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張要參加一個考試,她逢人就說:“哎呀,我一點書沒看,考試咋樣隨它去吧!”在小張的渲染下,我們都以為,小張不大重視這個考試,很可能這次無法過關(guān)。可出人意料的是,最后小張以全系統(tǒng)第一的成績贏了這次考試。小張樂開了花,同事們也都夸她:“小張就是聰明,沒看書都能得第一名,天賦啊,不服不行!”小張聽了,更開心了。
后來我聽人說,其實小張為了這次考試,可謂全力以赴,經(jīng)常看書到半夜。有一個周末,單位有事,整整兩天都聯(lián)系不到她。因為她把手機關(guān)了,屏蔽一切干擾看書。可是她為何不承認自己那么努力,寧愿讓人夸她是聰明?
同事小張讓我想到了高中時的同學(xué)大勇。大勇學(xué)習(xí)中等,而且整日和一幫學(xué)生混在一起。別人逃課,他也逃課;別人不做作業(yè),他也不做作業(yè)。他平時也總說:“我才不拿考大學(xué)當(dāng)回事呢,考上考不上無所謂。”可是到了高三后半學(xué)期,大勇的成績一次次刷新紀(jì)錄,簡直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仔細想想,大勇也沒怎么努力啊,他的表現(xiàn)跟平時沒什么兩樣。大家夸大勇考得好的時候,他總是嘿嘿一笑說:“瞎貓碰到死耗子,反正都是蒙的!”高考的時候,大勇以班級第十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xué)。要知道,這個成績是他原來想都不敢想的。這么好的成績,大勇依舊說:“反正我也沒怎么好好學(xué),這個成績我很滿意了。”
后來我偶然遇到大勇媽,她說起大勇高三學(xué)習(xí)的事,說他每天晚上都挑燈夜讀,有一次還不小心被蠟燭把頭發(fā)燒了。我這才想起,有一次大勇剃了光頭去上學(xué),他還說是因為看了電影《少林寺》,想挑戰(zhàn)一下這個造型。
我們的周圍,有不少這樣的人。努力的時候從來不想讓人知道,總是偷偷摸摸下苦功夫,最后再一鳴驚人。可是,承認努力有那么難嗎?為何不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確實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他們表面上總裝出云淡風(fēng)輕的樣子,其實暗地里比誰都努力。
上高中的時候我不懂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現(xiàn)在想來,大概跟國人評價人的標(biāo)準(zhǔn)有關(guān)系。我們總是對天生聰明的人懷有敬意,而對于那些下笨功夫取得成績的人嗤之以鼻,覺得自己要付出那樣的努力不會比他們差。而聰明是一種天賦,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聰明更容易讓別人高看一眼。
按理說,先天就具備的東西最不值得稱道,而后天的付出才值得尊敬。可我們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正好相反,把天賦看得過重。正因為如此,有些人不承認自己努力。他們不承認努力,應(yīng)該還有一種不自信的心理。因為不確定努力之后是否能取得滿意的成績,所以故作不努力。大多數(shù)人有一種認識,拼盡全力卻依舊沒能成功的人,會被貼上“愚笨”“無能”“沒有天賦”的標(biāo)簽。而如果他沒有努力,大不了說句“他再努力一些就好了”。有些人喜歡故作不努力,其實也是害怕失敗。失敗以后,他們可以用沒有努力當(dāng)借口。
承認努力有那么難嗎?其實努力才是最值得夸贊的。天賦跟努力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人生下來就擁有的東西,是父母給的,值得驕傲嗎?就像從父母那里繼承了財產(chǎn),遠不如靠自己打拼贏得財富更值得尊敬。這就好比是一個人長得好看,也是父母給的,沒什么值得驕傲的。而如果這個人腹有詩書氣自華,靠自己努力擁有獨特的氣質(zhì),才是最值得夸獎的。
(編輯 高倩/圖 槿喑)