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幻想著齊天大圣從天而降打出千鈞一棒之后,一部分人可能默默關機,發幾張“斯密嗎嘍”(猴子鞠躬,配文模仿日語“斯密馬賽”,謙卑感加倍)表情包,平復難以抑制的“卑中卑”。也有網友“人間清醒”。《黑神話》火爆的背后仍有階層差異—因為游戲發售就可以不上班的人根本不是“普通人”。對于普通人而言,現實不是《黑神話:悟空》,而是《黑公司:上班》。
大圣真是規則下的最大自由,但是這份自由最終又回歸規則,再狂的人也還是會被馴化啊。發再大的癲,最后還不是該加班加班,該打卡打卡。
寫得有理。黑神話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拋去其恰逢時勢的熱度浪潮,其背后所反映的關于中國一代人的時代精神也非常值得探討。只有在后現代作為一種現代性的今天,孫悟空形象才會脫離單純的“反叛”“桀驁不馴”“昂揚”等這些傳統寓意,有了更多符號延伸—例如甚至可以說它當然是“無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孫悟空的形象某種程度上是“超前”的—且愈發“被共情”,即便這種共情很可能是早已脫離文本的再創作和投射,但這何嘗不是合理且必要的呢?—人們需要載體。

截至目前,德約科維奇已經贏得了24個大滿貫冠軍,是歷史上第八位全滿貫選手,也創造了史無前例的“三圈全滿貫”紀錄,累計職業生涯獲得101項賽事冠軍頭銜。然而,奧運金牌的缺憾,卻始終是他的心病和執念。沒有積分加成的奧運,不光是個人榮譽,也是國家榮譽,德約科維奇來自一個貧弱且沒什么存在感的東歐小國,塞爾維亞。對他來說,奧運冠軍,既是職業生涯榮譽的最后一塊拼圖,也是他要獻給家鄉的禮物。
21歲到37歲,16年五屆奧運會,命運終于眷顧了這位塞爾維亞人。拿下這塊拼圖!為國燃命!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沒有之一。恭喜老德!
前南斯拉夫地區走出來的運動員真的就像鋼鐵天使一樣,兼具最靈動的技術和最堅韌的意志,薩利哈米季奇、曼朱基齊、莫德里奇、哲科、潘德夫、伊利契奇、奧布拉克、德約科維奇、東契奇……
塞爾維亞需要一個英雄,他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