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財務管理事關農民群眾的經濟利益,事關農村經濟繁榮發展大局,事關鄉村全面振興的成敗。本文闡述了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意義,分析了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認為存在財務管理機制不完善、財務監督機制不健全、財務人員整體素質水平不高、財務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等問題,進而提出農村財務管理的優化措施,助力農村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鄉村振興;農村經濟發展;優化措施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農民的收入得到顯著的提高,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在農村發展過程中“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得益于合理化、規范化的農村財務管理[1]。農村財務管理的制度規范化以及財務監管機制的合法化,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進而推動鄉村振興。但現階段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因此針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制定問題清單,總結經驗教訓,力求有效解決問題,以保證農村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1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意義
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可以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增加農民的收入;也可以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更可以讓國家更加及時地準確地掌握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從而制定出鄉村治理政策,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對鄉村全方位建設和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2]。
1.1 有利于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有助于使農村扶持財政經費支出更加程序化規范化,能夠將專項款項如扶貧資金等做到專款專用,精準投放到需要幫助的農民手中,提高資金使用的精準度和效率,切實地讓農民受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有助于村級組織有效發揮出每一筆經費的使用效益,確保資金使用符合既定目標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發揮出專項資金的最大效用。
1.2 有利于農村經濟工作有序開展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有利于合理規避農村發展過程中的風險點,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保證農村經濟工作有效開展。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有助于將資金合理地投放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教育、農村醫療等公共服務中去,提高農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產業升級,從而有序開展農村經濟活動。
1.3 有利于加強鄉村治理水平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有利于為鄉村治理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可以幫助村級組織減少“暗箱操作”和權力濫用的情況,做出更加合理和科學的決策,有助于確保鄉村治理過程中的廉潔和效能,保障農民的權益,促進鄉村治理水平。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可以提升農村基層組織的能力,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農民和農村社區,公開透明的財務信息能夠讓農民更加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從而推動農村民主化進程。
2 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及問題
農村財務管理是指在農村地區對村級組織和農民的財務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控制和監督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在中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農村財務管理辦法》等,為農村財務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實際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2.1 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當前部分農村地區財務管理中的一個突出問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財務機構的設置不符合法規要求。當前部分農村組織還存在尚未配置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且財務管理人員由無任何財會知識的村級組織人員兼任的情況,也有些地方雖設置了專業財會人員,但工作規范及職責分工等相關事項尚未明確。(2)內部控制較為薄弱。一些農村地區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比如財務手續程序不規范、財務審批流程不規范、賬務處理規則不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等問題,增加了財務風險。(3)預算管理效果不佳。部分農村地區沒有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制度,財務支出缺乏事先規劃和控制,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現浪費現象。
2.2 財務監督機制不完善
財務監督機制不完善不僅會影響農村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d4285c190c75e039394f8fafe0025066959db9eed788ffcacd39c235ef95e5e9也會損害農民的利益,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財務監督機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財務信息透明度較低。部分農村地區沒有做到財務信息公開透明,農民難以獲取和理解財務信息,導致他們無法有效地對農村經濟行為進行監督。二是農民參與度不足。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其參與財務管理的程度普遍較低,他們往往缺乏足夠的財會知識,也缺少有效的渠道參與財務決策,參與程度較低。三是監督機制缺乏獨立性。在現有的農村財務監督機制中,外部監督力量不足,如鄉鎮政府對村級財務的監督力度不夠,社會審計和農民自我監督也不夠獨立和深入,無法對農村財務管理做出很好的監督。
2.3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整體不高
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整體不高是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較為普遍的問題。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整體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選拔和培訓機制不夠完善。由于缺乏嚴格的選拔標準和持續的培訓制度,一些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不能滿足工作需要。(2)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和待遇較差。由于農村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差,財務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往往較低,導致優秀人才不愿意留在農村基層,同時也難以吸引外部人才進入。(3)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約束不規范。一些地方的農村財務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約束,容易出現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出現[3]。
2.4 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是當前很多企業或組織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這一問題更為突出。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化基礎建設不夠。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由于地理環境惡劣或人口稀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導致網絡信號不穩定或者覆蓋率低,限制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2)農民的財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欠缺。部分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掌握不夠,缺乏相關的培訓和實踐機會,難以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財務管理。(3)接受程度有限。部分農民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不高,習慣于傳統的現金交易和賬本記錄方式,對新興的電子支付和在線查詢等服務持觀望態度。
3 農村財務管理的優化措施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必須從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營造和諧環境的根本出發,將財務管理體系的完善與農民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通過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農村財務管理行為、完善財務監督機制提升財務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加強經濟決策與監督、提升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促進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筑起農村經濟發展的穩固基石,從而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宏偉目標。優化農村財務管理,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3.1 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是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必須高度重視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4]。只有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才能夠讓農村管理更加規范、有效,為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從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針對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1)規范財務機構設置。各級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機構設置的指導和監督,確保每個農村組織都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并配備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財務管理人員。同時,要明確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及其相關權限,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化水平與規范化水準。(2)加強內部控制。農村組織應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包括制定合理的財務手續程序、規范的財務審批流程以及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的賬務處理規則。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可以有效降低財務風險,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效能。(3)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算在農村財務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推動農村地區嚴格遵守預算管理制度,加強對財務支出的事先規劃和控制。可通過開展預算編制培訓、優化預算執行流程等方式,提高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而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避免鋪張浪費。
3.2 完善財務監督機制
完善財務監督機制,不僅對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效率和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還會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不受侵害,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針對財務監督機制不完善的問題,可采取以下優化措施:一是提高財務透明度。農村組織應該建立健全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公開財務信息,通過設立財務公開欄、發放財務信息手冊、利用網絡平臺等方式,提高財務透明度,使農民能夠有效地對農村經濟行為進行監督,讓農民能夠方便地獲取和理解財務信息,使其能積極地參與村內經濟監督與決策。二是增強農民參與度。鼓勵和支持農民參與財務管理,通過舉辦財會知識培訓、建立農民代表參與的財務管理小組等方式,提高農民的財會知識水平和參與度,讓農民切實感受到自身已經成為農村財務管理的主體,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正當利益。三是強化外部監督。加強外部監督力量,如增強鄉鎮政府對村級財務的監督力度,定期邀請社會審計機構進行審計,建立健全農民自我監督機制等,確保監督機制的獨立性和有效性,從而對農村財務管理形成強有力的外部約束。
3.3 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更有效地管理農村資源,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降低財務風險,從而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可采取以下優化措施:(1)完善選拔和培訓機制。建立嚴格的選拔標準,確保財務管理人員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同時要建立健全培訓制度,定期對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財會業務能力提升培訓,以適應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2)要改善財務工作環境和提高財會D3seNKsW+f9gbjQHBcIdcn4Y06CUnoJ3KJpgESW5sQU=人員的福利待遇[5]。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改善其工作環境,通過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職業發展機會,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為鄉村振興發展凝心聚力。(3)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人員監督機制。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監督,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確保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受到有效約束,防止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出現。
3.4 提升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是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普遍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大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6]。
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加大對農村地區通信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網絡信號的穩定性和覆蓋率,為財務管理信息化提供硬件保障。(2)提供財會專業技能培訓。相關部門應定期為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提供信息化管理的培訓,提升其技術水平和實踐能力,使其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財務管理。(3)引導農民學習并掌握財務管理信息化。通過宣傳和教育,讓農民了解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好處,如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財務透明度等,讓他們掌握財務管理信息化,進而監督農村經濟發展狀況。
4 結語
加強農村財務管理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增進農民福祉的重要途徑。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可以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有序化,使每一筆資金的使用都有明確的規定和流程。完善財務監督機制,可以保證財務行為的合法性和透明度,防止財務濫用和腐敗現象的發生。同時,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是確保財務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可以顯著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水平,更加高效地使用資金,更好地保障農民的利益,從而為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推動鄉村振興,達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實現農村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錦鴻.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3(11):236.
[2] 張成奎.新時代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意義及面臨的問題[J].現代農業研究,2019(6):19-20.
[3] 臧書梅.農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和應對措施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125-126.
[4] 張玉霞.關于完善鄉鎮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與建議[J].商,2014(18):93-93.
[5] 王小剛.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20(30):234-235.
[6] 張鵬飛.湖北:開創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新局面[J].中國農村科技,2013(1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