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演出,表演很精彩,受到觀眾廣泛好評。演出后,問導演,演出為何如此受歡迎。導演說,演出要想感動觀眾,讓觀眾喜歡,得先讓自己感動,讓自己喜歡,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不感動,又怎能去打動別人,讓別人喜歡。他說,也正是基于這原因,對待每一臺演出,他都力求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演職人員,先讓自己感動,自己喜歡,先打動自己,再去打動觀眾。
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的一個故事。我曾去拜訪過一位著名老作家,問他作品為何能受到讀者普遍喜愛,受到那么多的好評。他說,他創作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按照創作精品力作的標準來追求,凡是自己不滿意、不喜歡、不感動的作品絕不呈現給讀者。也正因為他一直秉承著這個理念來創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受到讀者喜愛。他說,只要他還在創作,就會堅持先讓自己滿意,讓自己感動。如果連自己都不滿意的作品就呈現給讀者,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演出、寫作是如此,做其他工作何嘗又不是這樣?我有位親戚,大學剛畢業時,工作不太順,厭倦其工作,甚至有了辭職念頭。問其原因,說是常受領導批評,覺得工作不順,不想干了。我問他領導為啥批評他,他說領導對他工作不滿意。我問他自己對工作滿意嗎,他說其實自己也不滿意,但由于任務多,時間緊,想著還有領導把關,就交差了。我說連你自己都不滿意,又怎能讓領導滿意,不被他批評呢。我告訴他,做好工作要講究方式方法,接到任務后不要慌張,要先靜下心來想一想,把情況弄清楚、搞明白,再著手去做,要注意輕重緩急,不要任務多、時間緊,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要一件一件來,每件事都做好,就是最有成效、最高的效率。如果因為任務多、壓力大,就手忙腳亂,連自己都不滿意就交差,是不行的。后來,這位親戚聽了我的建議,工作逐漸順了,領導滿意了,自己也開心了,現已成了單位的中層骨干。
做事情要感動自己。我想首先得有這目標,有這追求,想讓自己感動,想讓自己滿意。如果都沒這目標,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自然就很難感動自己,更不用說感動別人。這也讓我想起大學畢業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曾對我說過的一段話:對待工作要有藝術家的精神,既要有欣賞的眼光,更要像創作精品那樣精益求精。這么多年來,我始終把做好每件工作當成精品創作來追求,盡心盡力,盡善盡美,這也讓我很受益。其次就是要喜歡。因喜歡而熱愛,因熱愛而努力,因努力而出成績。把工作當成樂事,當成理想和事業來追求,與得過且過、當成負擔,其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再次是要懂得與時俱進。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著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自己的感動點和滿意度也會改變,這就要求我們用發展的眼光,不要把昨天的感動當成今天的感動。
先讓自己感動,這不僅是一種生活哲理,更是一種生活技巧。學會這個道理,或許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編輯 高倩/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