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30日,第28屆全國工業設計學術年會在成都舉辦。此次年會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指導,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設計教育工作委員會、西南交通大學主辦,四川省高校設計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聯合主辦,西南交通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四川省現代設計與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復雜交通系統智能設計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全省數字創意智能系統與裝備重點實驗室承辦,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四川省科技與藝術融合發展促進會、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卓越睿新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樹網)、北京恒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未來設計實驗室、西華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協辦。
大會邀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毛明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孫守遷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張衛華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榮譽副主任委員、西北工業大學陸長德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副主任委員、燕山大學副校長陳國強教授,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田斌,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季鐵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郝凝輝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王昀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趙超教授,北京科技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覃京燕教授,武漢理工大學文科學部主任潘長學教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范圣璽教授,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余隋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韓挺教授,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羅仕鑒教授,西南交通大學設計9YVvAs4LC5FMjSytkyeShIITrC6dvz8hpelw49ljZCI=藝術學院執行院長支錦亦教授等來自全國100 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30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和解決工業設計在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開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林家陽主持。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余敏明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他向出席此次年會的專家學者和來賓朋友致以最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表示以此次學術年會為契機,必將有力增進各位專家、學者之間的思想碰撞,全面深化美育育人、設計育人,協同推動工業設計創新發展。
孫守遷在致辭中指出,工業設計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希望通過此次學術交流,推動工業設計賦能新制造、拓展新產業、打造新業態,使工業設計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毛明院士做了題為“通用人形機器人關鍵技術”的重要報告。他指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正在大踏步進入“數業社會”,人形機器人將成為重要的智能裝備,深刻影響生產生活,通用人形機器人技術也將會為工業設計領域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
張衛華以“軌道交通創新發展與工業設計”為題,介紹了中國高鐵發展歷程與磁懸浮列車前沿科技信息,指出軌道交通與工業設計是科技與藝術的交叉融合,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隨后,毛明、張衛華、孫守遷、田斌、支錦亦、余隋懷、趙超、范圣璽、韓挺、陳國強、郝凝輝、羅仕鑒、王昀做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圍繞“工業設計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與使命”“智能設計時代的工業設計方法論”開展兩場圓桌對話。
大會同期在西南交通大學設立分會場。圍繞“工業設計賦能新質生產力”“數智化與未來工業設計趨勢”“設計與高質量發展”“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培養”4 個主題開設專題論壇,同時還設置了青年論壇。此次大會共邀請各界專家和青年學者開展了 60 余場學術報告,2 場圓桌對話,為學科發展搭建了優質的交流平臺。
大會期間,召開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委員會,毛明院士當選學會新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會后,參會代表們前往都江堰川西音樂林盤考察,就如何挖掘和傳承鄉村文化、如何利用設計賦能促進鄉村產業的轉型升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全國工業設計學術年會是我國工業設計領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此次年會以“新質設計·數智未來”為主題,重點探討了工業設計如何通過系統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推動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提升,在綠色發展方面貢獻力量,在數字化浪潮中維持和提升設計教育的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