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記者到河南省百泉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泉制藥”)采訪董事長鄭琴。踏入公司大門,“人品決定產品,責任贏得信任”這條標語赫然呈現在記者眼前。
鄭琴說這是百泉制藥的價值觀:“人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如果都能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那產品就一定不會差,好的產品一定會贏得人們的信任。”
作為80后女企業家,鄭琴有很多頭銜:河南省三八紅旗手、河南社會責任突出貢獻企業家、河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理事、新鄉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等,但她自己說:“我只不過是接過了先輩手中的接力棒,努力傳承和發揚他們的精神而已。在這條傳承的路上,我只是一名學生,一直在努力做一名好學生。”
頂著爺爺的光環,過著普通的生活
在新鄉市輝縣市,提起鄭琴,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她是誰,但提起她的爺爺鄭永和,幾乎無人不知。
鄭永和是一位享譽全國的英模,影響了輝縣幾代人,是“輝縣精神”的代名詞。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改變輝縣貧窮落后的面貌,時任縣委書記鄭永和,帶領全縣人民戰天斗地、開山取石,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偉大壯舉譜寫了“輝縣人民干得好”的壯麗篇章。時至今日,“拿起白蒸饃,想起鄭永和”這句話仍在輝縣廣為流傳。“心懷河山、情系人民”是他一生的寫照。如今刻在太行山上的“人民永和”4個大字,就是人們對他最深切的緬懷和肯定。
有這樣一位爺爺,在別人眼里,鄭琴從小就“自帶光環”,可她告訴記者,在她眼里,爺爺就是一個既慈祥又嚴厲的長輩,跟其他的老人并無區別:“我們家人從來沒有覺得爺爺身份、地位很高,我們應該享受什么待遇。別人眼中的光環,在我們家其實并不存在,我們一直過著很普通的生活。”
隨著年齡增長,鄭琴漸漸知道了爺爺的事跡,對爺爺很是欽佩,同時也表現得更加穩重和成熟。她說她沒有叛逆期,從小就知道該干什么就得干,不能退縮。“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爺爺的話已根植在她心里。
2003年,鄭琴大學畢業,進入新鄉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部,成了一名記者。鄭琴回憶:“那時候,只要是跟爺爺有關的采訪,臺里都會讓我去。因為大家覺得,我了解爺爺,容易挖掘出更多內容。我第一次采訪爺爺的時候,爺爺知道我的來意,立刻起身給老干部服務隊的一個人打電話:‘你過來一下,市里有記者來采訪,你做好準備,認真接受采訪。’"不一會兒,一位老干部穿得整整齊齊,一臉認真嚴肅地走過來要跟記者握手,看到是我沒忍住就笑了,埋怨爺爺不跟他說清楚。那時,我眼里的爺爺就是個既認真又調皮的老頭子。”
爺爺的“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這句話,在母親身上有了具象化的展現
鄭琴告訴記者,百泉制藥歷史悠久,源頭可以追溯到明末天啟年間由“大來龍”“同興和”“祥泰”“永年堂”等幾家藥店合并成立的“德生藥店”,1956年公私合營后,德生藥店更名為百泉中藥飲片加工廠,1981年又更名為輝縣中藥廠。這就是百泉制藥的前身。
1984年,聞名全國的輝縣“石姑娘隊”隊長劉桂青,被調到中藥廠任廠長。當時廠里只有幾十名員工,廠房簡陋,設備落后,產品單一,中藥廠瀕臨倒閉。
在企業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劉桂青發揚敢打硬仗、奮發圖強、奮勇爭先的“石姑娘”精神,吃住在廠里,三天兩頭召開“諸葛亮會”,和職工共同制訂出振興中藥廠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把中藥廠推到了正常發展的軌道上。
鄭琴口中的女強人劉桂青,就是她的母親。“在我眼里,母親就是一個雷厲風行、做事決不拖泥帶水的人,我打心眼兒里佩服她敢想敢干和努力拼搏的精神。”鄭琴說,在母親身上,她看到了傳承。爺爺說的“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也不變”這句話,在母親身上有了具象化的展現。2001年,輝縣中藥廠更名為河南省百泉制藥有限公司,劉桂青任董事長。
2015年9月,鄭琴接任百泉制藥董事長。
之后,鄭琴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只要不出差,她幾乎天天都在公司里。為盡快熟悉藥品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企業運作的基本模式,她刻苦學習企業管理和中醫藥知識。
當時,公司產品滯銷,發展受限。鄭琴帶領企業領導班子成員,研究應對措施:對內增強質量風險意識,嚴格遵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從原輔料購進到產品生產、質量檢驗全程把控,守住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同時強化勞動紀律,明確職責任務,提高生產效率;對外則增強市場風險意識,重新對客戶進行風險評估,盡量減少或避免財務呆賬、壞賬發生,保證企業資金安全。由于措施得力,控制及時,百泉制藥不僅避開了市場風險,還取得了良好業績。
“群眾需要的、政府倡導的,就是我們努力去做的。”
鄭琴說,百泉制藥將“以德炮制、用心提取、誠信天下”的精神貫穿到整個生產流程中:“以百泉柴胡口服液為例,我們嚴格選用太行山北柴胡,保證原料的道地性;在萃取過程中,我們采用二次蒸餾工藝,最大限度地萃取揮發油、柴胡皂苷等有效成分。這兩項措施保證了產品的過硬品質,我們的柴胡口服液河南市場占有率達80%,在區域市場占有絕對優勢。”
為了全鏈條打造道地產品,百泉制藥非常注重員工教育,經常抽調各個崗位表現優秀的青年員工,到河南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河南省醫藥學校等院校學習深造。迄今,累計有150余人通過公司提供的平臺獲得大專學歷,60多人獲得本科學歷,50多人獲得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我們還邀請教授來公司給員工授課,只要是愿意學的員工,我們都給予支持。”鄭琴說,有幾個員工在學成之后被其他公司高薪“挖墻腳”,她也沒有生氣。她認為,員工有了提升,即使去了別的地方,也依然能為中醫藥行業做貢獻。
還有一些想學又不敢學、沒有信心的員工,在鄭琴的鼓勵下,也開始學習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百泉制藥先后與哈爾濱漢方研究所、河南中醫藥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聯合開發了柴胡口服液、小兒瀉速停顆粒、腦安顆粒等6個原國家級新藥和4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還成立了研發機構。如今,公司已經擁有D級潔凈級別廠區和11個劑型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車間,能生產142種中西藥。
企業除了自身發展好以外,還應該積極擔當社會責任。2009年,遵照鄭永和書記的遺愿,百泉制藥和輝縣市老干部服務隊一起成立了鄭永和基金會,專門資助困難學生、留守兒童,以及山區鄉村小學、水利配套設施建設等。近年來,鄭琴通過鄭永和基金會向輝縣市北部山區拍石頭鄉、西平羅鄉等13個鄉鎮的10所學校,捐助了10個標準化電教室,捐贈電腦140多臺,救助困難學生1000余人。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鄭琴緊急抽調人員提前上崗,加緊生產用于治療感冒發燒的柴胡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同時,對國內多個重點地區給予支持,累計捐贈價值35萬余元的藥品和其他物資。
2021年7月,一場特大暴雨襲擊輝縣,鄭琴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迅速組織藥品、礦泉水、雨衣、雨靴、消毒水等物資和55萬元現金支援災區。
平時,企業招工,鄭琴要求優先錄用家庭困難的人員。
“群眾需要的、政府倡導的,就是我們努力去做的。”在鄭琴眼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她不敢說自己能超越祖輩和父輩,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牢牢守護先輩們的寶貴精神并加以傳承。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