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順水是人們的普遍追求,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從生命價值的角度看,順境中偶爾出現的逆境往往能把我們淬煉得更加堅強,對我們的成長更有意義。
趨利避害的向好心理是世人所共有的,但是“不完滿才是人生”的箴言揭示出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不可能事事如意,都會經歷困難與挫折。回望古今中外的圣賢,沒有誰能一帆風順,都曾與逆向風浪相遇。面對不可避免的逆流,他們不是選擇“順流而下”投降,而是“乘風破浪”抗爭。他們正是以勇毅無懼的精神踏浪而行,才成就了各自絢爛的人生。
一馬平川雖然視野開闊,但是在這種沒有變化、不具挑戰的環境中,我們極容易因為一成不變而發生意外。正因如此,高速公路才有了“九曲連環”、高低起伏的變化。有了這種變化,我們才能時時保持警惕,才能快速反應避免意外的發生。其實,我們的生活與人生何嘗不如此?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試想,如果史鐵生不是在人生最旺盛的年齡被剝奪行走的權利,就很難成就《我與地壇》;如果沒有幾次沖擊冬奧會金牌的失利,可能就沒有徐夢桃在北京冬奧會上的驚艷世界;如果不是西方的排擠與封鎖,中國航天可能不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去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酸甜苦辣、喜怒哀樂,正是擁有了多種人生況味的體驗,我們的生命才不至于變得單薄而膚淺。順境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始終艷陽高照、暖風和暢,我們極容易變得慵懶、怠惰,也就很難保持居安思危的精神。只有在行走的過程中遇到“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絕境”仍不氣餒、不放棄,砥礪前行,才能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也才能真正理解“不懼逆風長精神”的意義。
當然,我們認同逆境對成長的意義,但不應讓困頓、挫折成為人生的主色調。我們應做命運的主人,扼住命運的喉嚨。總是春和景明,間或淫雨霏霏,方能真正品嘗到人生的興味。新時代的青年,在追尋“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鴻鵠之志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逆境,此時不一味怨天尤人,而是駕馭人生之舟迎難而上,就能夠擁有“足夠的升力,行得更穩定”,從而譜寫出精彩的生命華章。
【安徽霍邱一中城南分校】
◆點評
作文緊扣情境材料的核心內容立意構思,確定寫作方向,然后根據核心內容精選材料,謀篇布局,遣詞造句。對問題的分析、道理的闡述,不是生硬地說教,而是靈活地運用俗語警句論證,并適時列舉典型事例輔助說理,擺事實與講道理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為了把道理論述得全面深刻,在進行正面說理的同時,還恰當地從反面進行分析,正反雙線并進說理,增強了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