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教材編寫體例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注重單元的整體意識和主體意識。首先,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下古詩文學習活動能對提高學生文學修養,增強歷史文化意識起到重要作用;其次,在單元主題視域下設計和實施的古詩文學習活動方法,包括巧設問題促進思考、品味語言鑒賞體驗以及拓展延伸感悟內涵等,都可以有效錘煉學生的品質,深化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和體驗,促進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一、單元主題視域下的初中古詩文學習活動的價值
在單元主題視域下,初中古詩文學習活動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首先,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詩文的內涵。將古詩文與特定的單元主題聯系起來,學生能夠在更廣闊的語境中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意義。例如,在學習關于季節與情感的單元主題時,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詩文,更好地領會詩人對于季節變化和情感起伏的描寫,從而提升對詩歌情感表達的理解能力。
其次,單元主題視域下的古詩文學習活動能夠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與交叉。古詩文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內容,它還涉及歷史、地理、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通過將古詩文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學生可以拓展對于古代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培養跨學科的綜合素養。
最后,基于單元主題的古詩文學習活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古詩文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藝術美感和人文情懷。通過深入學習古詩文,學生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學會對文學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對人文精神的尊重與理解。單元主題視域下的初中古詩文學習活動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和跨學科綜合能力,還能培養其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單元主題視域下的初中古詩文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在初中古詩文學習中,巧設問題、品味語言以及拓展延伸的教學方法值得關注。通過這些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和理解,還可以提升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體驗。本部分以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及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分別探討在季節與情感主題下的古詩文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以及在品味語言、拓展延伸等方面的教學策略。
1. 巧設問題,促進思考
在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中,巧設問題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巧妙設計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季節變化對人們情感的影響以及詩人如何通過詩歌表達這種情感。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季節與情感”為核心主題,涵蓋了《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以及四首古詩。針對《春》這篇課文,可以提出問題:“詩人在《春》中描繪了哪些春天的景象?這些景象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情感體驗?你認為詩人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和意境?”通過這樣的問題,學生可以深入探討春天的美好與生機以及詩人對于春天的情感表達。
同時,巧設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文中的細節和情感。比如,針對《雨的四季》中描寫農民生活的部分,可以提出問題:“詩中描寫了農民在雨后的生活場景,你覺得詩人想要表達怎樣的情感?雨季對于農民的生活有何影響?”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對詩歌背后情感的理解和想象,增強他們對詩歌的情感共鳴和感受力。
2. 品味語言,鑒賞體驗
通過品味語言,學生可以深入體會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意境,從而提升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體驗。在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學生接觸了杜甫的《春望》和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等古詩作品。以杜甫的《春望》為例,學生可以通過品味詩中的語言和意象,進一步理解詩人對春天的描繪和情感表達。在詩中,杜甫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表達了對時局和國家命運的擔憂,同時又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生機的贊美和對未來的希望。學生可以通過解讀詩中的詞語和意象,感受詩人對于時局和生命的思考與感悟。
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和生命的深刻體驗。詩人以“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的美妙描繪,表現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感悟。學生可以通過品味詩中的語言,感受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對生命之奧妙的思考,從而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欣賞。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句解讀詩歌,分析詩中的修辭手法和意象,讓學生深入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和意義。同時,還可以通過朗誦或朗讀詩歌,讓學生親身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增強對詩歌的審美體驗和情感共鳴。通過品味語言,學生不僅可以提升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還能感受到詩歌所蘊含的情感和美學價值,培養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欣賞能力。
3. 拓展延伸,感悟內涵
通過拓展延伸,學生可以深刻感悟詩歌背后的內涵,進一步體會詩人對生命、情感和人生觀的深刻思考。語文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包括了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等古詩作品。以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為例,詩中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通過拓展延伸,學生可以進一步思考秋天的象征意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例如,學生可以通過研究秋天的特點和景象,思考秋天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詩人對于歲月流逝和生命輪回的感悟。同時,也可以通過比較《漁家傲·秋思》與其他季節的詩歌,探討不同季節所代表的情感和意義,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和思考,通過閱讀、分析和比較詩歌,深入感悟詩人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同時,還可以通過寫作、朗誦等方式,讓學生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對詩歌意境的體會和領悟。通過拓展延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提升對生命、情感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與理解。
三、結語
基于單元主題理念的古詩文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文背后的深層意義,讓他們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超越古詩文表面,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歷史和哲理內涵,實現文學與人生的完美結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進而更好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單元主題視域下,學生不僅能學習到古詩文的表層知識,更能夠領悟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和文化底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深入品味古詩文,從而在文學鑒賞的同時,獲得對生活、歷史和文化的更深層次理解。這種基于單元主題的古詩文學習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科學習,更能夠培養其綜合素養和人文精神,為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作者單位:安徽省宿州市泗縣夏邱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