和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聯合治療組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均P<0.05)。聯合治療組患者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酮體轉陰時間均短于單一治療組(均P<0.05)。結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應用益氣養陰消渴方聯合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進行治療效果較好,可降低血糖水平,減輕炎癥反應,縮短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及酮體轉陰時間,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益氣養陰消渴方;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18.008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8.025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作為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其臨床特征涵蓋高血糖、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失衡等。當體內胰島素水平降低時,血糖水平相應升高,機體開始分解脂肪并提供能量,形成酮體,酮體在血液中蓄積會引發酸中毒,導致出現嘔吐、腹痛、意識障礙等癥狀[1]。早期發現、迅速干預及全面有效地治療可確保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生命安全,有效治療的關鍵在于快速、全面地糾正高血糖、酸中毒、脫水,同時維持電解質平衡[2]。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是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常用手段,該治療方法是通過持續靜脈輸注胰島素,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從而緩解或防止酮癥酸中毒的發展。益氣養陰消酮具有益氣活血、平衡陰陽的功效,可減緩疾病發展[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采用益氣養陰消渴方聯合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臨沂市中醫醫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單一治療組和聯合治療組,各43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上報臨沂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且獲得批準。納入標準:⑴西醫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標準[4](血酮體≥3.0 mmol/L或尿糖及尿酮體均呈現陽性);
⑵中醫符合消渴證和氣陰兩虛證的診斷標準[5]。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⑵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⑶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擴容、抗炎、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治療,根據血鉀檢測結果進行補鉀治療,以確保電解質平衡的穩定。單一治療組患者持續靜脈滴注小劑量胰島素注射液(酒泉大得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2020715,規格:10 ml/支), 0.1 IU/(kg·h);患者血糖<13.9 mmol/L時,更換為5%葡萄糖溶液(遼寧海神聯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886,規格:100 ml/瓶)輔以胰島素緩慢靜脈滴注,維持血糖≤11.1 mmol/L,尿酮體轉陰時停止治療。
聯合治療組患者在單一治療組基礎上聯合益氣養陰消渴方治療:組方為生黃芪45 g,黨參10 g,黃連、知母、炒白芍各30 g,麥冬20 g,葛根、熟地黃、生地黃各15 g,生石膏、川芎、當歸、陳皮各12 g,炙甘草6 g。上述藥物加入800 ml清水,泡3 h以上;第一煎大火開后小火30 min熬出約200 ml;第二煎加熱水500 ml,大火開后小火20 min,熬至200 ml;兩次藥液混勻,平均分成2份,早、晚餐后2 h服用,尿酮體轉陰時停止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⑴血糖水平。于干預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實驗系統(蘇州)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222221910,型號:AU5800]檢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采用糖化血紅蛋白儀(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型號: A1CNow Self Check)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⑵炎癥因子水平。于干預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轉速(15 cm半徑)離心10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動酶免分析儀(臺艾德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魯械注準20212220393,型號: ELISA 1600)檢測白細胞介素-6
(IL-6)水平,采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⑶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酮體轉陰時間。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尿酮體轉陰時間。采用輔理善瞬感系統監測血糖,通過持續血糖監測系統計算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6]。⑷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評估患者臨床癥狀,包括多飲多尿、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乏力4項,總分0~12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采用IBM 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 P<0.05被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 干預后,聯合治療組患者FPG、 2 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
IL-6、 hs-CRP水平均降低,且聯合治療組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酮體轉陰時間比較 聯合治療組患者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酮體轉陰時間均短于單一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2.4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多飲多尿、惡心嘔吐、食欲減退、乏力積分均降低,且聯合治療組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常見于糖尿病患者,其主要致病因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時,細胞無法有效利用血糖作為能量來源,脂肪組織開始分解為脂肪酸并進入肝臟,經過代謝形成酮體,從而引發酮癥[8]。在這過程中,肝臟過度產生葡萄糖,失去對其的正常抑制,加劇血糖水平的上升,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異常代謝狀態刺激脂肪酸的過度分解和酮體的生成,導致過量酮體在血液中堆積,最終導致全身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患者可能出現昏迷、休克等危急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聯合治療組患者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分析原因為,益氣養陰消渴方中黃芪健脾益氣;黨參健脾益氣,養血生津,能夠增強黃芪健脾益氣之功,可促進氣血化生;當歸養血活血,與黃芪配伍,取當歸補血湯之意;熟地黃滋陰補腎;生地黃養陰生津兼能清熱;葛根生津止渴,配伍麥冬增強養陰生津之功;黃連、生石膏、知母善清陽明有余之火,知母兼能養陰生津;川芎活血化瘀,行氣通絡;陳皮健脾理氣;炙甘草健脾補中,調和諸藥[9]。全方配伍,發揮益氣養陰,清熱潤燥之功。其次,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可提供更精確和可控的藥物劑量,相比于其他給藥途徑,能夠保持胰島素在循環系統中的恒定濃度,實現更為精準的血糖管理;同時,持續輸注能夠模擬正常胰島素分泌的生理狀態,避免劑量的波動,從而提高治療的可預測性和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IL-6、hs-CRP水平均降低,且聯合治療組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分析原因為,益氣養陰消渴方中黃連、生地黃、熟地黃等藥物,具有抗炎作用,不僅有助于減緩炎癥過程,而且能夠積極調節免疫系統的活性,為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提供有力的藥理基礎[10]。胰島素能夠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減輕細胞內外的炎癥反應,阻斷炎癥信號通路,緩解炎癥反應[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患者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酮體轉陰時間均短于單一治療組。分析原因為,益氣養陰消渴方中的生黃芪、葛根、川芎等中草藥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增強細胞內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細胞的氧化還原狀態[12]。胰島素能夠控制血糖,調節糖代謝途徑影響抗氧化酶的表達和活性,在細胞內調節代謝過程,減輕細胞內外的氧化應激反應。益氣養陰消渴方通過調節機體內環境,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優化糖代謝途徑,促使血糖水平更趨于正常范圍。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對胰島素的效能和血糖水平的調控產生積極影響,促使患者的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和酮體轉陰時間縮短。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聯合治療的患者干預后各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均低于單一治療組。分析原因為,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能有效地調節血糖水平,降低高血糖對機體的刺激,從而減輕患者多飲多尿癥狀。益氣養陰消渴方可能在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方面發揮了作用,有助于減輕酮癥酸中毒引起的電解質紊亂,改善消化系統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從而緩解食欲減退[13]。
綜上所述,益氣養陰消渴方輔以胰島素持續靜脈輸注,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可降低血糖水平,緩解癥狀減輕炎癥反應,縮短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及酮體轉陰時間,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Catahay J A, Polintan E T, Casimiro M, et al. Balanced electrolyte solutions versus isotonic salin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eart & Lung, 2022, 54: 74-79.
Thammakosol K, Sriphrapradang C.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early insulin glargine adminis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sulin inf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2023, 25(3): 815-822.
周會明.益氣養陰消酮方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 2019, 32(3): 77-79.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糖尿病血酮監測專家共識[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4, 30(3): 177-183.
黃蓓.《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發布[J].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8(21).
李海,李延兵.《葡萄糖目標范圍內時間國際共識》解讀[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9, 11(12): 825-827.
尤焱南,周濤,趙霞.《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修訂中文獻研究法探析[J].中醫藥導報, 2019, 25(21): 22-25.
鄧明群,潘琦,肖新華,等.《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年版)》解讀[J].中華內科雜志, 2021, 60(11): 954-959.
孫奇華.益氣養陰湯配合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 2013, 22(5): 826-827.
付淑媛.黃連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 2014(8): 249-249, 250.
楊羞花,張慧青.外周血細胞炎癥標志物與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23, 33(3): 69-75.
張婧,劉長山,劉陽,等.黃芪對2型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及腎臟損傷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10): 54-55.
梅海云,張永文,吳秉司,等.基于糖代謝和胰島素抵抗評估益氣養陰法治療氣陰兩虛型2型糖尿病的療效[J].遼寧中醫雜志, 2024, 51(6):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