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探明不同保護劑對烤煙葉片日灼傷害的防治作用,本試驗采用日灼模擬方式對烤煙葉片分別噴施清水、0.1%黃腐酸鉀(T1)、56 mg·L-1硫氫化鈉(T2)、75 mg·L-1水滴破除劑(T3)和0.2%商品防曬劑(T4)后進行強光(2 000 umol·m-2·s-1)處理并進行大田防效應用試驗,研究其對葉片溫度、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相關激素含量及烤后煙經濟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噴施清水后強光處理(CK2)相比,葉面噴施黃腐酸鉀顯著降低葉片溫度2.36℃;葉面噴施保護劑整體上顯著提高SOD、CAT、POD活性,T1-T4處理SOD活性增幅為17.68%-48.54%,T2-T4處理CAT活性增幅為48.29%-81.39%,T1-T4處理POD活性增幅為4.50%-22.18%;葉面噴施保護劑誘導ABA和JA含量顯著降低,降幅分別為34.29%-71.43%和9.15%-60.31%。田間葉面噴施保護劑較噴施清水可降低煙株灼傷率及灼傷指數,兩者降幅分別為33.40%-60.00%和11.38%-66.47%;可提升烤后煙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比例和上中等煙比例,增幅依次為2.33%-6.91%、0.42%-1.36%、3.08%-8.38%、0.47%-5.06%和1.85%-4.39%。綜上,本試驗所用保護劑均可通過調控煙葉抗氧化酶活性和激素ABA、JA含量來提高煙葉對強光的抗性,以噴施75 mg·L-1水滴破除劑保護效果晟優。本研究可為煙葉日灼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為日灼保護劑在生產上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烤煙;日灼保護劑;抗氧化酶活性;激素含量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24)09-0067-08
日灼是日光長時間直射植物裸露的果實、枝干和葉片,致使其表面溫度劇增進而變白發褐、干枯易裂呈灼傷狀的一種生理失調病害。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區域氣候異?,F象突出,極端天氣和災害頻繁出現,近年來日灼病害在許多煙區普遍發生。發生日灼的煙草葉片常表現為萎蔫、褐變以至于焦枯破碎,呈孔洞狀或塊狀,導致整片煙葉失去工業可用性,給煙葉生產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相關研究表明,高溫和強光照是導致植株日灼的主要原因。日灼病害原因可分為:熱傷害,僅由果實或葉面高溫引起的日灼,與光照無關;紫外線輻射傷害,由紫外線引起的日灼,一般導致細胞裂解和生理代謝停滯:光動力學傷害,由強光在較低溫度下造成的日灼,雖然對細胞沒有明顯的損傷,但會破壞正常的代謝,如影響光合、呼吸和蒸騰作用等。研究表明,日灼病害發生后,植物組織表面溫度上升,組織內部發生生理性紊亂,抗氧化脅迫酶與抗逆激素含量也會發生較大變化。高溫脅迫下植物的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與過氧化氫(H2O2)過量增加,抗氧化保護酶活性下降,致使膜脂過氧化程度加劇,最終導致生物膜喪失半透性和主動吸收的特性,同時產生過氧化物等有毒物質,進而損傷生物大分子的功能結構。受高溫脅迫的植物組織脫水嚴重,酚類物質氧化變褐,且發生后難以逆轉恢復,尤其在果類與大面積葉類作物中危害嚴重,對作物的產質量與商用價值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目前,關于防治日灼的研究,多集中在蘋果、葡萄等果類上,主要是通過肥水管理和石灰涂白來提高果實自身的抗熱性,利用遮蔭或套袋等方法降低果面溫度來防止日灼的發生。近幾年,福建煙區烤煙日灼現象常有發生,主要出現在陰雨后的突然放晴天氣,受損煙葉發生褐變,嚴重影響煙葉的外觀及品質,但受損煙葉內部生理變化情況尚不明確。而且遮蔭、套袋等防治日灼的方式并不適用于煙葉生產,針對煙葉日灼的有效防治措施還鮮有報道。為此,本試驗通過黃腐酸鉀類物質、硫氫化鈉及以醚類高分子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活化水滴破除劑的噴施,研究其對模擬大田日灼(強光照)條件下烤煙葉片生理指標的影響,旨在篩選出煙葉日灼的防護藥劑和日灼防治措施,初步解析防治機理,為煙葉生產上的日灼防控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