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的山水間,紅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存在。丹霞地貌以其如詩如畫的紅色巖石而聞名,那些歷經歲月雕琢的山巒,宛如天成的藝術品,靜靜地訴說著大地的古老故事。
這如夢如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科學地說,它是漫長歷史時期地殼運動的產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質構造是巖石堆積形成的,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主要發育于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這就像是一場持久的雕琢大賽,流水、風等充當著能工巧匠,慢慢打造出了那些讓人嘆為觀止的奇峰、怪石和幽谷。而且,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下,丹霞地貌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就像一個“愛變臉”的藝術家。
在我國,眾多著名的丹霞景觀令人著迷。貴州赤水丹霞、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廣東丹霞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卓爾山、陜西龍洲波浪谷等,都是如同夢幻般的存在,那斑斕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打翻的調色盤。
丹霞地貌不僅是視覺的盛宴,還蘊含著豐富的地質信息,是地球演化的生動記錄者。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書,等待著我們去翻閱和解讀。

張掖是個歷史底蘊深厚且有故事的地方,古為河西四郡(指西漢在河西走廊設置的四個郡,分別是 武威郡、 張掖郡、 酒泉郡和 敦煌郡)之一,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的復合區,分布廣闊,場面壯觀,造型奇特,色彩艷麗,是中國干旱地區最典型且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赤水丹霞地貌,位于貴州省赤水市,是我國面積最大、發育十分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面積達1200 多平方公里。2010 年8 月,赤水丹霞作為“中國丹霞”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Qpg6NbcirKBlCEonGiFKQ==八角寨又名云臺山,位于廣西資源縣梅溪鎮大坨村和湖南新寧縣崀山鎮的崀山景區交接處,地處五嶺山脈里最長的越城嶺山脈腹地區域的西北側余脈,主峰海拔818 米,因主峰有八個翹角而得名。復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貴州·赤水丹霞甘肅·張掖丹霞廣東·仁化丹霞山了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其發育豐富程度世界罕見,被專家譽為“丹霞之魂、國家瑰寶”。其中,資源縣丹霞地貌分布面積125 平方公里,新寧縣崀山分布面積108 平方公里。

丹霞山,位于廣東省仁化縣城南。廣東四大名山之一,與羅浮、西樵、鼎湖三山齊名。主峰寶珠峰,海拔408 米。由紅砂巖構成,峰林聳立,山勢陡峻,紅崖丹壁,是地理學上丹霞地貌的代表。
丹霞山有寶珠、海螺、長老三峰,海螺居中而最雄偉。有錦石巖、海山門、一線天、紫王臺、天然峰、天柱山等勝景,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并作為“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卓爾山,這顆鑲嵌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的璀璨明珠,有著獨特的丹霞地貌和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被譽為“東方小瑞士”。站在海拔3100 多米的卓爾山頂,仿佛觸手可及的藍天白云與你我同呼吸,而那紅潤的山體,好似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龍洲波浪谷丹霞景區位于陜西省靖邊縣城東南22 公里處的龍洲鎮,總面積44 平方公里,屬于地下丹霞。景區內地質資源豐富多樣,線谷、巷谷、絕壁等眾多珍貴地質遺跡構成了特有的波浪形砂巖地貌,形成了世間罕見的獨特景觀,也為地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天然實驗室”。每一位游人都會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龍洲波浪谷成于古生代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之間,這是地球歷史中地質最活躍、生物最繁茂、動物品種繁雜的時代。
這些丹霞地貌景點各具特色,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偏好選擇前往。在游覽時,讓我們共同珍惜和保護這些神奇的丹霞地貌,讓它們的美麗能夠永遠傳承下去,繼續為世人展現大自然的偉大與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