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王曙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從政嚴明。
天圣九年(1031年),年輕的歐陽修和尹洙在洛陽留守錢惟演幕府做幕僚,得其賞識,并常常跟尹洙、梅堯臣等人一起談詩論文,宴飲游樂。大約在明道元年(1032年),錢惟演離開洛陽后,王曙接任留守。
王曙對下屬要求嚴格,不滿這些仕子們的輕浮、散漫。某日,王曙聲色俱厲地告誡歐陽修等人說:“諸位縱酒過度,難道不知曉寇萊公晚年遭遇的禍患嗎?”王曙的岳父寇準嗜酒而晚景凄涼。歐陽修卻站起來說:“據我所知,寇萊公晚年之所以遭禍,正是因為其老而不知止!”話中有話,“年紀大了卻不知道放手”有影射王曙多管閑事之嫌。一時間,王曙頓口無言,默不作聲,直至眾人散去,始終沒有生氣發怒。尤其讓人意外的是,明道二年(1033年),王曙升任樞密使后,舉薦了歐陽修等人,使他們得以躋身館閣朝堂。
“頂撞上司,目無尊長”,換作誰都會心存芥蒂,可王曙呢,非但不記恨,反倒舉薦“當事者”晉升,為其前途搭橋鋪路。毫無疑問,歐陽修后來終成大器,名重一時,并能知人善任,提攜后學,與王曙的作風密不可分。
能容納異己者,可稱“肚量”;能厚愛傷己者,不計前嫌,以德報怨,磊落光明,坦蕩無垠,則為“胸襟”!
(編輯 吹優/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