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周,上完大作家范錫林的《竹節人》,方老師便突發奇想布置了一項“作業”——自己動手做一個竹節人。大家一聽,都興奮極了。
一回到家,我便翻箱倒柜地找起了材料:毛筆桿、線和鋸子。找了半天,東西差不多齊了,就差毛筆桿了。無奈的是,老媽死活都不同意我鋸毛筆。正郁悶著,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沒有筆桿,我可以用紙啊!”
說干就干,我立馬跑進房間拿了張白紙出來,準備用來做竹節人的身體部位。
開始制作啦!我按照腦中的回憶,先將紙裁成四等份,其中一個卷起來,做竹節人的腦袋和身軀;再將剩下的紙按之前的方法分別裁成四張八等份和四張十六等份,接著分別卷成一個個小紙筒,這樣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最后在做身子的紙筒的兩邊鉆一對小孔,將線穿進去,便大功告成了!友情提醒:鉆的時候一定得小心,搞不好就前功盡棄了。
做好之后,我還別出心裁,拿了一些碎紙、一根被我拔掉了棉花團的棉簽和一桶彩鉛在那搗鼓了半天,做了一面小紅旗,插在竹節人“手”上。
我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竹節人,眼中滿是藏不住的喜愛。
我將竹節人輕輕地放在桌上,找了一個有縫隙的角落,將它的線嵌入了縫中,慢慢拉緊,竹節人也隨著我的動作,慢慢立了起來。我的心懸到了最高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竹節人,視線也跟著竹節人移動了起來。啊!竹節人站了起來!它站起來了!看著這個傲然挺立的竹節人,我興奮極了,忍不住大喊起來。媽媽循聲趕來,看著我立起的竹節人以及我臉上自豪、滿足的神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感謝老師這項特殊的“作業”,讓我體驗到了別樣的樂趣!
(指導老師:方"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