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故宮》
鄭欣淼 李少白 著
北京出版社
2024年9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是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與《中國國家地理》簽約攝影師李少白聯手打造的作品。二人從各自深耕多年的領域,對故宮進行拍攝記錄,從與故宮的不期而遇,到探知四季光影,用鏡頭捕捉故宮在不同季節、不同光影下的變化,展現故宮的生命力,再到翻開歲月往事,探秘無人知曉的深宮內苑。不僅僅是對故宮的記錄,更是對故宮文化的解讀和對中華文明的思考。
《得閑了,玩兒遍北京》
袁小茶 著
劉天羽/ 徐翔宇/ 張伊聰 繪
中國畫報出版社
2024年6月版
內容簡介:“手繪北京”系列延續《北京名物》,以北京美食、北京休閑娛樂生活為創作對象,通過手繪原創的藝術形式呈現北京歷史之韻,都市之美,以藝術家的視角,勾勒北京風物、名所及生活狀態。本書作為“手繪北京”的一個分冊,主要收錄了北京的著名公園、休閑娛樂方式。金碧輝煌的故宮,藍天映照下的天壇,水光與綠色交織的頤和園,繁華的王府井與前門,載著老百姓喜怒哀樂的胡同,承載兒時記憶的石景山游樂園和被瘋狂打卡的環球影城……跟隨本書踏上充滿驚奇與喜悅的發現之旅。
《早上四,晚上三》
張北海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7月版
內容簡介:電影《邪不壓正》原著作者張北海在八十高齡時,開始書寫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動物早上四,晚上三”,謎底即是“人”,這本書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人生就是這樣,相聚一場,歡歡樂樂,然后曲終人散。這些簡潔平靜的文字含有洞明世事的豁達與幽默,也是一位老頑童留給世間最后的禮物。
《滿世界尋找敦煌》
榮新江 著
中華書局
2024年5月版
內容簡介: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來滿世界尋找敦煌文獻的經歷,其中記述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有尋找的艱辛,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不少獨到的心得與感悟。本書不僅是一份一流學者的學術成長記錄,也是國際敦煌學學術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本書文字明白曉暢,故事與知識融合,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是極佳的敦煌學入門讀物;對于專業讀者來說,也可從作者的治學態度和治學路徑中得到激勵與啟發。
《大蕭條的孩子們》
[美]格倫·H.埃爾德 著
田禾 / 馬春華 譯
文匯出版社
2024年6月版
內容簡介:社會學一代宗師格倫·H.埃爾德教授,首度展現生于大蕭條時代兒童的人生歷程。將來自勞動階級和中產階級的167個孩子,根據其家庭經濟受損/未受損狀況,分為四個群體,綜合運用歷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對其進行了從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從求學到婚戀以至事業的縱向研究。這些孩子的獨立性、自尊心、生活方式、婚戀觀、家庭觀、育兒觀、幸福度等受何影響?各群體間有何區別?本書是生命歷程理論的開山之作,科學而硬核的人生答案書。
《梵像志》
[印]貝諾托什·巴達恰亞 著
王傳播 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4年5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是佛教藝術研究的重要名著和工具書,在國際藝術學界具有重要地位。對于佛教雕塑和繪畫尊像的定名、繪畫方式、姿態、標志物的研究,以及尊像創作的要求,這本書都可作為經典參考。該書對于佛教特別是密教階段的佛、菩薩、尊神等崇拜對象的圖像和特征進行了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成就法鬘》《究竟瑜伽鬘》等重要梵文儀軌典籍中的原文描述,更配套了對應文本描述的鮮活圖例,源出印、藏、漢、尼泊爾等地的尊像材料。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理論性,可以作為相關領域的重要工具書。
《勒·柯布西耶——為了感動的建筑》
[法] 讓·讓熱 著
周嫄 譯
北京出版社
2024年5月版
內容簡介:本書通過大量珍貴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講述了20世紀最偉大的建筑師勒·柯布西耶的一生,講述了他是如何從青年建筑師夏爾—愛德華·讓內雷一步步成長為現代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的。書中詳細介紹了柯布西耶的成長經歷、建筑設計風格、藝術理念等。書中使用了大量柯布西耶基金會的圖片資料,通過這本小書,可以輕松地讀懂柯布西耶,學會欣賞柯布西耶的建筑,進入現代建筑藝術的世界。
《我們時代的神經與精神疾病》
[美] 埃里克·坎德爾 著
喻柏雅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4年7月版
內容簡介:精神疾病是21世紀的流行病,全球精神疾病覆蓋面已超10億人。比精神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污名化、病恥感和歧視。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生兼諾獎得主,以短小精干的篇幅,綜合當前學界的最新研究,闡明孤獨癥、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頓病、焦慮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精神病態行為、成癮障礙等神經與精神疾病背后的生物學機制,解析究竟大腦出了什么狀況?為什么出狀況?我們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