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校共育的空間和路徑,引導家長更新教育觀念,共創學生幸福成長的美好環境,構建家校共育美好局面,是開展“美好教育”研究的需要,更是時代對美好教育的呼喚。筆者采用“三智”實踐方式,積極營建低年級家校“美好教育場”。
組益智團:暢溝通渠道,建和諧“輿論場”
多途徑緩物色,確定家長領袖。自一年級新生家訪開始,用20天左右物色益智團人選,創設家長為班級服務的機會,考察其工作熱情和能力。時機成熟后發放組團倡議書,寫明組團意義、任期、工作原則和內容、任職條件等。在家長自薦基礎上與任課教師商議,依據平時物色情況確定益智團人選,尤其注意確定好團長。
多商議定計劃,明確工作方向。確定益智團人選后,召開上崗會議,討論分工、組建小隊、商議工作等。會后,益智團書寫《致一(X)班家長們的一封信》,匯報成員組成與分工,工作計劃和打算,表達“愿付出熱情和智慧,發揮應有作用,凝聚力量共同建設班級,助力孩子茁壯成長”的愿望。
多協調重運作,促進持續發展。益智團服務小群由團長任群主,成員各負責一個小隊,根據男女比例、學習能力、個人特質、家庭情況等均衡確定團員的角色與分工。筆者十分注重發揮小群的作用,積極協調落實工作,通過密切聯系團長、宣傳委員和后勤委員來溝通協調,再輻射整個益智團,進而影響全班。
設增智課:擴服務渠道,建溫暖“學習場”
結服務聯盟,定課程目標。益智團發放《招募“增智課”家長志愿者倡議書》,促使家校結成教育聯盟。益智團在匯總志愿者報名信息的基礎上,與全班家長討論,將低年級增智課主題確定為“學生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自信心及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
VEHDKfJlBC1ewInTV0rlKXNSzWeKRV+lOgISTc4X0UE=設三類課程,促有序實施。安全課,發展學生生活經驗,使其學會規避危險,提升獨立處理危機的能力;實踐課,設計新鮮有趣的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享受實踐樂趣;創意課,啟發學生對事物的認知,開闊其視野,引導其熱愛生活,追求創意生活。班主任根據申報主題,與相關家長商定增智課開設的頻次、時間和內容,制定學年安排表,統籌推動實施。
建三維序列,助學習成長。一是安全認知序列,學習自護,發展成長心態。如小月媽媽以消防視頻引領學生走近消防,讓他們學會辨別火災、及時報警、掌握逃生方法,認識到消防安全,人人有責。二是實踐操作序列,增長技能,解決成長問題。如小陳爸爸把增智課堂搬到富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讓孩子們實地學習垃圾分類技能。三是創意生活序列,智慧共享,實現成長自由。如小皓媽媽別出心裁,借助杯子玩轉音樂,讓學生快速記住五線譜中的節奏符號。
創啟智號:拓宣傳渠道,建進取“價值場”
激勵導向,豐富載體意義。益智團聚集體智慧,定號名為“最美向陽花”,并賦予其內涵:班級像個大花園,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小小太陽花。只要大家共同為班級付出,朵朵太陽花就會開得越來越美麗,班級大花園就會越來越芬芳。啟智號發布內容經益智團討論決定,涵蓋學校和班級的各項活動、有關班級成員的好人好事、學生優秀作品展示等,從多角度展現積極的班風班貌。
團隊導向,享受合作喜悅。益智團是啟智號的宣傳核心,兩位宣傳委員分別負責文字、照片統籌和小視頻剪輯,其他團員負責小隊活動供稿。同時,益智團面向全班招募小編,組成由多名家長參與的小編團隊,討論確定每期主題和負責小編。小編編輯內容發益智團宣傳委員初審,再由小編服務群復審,最后在啟智號推送。
過程導向,打造成長生態。為豐富啟智號內容,益智團每學期統計小編報名和投稿及錄用情況,筆者亦轉發每期微推并向當期小編和投稿學生致謝,促進家校共育更和諧。班級制訂釘釘加分獎勵細則,及時記錄學生的表現情況,納入學期成長檔案。通過開展啟智評價,營建家校積極進取的“價值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