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信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豐富,但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往往只是蜻蜓點水。我們有更多的數據,但有價值的不多。我們聽說的事更多,但也更健忘。我們的聯系更緊密,但也更感覺到孤獨。
為什么如此?因為我們在消費生活,而不是在品味生活。為了應對撲面而來的源源不斷的信息,我們正在丟失品味生活最需要的一種能力:符號感知力。
符號感知力是一種超越形式而滲透內容的感知能力。能夠發現表象背后隱藏的符號,往往意味著反思和質疑。與之相對應的是連續感知力,這是一種從一個刺激傳遞到另一個刺激的能力,不停留太久,不提問,不深入,蜻蜓點水,一掠而過。連續感知力的特點是“廣泛”,而符號感知力的特點是“深入”。連續感知力因其廣泛而導致了注意力的分散。例如,如今的數字通信就是一種以“廣泛”為特點的通信,它建立的是廣泛的聯系,而不是深入的了解。
當我們的符號感知力不斷削弱,而連續感知力得到加強后,我們的生活方式就會發生變化。
我們的注意力分散到太多事物上,無法對一件事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研究,就好像是在世界上空不停地盤旋,卻不能在一處降落下來一樣。直到我們耗盡生命,也未能充分享受到生命,因為我們從未有時間捕捉生命的本質和細節。沒有什么人強迫我們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但我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我們被裹挾了,身不由己。不斷更新的規則和技術不時發出警告,要么隨波逐流,要么慘遭淘汰。生活因此變得更加偶然,更加短暫,更加變幻無常。
當我們的符號感知力被連續感知力取代時,我們能做的只能是蜻蜓點水,無法構建深刻的意義,這就讓我們永不滿足,而我們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所以便相信解決的辦法是購買更多的產品,發現更多的東西,游歷更多的地方,結識更多的人……
匆忙的生活消耗了我們的生命,不斷增加的需求拋棄了我們熟悉的東西,分散了的注意力讓我們無法思考,追求數量讓我們忘記了質量。我們擁有得越多,也就失去得越多。我們不能逗留,不能發現意義,不能享受自己的擁有,最終成為自己生命的狂熱消費者,而不是細心的設計師。
是時候做減法了,我們沒有必要擁有太多,沒有必要知道太多、關注太多,通過集中分散的注意力,來提高我們的符號感知力,繼而變得充實和恬靜,能細細地品味生活。
(編輯 雪彤/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