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泰山之高,穿時空隧道,身在接天的懷抱;年輕的心跳,同步在驕傲。”全運會主題曲《相親相愛》唱出了“動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脈”的“意動神飛”,唱出了青年的身心健康、意氣飛揚。這是越來越重視健康的時代,它在號召著:青年唯有鍛煉強健之體魄,方可擘畫中華強國之圖景。
或許有人會質疑:不是每個人都能做運動員,運動并不是必要的,何必那么賣力運動,不如躺平做佛系青年。誠然,運動似乎不能成為任何形式的助燃劑,但身體是一切勝利的本錢,就像你不能要求一匹傷了腿的馬日行千里,不能讓只有三個車輪的賽車拔得頭籌。青年如百卉之萌動,更應注重健康,保持活力。
“康”字打頭的青年,他的前路必定開闊,厚積終將薄發。一個深刻的靈魂,他強健的體魄也一定是偉大的。想到健康,我們自然會想到賽場上飛揚的追風少年,災區內沖入火場的紅色背影,邊疆莊嚴挺拔的綠色戎裝……不可否認,國家因這健康與活力而迸發出蓬勃生機。可以說,健康并不是單指運動這一項,“江夢南、方宇翔們”戰勝了身體上的殘缺,獲得蓬勃生機,又何嘗不是“健康”的人?青年,只有重視身與心的健康,才能擁有成功的基石。
“康”字打頭的集體,它的發展必定平穩,國泰常伴民安。如同百川歸海,無數昂揚的我們匯成健康的國家。各地活動場所、健身設施免費向民眾開放,社區推出健康生活指南,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健康中國”。同樣的,中國在世界上創新性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其中的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之目標不僅著眼于個體,更放眼人類。
如果“康”字缺失,可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歷史上并不缺教訓,我們姑且不談鴉片戰爭時被剝奪了健康的中國,只談現在那些天天喊著“躺平”的人。他們熬夜、不運動,飲食也不規律,不僅使身體虛弱無力,還使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容易導致焦慮和抑郁。“彼其一身飲食步履視聽言語,尚且不能自了,須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責之以國事,是何異立無數木偶而使治天下也!”這正像建樓,沒有地基的大廈,不會有聳入云霄的機會,還有倒塌的風險。
“少年強則國強”,梁任公百年前寫就的《少年中國說》,字字都是對青年的深切期許!只有健康的青年,才能助力強健中華。希望青年以健體為基,以強國為的,擘畫中華強國圖景!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
◆點評
這篇作文立意深遠,從青年健康的重要性入手,層層遞進,深入闡述了個人健康與國家強盛的密切聯系,分析深刻。作文通過豐富的例證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青年健康對國家發展的作用。同時巧妙地運用正反對比,警示了健康缺失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結尾處引用《少年中國說》,不僅回扣主題,更發出了號召,激發讀者的共鳴。全文語言流暢,情感真摯,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何紹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