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庫公路為國道217 線獨山子至庫車段,連接著天山南北,全長562.75 公里,被稱為“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其穿梭于峽谷、高山冰峰、草原松林之間,沿途串聯起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大小龍池等眾多自然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它也是中國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是自駕旅行攝影的絕佳圣地。
獨庫公路沿線不光風景優美,資源也是十分豐富,如油田、煤田、林場、牧場、糧油基地、水果產地、細毛羊產區、鹿茸產區等,公路的建成加速了沿線地區的開發與資源流通。
獨庫公路急彎陡坡較多,約有280 公里的路段海拔2000 米以上,冬季降雪結冰,每年九、十月份到次年五、六月份會實行交通嚴格管控,一年的開放時間一般就四五個月,具體什么時候開放,根據每年的氣候情況而定。
獨庫公路是自駕車旅行的熱線,同樣也是攝影人采風創作的必選之地之一,不僅僅是可以拍攝沿途風景,更重要的是兩翼所延伸的深度體驗,可以滿足攝影人不同的審美取向、興趣和創作選題。
說起旅行攝影,它應該算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為流行的文化之旅、探險之旅、深度創作之旅、人生留痕之旅。在中國,不論是銀裝素裹的北國風情,還是驕陽似火的天涯海角;不論塞外民族奇觀,還是江南漁鄉情調,幾乎每個季節到處可見為攝影而旅游或是為旅游而攝影所忙碌的人們。
不論是大眾攝影還是專業攝影,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拍出眾人公認的好照片。什么是好照片呢?無外乎是有思想、有藝術、有創新、有溫度、有力量的原創作品。
要體現其成果的要素,筆者認為除了有好的題材、主題、構思外,還應增強“五節意識”,即時節意識、情節意識、細節意識、氣節意識、環節意識。

時節意識涵蓋了攝影選擇的季節、影像定格的最佳時辰、依據內容選擇的氣象條件,突出視覺中心而巧用的光影等。有的專題可能需要有春夏秋冬不同環境狀態下的時限積累、內容的反映和情景形態的描述等。
不是所有季節都有適合的題材和命題,不是所有好照片都在晨曦或夕陽時拍出來的;不是藍天白云的氣象才能出行創作;不是最美的環境氣候才能表述主題思想等。而是應依托攝影人所表達的思想內容、情緒心態、影像隱喻、最佳藝術架構來選擇季節、時辰、光影等特定的氣候環境。
情節意識涵蓋了攝前構思和現場建構影像的人文趣事情節、人與自然、社會關聯的情感狀態,情節是通過被拍人物在某一事物中所反映的情緒、動作、神態等形體視覺語言,包括大自然生物繁洐的情節。尤其是專題片描述事件過程,均需要過程中的典型、互動、變化的情節來串起敘事的文脈。有了擬人化、人性化情節的遞進表達,方能突出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動人的感染力。有了情節意識,才能使作者在拍攝前的構思中自覺地挖掘、選擇情節的內容、邏輯關系,以及拍攝與編輯的合理性。
細節意識涵蓋了攝影創作對被拍對象典型特征、內在本質、特有品質、關鍵部位的貼切深刻、細致入微、具象有序的鏡頭特寫把握。許多攝影題材不都是宏篇巨作的大景全景,不少單幅或專題組照需要用特寫的手法表達影像細節的質地、內涵、精神、價值、意義與作品的核心思想。細節既可單刀直入表達單幅作品精髓,又可為專題組照內容合理的結構配套,有節奏的大景、中景、特寫景的優化匹配,是完整有序攝影創作的基本功。細節的元素記錄與藝術表達是作品成功的關鍵所在。
氣節意識涵蓋了攝影創作中對作品精神品質的把握與描述能力的體現。這里所提及到的氣節,是指作品從內容到形式上表現出應有的催人奮進、向上、向善、向好的精氣神,還可以引申于作品內在與外在的氣勢、氣場、氣韻與風骨的正能量。強烈的氣節意識會促進作者對創作現場情景進行深度思考,它的符號、元素、氣氛、環境等精神層面的刻畫,會精雕細琢、發掘提升作品的思想與藝術感染力的氣場,煥發出影像背后的精神力量。這說明氣節是影像的內核所在。



環節意識涵蓋了攝影創作所貫穿的題材選擇、主題確定、體驗觀察、把脈構思、藝術構成、影像制作等各個操作環節的藝術生產流程。每個環節的形成與完善,都有各自的學理要領和藝術創作規律,均需要作者掌握各個環節的基本要求,遵循藝術創作規律,用心智落實各環節內容,用情懷體驗生活、升華主體內涵,用功力豐富具有厚重文化內涵的主題思想,藝術架構具有感染力的視覺語言。環節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自我培養、自覺積累,把攝影藝術生產流程的每個環節都視為創作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才會推陳出新,打造時代精品。
“五節意識”的思考是筆者幾十年攝影經歷中換了一個角度談攝影的提高。當今旅行攝影除了獨往獨來的個體創作外,更多的是團隊旅行(旅游)攝影,這種組織形式利弊參半:利是,有利于大家遠行中的互助、互動、互幫、互學,對大眾攝影利益更大;弊是,扎堆攝影創作很難出精品,難免復制性、雷同性創作,不利于獨立思考、另辟蹊徑。因此團隊旅行攝影更需要大家跳出跟風思維,勇于超越團隊、超越自己,以逆向思維、創新思維,學會換個視角看世界、創作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